◎ 第二十五回 識破機關仗着糊拉混扯 哄信寨主全憑口巧舌能

關燈
隻顧與我哥哥說話,一時的荒疏,望寨主爺千萬别見責小可。

    ” 寨主說:“奉求這位尊兄,與小弟删改删改‘豹貔庭’三個字。

    ”智爺說:“不敢,不敢。

    小可才疏學淺,倘若改将出來,還不似原先,豈不贻笑于大方?”智爺并不理論寨主,轉過頭來又與歐陽爺講話,說:“哥哥,請看他這副對,也不大合體。

    ”北俠暗道:“人家寨主在那裡伺候着,他淨糊拉混扯,也不知道怎麼個意見?隻可以捧着他。

    ”說:“智賢弟,這副對子怎麼不好?”智爺說:“你看這是‘山收珠履三千客,寨納貔貅百萬兵’。

    ”北俠說:“是怎麼不好呢?”智爺說:“山大寨小,似這山水旱八百裡,這個山上要收三千客,固然裝得下。

    ‘寨納貔貅百萬兵’,一百萬兵,怕寨裡頭裝不下一百萬人,豈不是不妥當?”北俠問:“怎麼方好?”智爺說:“論我的主意,‘山納貔貅兵百萬,寨收珠履客三千。

    ’寨縱然是小,三千人足行,平仄準合。

    ”鐘雄一聽,點頭稱善,刻下就叫人來将對聯摘下,按着智爺所改的改了,找書手寫了另挂。

    寨主複又過來,求懇改“豹貔庭”。

    智爺一定說不行,怕有人嗤笑。

    隻見寨主将智爺、北俠往裡一讓,北俠同智爺上階台,複又讓入庭中。

    進門來,智爺擡頭一看,正北的上面橫着一塊大紙匾,書黑字,寫的是“豈為有心”四個大字。

    智爺說:“歐陽兄,你可曾看見?”北俠心中說:“我是兩隻夜眼,有鬥大的黑字我再看不見就得了。

    ”說道:“我看見了。

    ”智爺說:“這是‘豈為有心’,你老人家可曉得這個意思?”北俠說:“我不知。

    ”智爺說:“别看寨主管領水旱二十四寨,在衆人之上還不足興,此處無非暫居之所。

    此人心懷大志,日後得地之時,就得面南背北,故此是‘豈為有心’。

    居此地,無非随處樂吾天。

    ” 這句話不要緊,就把鐘雄的心打動,緣故這個橫匾是鐘雄自己的親筆。

    自打挂上這個橫匾,鐘雄自己立願,可着君山水旱二十四寨寨主、頭目、喽兵等,猜破他這個機關,參透他的肺腑,就用誰以為謀士。

    他的意見是受了襄陽王的聘請,王爺許下的,他若是擇日行師的時節,他是封他招讨大元帥、前部正印先鋒官。

    若得了江山的時節,與他平分疆上,列土分茅。

    他早看出襄陽王不能成其大事,他的意見,若得了江山時節,他把襄陽王推倒,他就面南背北。

    倘若大事不成,他就隐于山中,永不出世。

    今日智爺倒就把他的肺腑點破,說的種種的情形,就知道智爺才學不小,此人若留在山中作一個謀士,可算自己一個大大的膀臂。

    随即請北俠、智爺落坐。

    喽兵獻上茶來。

    鐘雄就把亞都鬼叫來,附耳低言說了幾句,回頭便問說:“聽聞賢弟之言,你們二位是金蘭之好。

    ”智爺指北俠說:“這是我盟兄。

    ”鐘雄說:“二位大駕光臨,實在是小可的萬幸。

    ”智俠說:“豈敢。

    我們兩個誤踏寶山,被寨主不嫌我等兩個,還賞賜茶羹,當面謝過。

    ”鐘雄離位,深施一禮說:“還是奉懇閣下,與小可删改删改這個‘豹貔庭’。

    ”北俠遂說:“智賢弟,你若能改,就給人家改一改;若是不能改,就給人家一個痛快話兒。

    ”智爺說:“焉有不能改的道理?改出來又恐怕不好。

    ”鐘雄說:“閣下不必太謙了。

    ”智爺無奈,說道:“這個‘庭’改個‘殿’字如何?”鐘雄說:“好,但不知什麼殿?”智爺說:“用個‘承運’二字如何?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

    ”鐘雄一聽,鼓掌大笑,連連點頭誇好,叫人将“豹貔庭”改為“承運殿”。

    鐘雄道:“一事不煩二主,我還有個書齋,是‘英銳堂’,懇為删改。

    ”智爺說:“不好。

    堂者,明也,亮也,總是用個小挾軒’字,‘五雲軒’如何?”鐘雄更覺歡喜,立刻叫人改了,吩咐擺酒。

    智爺一聽擺酒,就知詐降計妥了。

    “總想個主意,教歐陽哥哥顯顯才能方好。

    ”忽然心生一計。

    畢竟不知想出什麼主意來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