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回 山内鐘雄謙恭和藹 寨中徐慶酒後反桌

關燈
且說展、徐二位被捉,喽兵把寶劍解将下來。

    又有徐慶一說兩個人的名字,喽兵聽了,拿着寶劍,穿邊山,走小路,奔飛雲關上巡捕寨見聞寨主、黃寨主、賀寨主、楊寨主,報:“啟禀衆位寨主得知,五接松拿住人了。

    ”聞寨主問:“拿住的什麼人?” “拿住了兩個祭墓的,一個叫展昭,一個叫徐慶,還有一口寶劍,衆位寨主請看。

    ”聞華說:“報與大寨主去罷。

    ”少刻回來,喽兵說:“大寨主叫把二人帶上山去。

    ” 聞華帶幾名喽兵,就至五接松,見衆喽兵押解二人,相貌堂堂。

    一個是寶藍緞武生公子巾,寶藍緞箭袖袍,鵝黃絲鸾帶,月白色襯衫,青緞壓雲根薄底雁腦窄腰快靴;七尺身軀,面如美玉,頂額闊,兩道劍眉,一雙長目,面形豐隆,雙腮帶傲,方海口,大耳垂輪。

    一個是青緞六瓣壯帽,青箭袖,絲鸾帶,薄底靴;黑挖挖的臉面,兩道濃眉,一雙金睛暴露,獅子鼻翻卷,四字口見棱見角,一撮胡須,一寸多長,紮紮蓬蓬糊刷一樣,胸寬背厚,臂膀寬堆,疊威風,疊抱煞氣。

    聞華一見,暗暗的誇獎:“俠義的英雄,名不虛傳。

    ”抱拳帶笑說:“不知二位老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望乞二位貴容恕罪。

    ” 展爺說:“請了。

    ”徐慶一見聞華,哈哈的大笑說:“好呀,黑小子!”聞華瞪了三爺一眼,哼了一聲,說:“我家大寨主有請二位,中軍帳待茶。

    ”展爺說:“我們被捉,速求一死,何必又見大寨主。

    ”聞華說:“豈敢。

    二位駕臨,三生有幸,請二位至寨,另有别談。

    ” 喽兵們帶路,行至飛雲關下,往上一走,但見此山赫巍微高聳聳、密森森、疊翠翠,上看峰漫漫,下看嶺疊疊。

    一行行楊柳、榆、槐、松,上邊有白雲片片,下邊有綠水涓涓。

    真有四時不謝之花,八節長春之草。

    山連山,山套山,不知套出有多遠。

    洞庭水旱八百,可稱是一座名山勝景。

    當中有一座大牌樓,上書金字,是“飛雲關”。

    進飛雲關,路南有木闆房三間,山牆上有一大大牌,高夠八尺,寬有丈二,八字橫頭,橫着三個大亨,是“招賢榜”。

    展爺草草的念了念:管理君山洞庭湖水旱二十四寨,招讨大元帥鐘,為曉谕天下事:天下隐匿英雄壯士過多。

    古雲:“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

    鹽車困良骥,田野埋麒麟。

    高山藏虎豹,深澤隐蛟龍。

    ”餘鐘雄一介寒儒,得中文武進士之職。

    皆因奸臣當道,貪婪無厭,懸秤賣官,非親不取,非财不用……後面許多言語,待等北俠、智化雙詐降時再表。

     展爺被後面人督催,不能往下再念,心中暗暗誇獎鐘雄進士出身,到底心胸不校來到旱寨頭一寨,其名就叫巡捕寨,二百名喽兵一字排開,各持利刃,全都是高一頭大一膀的,俱在二十以上、三十以下,衣帽光鮮,軍刃順利,并有三家寨主,一個穿黑,一個着紫,一個是寶藍的衣巾。

    展爺早就問了亞都鬼聞華名姓。

    聞華又與三家寨主一見,說:“這位姓展,這位姓徐。

    這是我們巡捕寨主:這位寨主叫神刀手黃壽,這位叫花刀楊泰,這位叫鐵刀大都督賀昆。

    ”說了些謙虛客套,說:“我大寨主有請二位,中軍内待茶。

    ” 二位往上又走,行至二寨,其名叫徹水寨。

    兩邊鵝頭峰,相隔有九丈,當中是一個山澗,其名叫碧溪澗。

    上面搭着個木闆橋,就是大柏樹一解兩半,拿大鐵箍把他箍将起來,一面有個鐵橫頭兒,上縛黃絨繩兩根,縛在那邊有兩把大花辘轳,絨繩繞于上面,若有不測,将辘轳一絞,盡把這個木闆橋絞将起去,要想出入,除肋生雙翅。

    展爺等上木闆橋往下一看,隻聽水聲大作。

    往西南一看,碧盈盈的一帶竹城。

    下木闆橋,有二百多喽兵,一家寨主。

    聞華引見:“這是徐、展二位;這是我們徹水寨的寨主,人稱金棍将于青。

    ” 又走至箭銳寨,二百喽兵,一家寨主穿皂袍。

    先見展爺,後說:“這是我們箭銳寨的寨主,外号人稱賽翼德朱标。

    ”見畢,至章興寨,金錘将于暢與展爺見過。

    又到武定寨,這寨主身高一丈開外,黃袍,面似淡金,兇眉怪眼,猛若瘟神,兇若太歲,膂力過人,天真爛漫,外号人稱金镋無敵大将軍于賒,也與展爺見過。

    又到文華寨,一家寨主,二百喽兵。

    展爺一見,吓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