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隻因好色犯天朝,自恃兵鋒向敵驕。
不料當年一着錯,可憐瓦解與冰消。
話說娘娘遇見一彪人馬,乃是李廣公孫,奉旨前來救應,彼此相見,俱各大喜,慢慢回至關中。
漢王接進,行宮坐定,便道:“今日梓童上陣,很費精神,好厲害妖僧,追趕梓童下去,孤十分耽心,如今這個妖僧怎麼樣了?”娘娘道:“多蒙師父九姑仙女,用捆仙索收去,現出原形,乃是一個角端作怪。
”漢王大喜,吩咐擺酒,代娘娘賀功。
娘娘叫聲:“陛下且慢,待臣妾趁勝殺進番營,捉住二王,一戰成功。
”漢王道:“梓童今日勞頓,且歇息一夜,明日再開兵罷。
”娘娘道:“倘被他知風逃回本國,又費一番手腳了。
”說罷,叫聲:“老将軍李廣沖他左營,先鋒李能沖他右營,各領兵一萬,奮力向前,哀家随後帶兵沖他中營,接應你們兩支人馬。
”李氏公孫領令而去,娘娘整束戎裝,領兵五萬,去沖番兵,我且慢表。
再言番國敗兵,逃回牛皮帳,報與二王道:“不好了,楊、吳二将喪于陣中,聖僧不知逃到哪裡去了,這員漢朝女将,十分厲害,請令定奪。
”二王聞報,吓得魂不附體,咬牙切齒,大罵:“賤婢,傷孤數員大将,待孤明日親自出馬,與衆将報仇。
”吩咐番軍四更造飯,五更上陣。
衆軍正答應前去預備,不防寨外一聲炮響,如天崩地裂一般,大叫一聲:“哀家來踹營也。
”娘娘一馬當先,帶領五萬人馬,沖進番營,見一個殺一個,見一對殺一雙,那些番兵,人不及甲、馬不及鞍,喊叫連天,四散逃命,隻剩二王,吓得亡魂喪膽,急急上馬端槍,要想奔向東營逃命,遇見李廣沖進營來,大殺一陣,被他殺回;要沖西營,遇見李能擋住去路,又殺一陣,隻得向後營逃生,娘娘眼快,大叫:“奸王哪裡走,哀家來擒你也。
”一面放馬追趕,一面暗想:“此刻奸王是個孤注,何不用法寶擒他,省得耽誤了時辰。
”想定主意,忙在身旁取出九龍帕,向空中一抛,叫聲:“奸王看寶。
”二王聽說,擡頭一看,見天上一道霞光,從空落下,要想躲閃也來不及,被帕将身緊捆,不能轉動。
早被漢将拖下馬來,解往娘娘馬前,娘娘吩咐軍士将奸王解往關中,軍士答應而去。
這裡又殺回番營,隻殺得番兵死的死,逃的逃,隻剩一個空營,得了盔甲、器械、錢糧、馬匹無數,當時火焚營盤,方打得勝鼓回關。
關中漢王聽見娘娘得勝,急忙迎接進帳,早排酒筵與娘娘賀功。
李氏公孫繳令,又上了他二人功勞簿。
一面犒賞三軍,一面酒席筵前,将二王推進帳中,問了幾句口供,即将二王斬首示衆,号令關前。
過宿一宵,次日仍留李廣守關,命李能母子去做先行,直抵番邦。
李能等領令而去,漢王與娘娘随後領了大兵動身,隻聽三聲炮響,出了雁門,李廣送至關外而回。
這裡大兵一路排開隊伍,向北而行,但見朔風頻生,北地嚴寒,走了多少崎岖的山路,曆盡千山荒險的樹林,在路非止一日,早見先行李能進營
不料當年一着錯,可憐瓦解與冰消。
話說娘娘遇見一彪人馬,乃是李廣公孫,奉旨前來救應,彼此相見,俱各大喜,慢慢回至關中。
漢王接進,行宮坐定,便道:“今日梓童上陣,很費精神,好厲害妖僧,追趕梓童下去,孤十分耽心,如今這個妖僧怎麼樣了?”娘娘道:“多蒙師父九姑仙女,用捆仙索收去,現出原形,乃是一個角端作怪。
”漢王大喜,吩咐擺酒,代娘娘賀功。
娘娘叫聲:“陛下且慢,待臣妾趁勝殺進番營,捉住二王,一戰成功。
”漢王道:“梓童今日勞頓,且歇息一夜,明日再開兵罷。
”娘娘道:“倘被他知風逃回本國,又費一番手腳了。
”說罷,叫聲:“老将軍李廣沖他左營,先鋒李能沖他右營,各領兵一萬,奮力向前,哀家随後帶兵沖他中營,接應你們兩支人馬。
”李氏公孫領令而去,娘娘整束戎裝,領兵五萬,去沖番兵,我且慢表。
再言番國敗兵,逃回牛皮帳,報與二王道:“不好了,楊、吳二将喪于陣中,聖僧不知逃到哪裡去了,這員漢朝女将,十分厲害,請令定奪。
”二王聞報,吓得魂不附體,咬牙切齒,大罵:“賤婢,傷孤數員大将,待孤明日親自出馬,與衆将報仇。
”吩咐番軍四更造飯,五更上陣。
衆軍正答應前去預備,不防寨外一聲炮響,如天崩地裂一般,大叫一聲:“哀家來踹營也。
”娘娘一馬當先,帶領五萬人馬,沖進番營,見一個殺一個,見一對殺一雙,那些番兵,人不及甲、馬不及鞍,喊叫連天,四散逃命,隻剩二王,吓得亡魂喪膽,急急上馬端槍,要想奔向東營逃命,遇見李廣沖進營來,大殺一陣,被他殺回;要沖西營,遇見李能擋住去路,又殺一陣,隻得向後營逃生,娘娘眼快,大叫:“奸王哪裡走,哀家來擒你也。
”一面放馬追趕,一面暗想:“此刻奸王是個孤注,何不用法寶擒他,省得耽誤了時辰。
”想定主意,忙在身旁取出九龍帕,向空中一抛,叫聲:“奸王看寶。
”二王聽說,擡頭一看,見天上一道霞光,從空落下,要想躲閃也來不及,被帕将身緊捆,不能轉動。
早被漢将拖下馬來,解往娘娘馬前,娘娘吩咐軍士将奸王解往關中,軍士答應而去。
這裡又殺回番營,隻殺得番兵死的死,逃的逃,隻剩一個空營,得了盔甲、器械、錢糧、馬匹無數,當時火焚營盤,方打得勝鼓回關。
關中漢王聽見娘娘得勝,急忙迎接進帳,早排酒筵與娘娘賀功。
李氏公孫繳令,又上了他二人功勞簿。
一面犒賞三軍,一面酒席筵前,将二王推進帳中,問了幾句口供,即将二王斬首示衆,号令關前。
過宿一宵,次日仍留李廣守關,命李能母子去做先行,直抵番邦。
李能等領令而去,漢王與娘娘随後領了大兵動身,隻聽三聲炮響,出了雁門,李廣送至關外而回。
這裡大兵一路排開隊伍,向北而行,但見朔風頻生,北地嚴寒,走了多少崎岖的山路,曆盡千山荒險的樹林,在路非止一日,早見先行李能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