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天仇切齒恨閨中,無奈請令不肯從。
事到臨頭方報複,一團宿氣洩心胸。
話說漢王見皇後執意要保駕親征,不好過于阻攔,反帶笑叫聲:“梓童,孤不知你深通武藝,善曉兵機,該應漢家有福,天生美人,為國家棟梁,保固江山,真愧殺朝中一班文武大臣,孤就拜梓童為帥,不知何日點将出兵?”皇後道:“救兵如救火,況邊庭軍情緊急,何可久待?若雁門一失,則大事去矣!就是明日起兵。
”漢王大喜,一面傳旨出宮,着兵部提調各路人馬,戶部催趱糧草伺候,明日五鼓,禦駕親征。
這個信兒傳到禦營指揮李能耳中,回府禀知母親鐵花夫人,夫人一聞此言,便叫聲:“我兒,想你祖父年歲高大,又被困雁門,怎生抵敵得住?我們母子,何不趁皇爺出師,自請去做先鋒,一則代皇家出力,求取功名,二則好去搭救你祖父,以解雁門之圍,三則上陣殺些番将,也代爾父報仇。
”李能道:“母親言之有理,母親隻管在家等候捷音,隻消孩兒兩柄銅錘,就夠殺番人了。
”鐵花夫人罵聲:“畜生,說話又來莽撞,上陣打仗,非同兒戲,須待為娘同你前去,一同計議而行,方保無虞。
”李能諾諾連聲道:“母親既要同孩兒前去,不可遲延,就要今日請旨。
”鐵花夫人點一點頭,取過筆硯,寫了一道本章,自請去做先行。
将本章寫成,便付李能,入朝呈奏。
李能接本趕到宮門,煩守宮太監呈與皇爺,正值皇爺與皇後在那裡飲酒,席間談起明日五鼓點将提兵,誰可去做先行,非得一智勇雙全之将,不可充此重任。
漢王、皇後正在躊躇,忽見内監呈上一本,漢王一看,不覺哈哈大笑道:“有了女元帥,須要有個女先行。
”皇後便問:“是誰人之本?”漢王道:“此乃李陵之妻鐵花夫人上本,代夫報仇,願同兒子李能,去做先行。
”皇後道:“壯哉!此女明日先行,望吾主就點她母子便了。
”漢王依奏,吩咐李能母子,明日五鼓在教場伺候。
内監傳旨出來,說與李能知道,李能回府,禀知母親,少不得收拾打點。
一宿已過,到了次日五鼓,李能母子早在教場伺候,隻聽三聲大炮,漢王與娘娘駕到,大小三軍一齊跪接漢王坐的禦辇。
娘娘是打扮戎裝,好不威風,但見她:日月珠冠頭上戴,九宮八卦戰紅裙。
護心寶鏡明如月,腰間聚束九絨繩。
坐下赤兔胭脂馬,好似天降女仙真。
到了教場,漢王下辇,皇後下馬,上了将台,并肩而坐,大小三軍參見已畢,分列兩旁聽點,漢王便将朝政托與丞相張文學,扶佐親王,執掌朝綱,又叫聲:“梓童,好點将開兵了。
”皇後即點鐵花夫人與李能,帶兵一萬,充做開路先鋒,李氏母子領令上馬,帶兵而去。
又點十萬精壯人馬,老者不過五十歲,少者不過三十歲。
漢王又開内庫,預将饷銀給賞三軍安家,一個個歡聲震地,無不願效死力,去殺番兵。
點将已畢,
事到臨頭方報複,一團宿氣洩心胸。
話說漢王見皇後執意要保駕親征,不好過于阻攔,反帶笑叫聲:“梓童,孤不知你深通武藝,善曉兵機,該應漢家有福,天生美人,為國家棟梁,保固江山,真愧殺朝中一班文武大臣,孤就拜梓童為帥,不知何日點将出兵?”皇後道:“救兵如救火,況邊庭軍情緊急,何可久待?若雁門一失,則大事去矣!就是明日起兵。
”漢王大喜,一面傳旨出宮,着兵部提調各路人馬,戶部催趱糧草伺候,明日五鼓,禦駕親征。
這個信兒傳到禦營指揮李能耳中,回府禀知母親鐵花夫人,夫人一聞此言,便叫聲:“我兒,想你祖父年歲高大,又被困雁門,怎生抵敵得住?我們母子,何不趁皇爺出師,自請去做先鋒,一則代皇家出力,求取功名,二則好去搭救你祖父,以解雁門之圍,三則上陣殺些番将,也代爾父報仇。
”李能道:“母親言之有理,母親隻管在家等候捷音,隻消孩兒兩柄銅錘,就夠殺番人了。
”鐵花夫人罵聲:“畜生,說話又來莽撞,上陣打仗,非同兒戲,須待為娘同你前去,一同計議而行,方保無虞。
”李能諾諾連聲道:“母親既要同孩兒前去,不可遲延,就要今日請旨。
”鐵花夫人點一點頭,取過筆硯,寫了一道本章,自請去做先行。
将本章寫成,便付李能,入朝呈奏。
李能接本趕到宮門,煩守宮太監呈與皇爺,正值皇爺與皇後在那裡飲酒,席間談起明日五鼓點将提兵,誰可去做先行,非得一智勇雙全之将,不可充此重任。
漢王、皇後正在躊躇,忽見内監呈上一本,漢王一看,不覺哈哈大笑道:“有了女元帥,須要有個女先行。
”皇後便問:“是誰人之本?”漢王道:“此乃李陵之妻鐵花夫人上本,代夫報仇,願同兒子李能,去做先行。
”皇後道:“壯哉!此女明日先行,望吾主就點她母子便了。
”漢王依奏,吩咐李能母子,明日五鼓在教場伺候。
内監傳旨出來,說與李能知道,李能回府,禀知母親,少不得收拾打點。
一宿已過,到了次日五鼓,李能母子早在教場伺候,隻聽三聲大炮,漢王與娘娘駕到,大小三軍一齊跪接漢王坐的禦辇。
娘娘是打扮戎裝,好不威風,但見她:日月珠冠頭上戴,九宮八卦戰紅裙。
護心寶鏡明如月,腰間聚束九絨繩。
坐下赤兔胭脂馬,好似天降女仙真。
到了教場,漢王下辇,皇後下馬,上了将台,并肩而坐,大小三軍參見已畢,分列兩旁聽點,漢王便将朝政托與丞相張文學,扶佐親王,執掌朝綱,又叫聲:“梓童,好點将開兵了。
”皇後即點鐵花夫人與李能,帶兵一萬,充做開路先鋒,李氏母子領令上馬,帶兵而去。
又點十萬精壯人馬,老者不過五十歲,少者不過三十歲。
漢王又開内庫,預将饷銀給賞三軍安家,一個個歡聲震地,無不願效死力,去殺番兵。
點将已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