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恩情割斷三千裡,異地羁留十六年。
為國忘身一女子,此心真可對蒼天。
話說王龍請問漢王,早間是何異事,漢王便把正當早期,似夢非夢,見昭君身立雲端,當面寡人,被她埋怨失約的話說了一遍,“孤隻道昭君業已成仙,方能駕雲,前來會孤,哪知她已為孤傾生,一點魂靈到此,可憐!可憐!”說畢,放聲大哭,滿朝文武,一衆内侍,無不下淚。
王龍道:“我主少要悲傷,娘娘生前聰明正直,死後為神,理所當然。
”漢王收淚點頭道:“卿言極是!卿家一路勞頓,免朝三月,另日加封。
” 王龍正欲謝恩退下,忽見把守東華門官員跪下奏道:“啟萬歲,今皇城外河内流一屍體,身體未曾損壞,不知是男是女;又有百鳥銜花蓋面,香聞十裡,請旨定奪。
”漢王聞奏,好生詫異,便問王龍道:“卿在北方,見娘娘死,死後可曾埋于什麼地方?”王龍道:“說起來也是一件奇事:那日娘娘将身跳河,河内之水比江海波浪更兇,番王命許多番兵下去打撈,總撈不着娘娘的屍首,他那裡隻得招魂設祭。
臣聞娘娘生前曾說【生為南方人,死不願為北方鬼】,皇城外流來的屍首,或者是娘娘到此,也未可知。
” 漢王聽說,傳旨擺駕到禦河一看,以辨真假。
一聲旨下,滿朝文武随駕出朝。
到了皇城外河邊,漢王向前一看,果見水面上漂來一屍首,百花蓋面,群鳥飛繞,身上霞光萬道,雲氣千層,隻看不出是男是女。
漢王吩咐軍士将群鳥逐開,見是一個女屍,面似觀音,猶如活的一般。
漢王又傳令衆軍士将女屍撈起。
衆軍士答應,正待動手下去撈那女屍,隻聽見一個個軍士都叫手疼,血出來了。
回複漢王,漢王又不肯叫軍士用撓鈎去搭那屍首,便問王龍:“這是什麼緣故””王龍道:“若果是娘娘屍首到此,她身上有九姑娘娘賜的仙衣,衣上如銀針直刺人手,碰着無不受傷,所以娘娘在番十六年,番王不敢近身,皆賴此仙衣之力保全玉體,今日我主禱告一香,包管屍首不難撈起來了。
” 漢王聽說,便對河邊祝告道:“賢妃既歸,玉體光輝,白璧無瑕,何用仙衣!”說畢,一陣香風過處,隻見群鳥飛去,霞光不見,仙衣已被九姑娘娘收去。
漢王仍命軍士動手,此刻手果然不傷,輕輕将河内女屍擡起,漢王近前一看,見她容貌未改,果是和番昭君,免不得抱住屍靈,放聲大哭,隻叫:“苦命妃子呀!你今死後,尚且心向南方,不肯将屍靈抛于異域,怪隻怪孤一時忍心,舍你前去,又屢次失信于你,教孤今日有何顔面對你芳魂!”說罷,痛哭不止,淚濕龍袍。
王龍隻是一旁流淚。
衆文武見漢王過于悲傷,向前相勸,漢王方才丢下屍靈,命内侍用暖襯将娘娘屍首擡進西宮。
一聲旨下,衆内侍領旨動手,漢王率領文武,一齊哭進午門,擡至西宮,安放牀上。
早驚動正宮林後,一聞此
為國忘身一女子,此心真可對蒼天。
話說王龍請問漢王,早間是何異事,漢王便把正當早期,似夢非夢,見昭君身立雲端,當面寡人,被她埋怨失約的話說了一遍,“孤隻道昭君業已成仙,方能駕雲,前來會孤,哪知她已為孤傾生,一點魂靈到此,可憐!可憐!”說畢,放聲大哭,滿朝文武,一衆内侍,無不下淚。
王龍道:“我主少要悲傷,娘娘生前聰明正直,死後為神,理所當然。
”漢王收淚點頭道:“卿言極是!卿家一路勞頓,免朝三月,另日加封。
” 王龍正欲謝恩退下,忽見把守東華門官員跪下奏道:“啟萬歲,今皇城外河内流一屍體,身體未曾損壞,不知是男是女;又有百鳥銜花蓋面,香聞十裡,請旨定奪。
”漢王聞奏,好生詫異,便問王龍道:“卿在北方,見娘娘死,死後可曾埋于什麼地方?”王龍道:“說起來也是一件奇事:那日娘娘将身跳河,河内之水比江海波浪更兇,番王命許多番兵下去打撈,總撈不着娘娘的屍首,他那裡隻得招魂設祭。
臣聞娘娘生前曾說【生為南方人,死不願為北方鬼】,皇城外流來的屍首,或者是娘娘到此,也未可知。
” 漢王聽說,傳旨擺駕到禦河一看,以辨真假。
一聲旨下,滿朝文武随駕出朝。
到了皇城外河邊,漢王向前一看,果見水面上漂來一屍首,百花蓋面,群鳥飛繞,身上霞光萬道,雲氣千層,隻看不出是男是女。
漢王吩咐軍士将群鳥逐開,見是一個女屍,面似觀音,猶如活的一般。
漢王又傳令衆軍士将女屍撈起。
衆軍士答應,正待動手下去撈那女屍,隻聽見一個個軍士都叫手疼,血出來了。
回複漢王,漢王又不肯叫軍士用撓鈎去搭那屍首,便問王龍:“這是什麼緣故””王龍道:“若果是娘娘屍首到此,她身上有九姑娘娘賜的仙衣,衣上如銀針直刺人手,碰着無不受傷,所以娘娘在番十六年,番王不敢近身,皆賴此仙衣之力保全玉體,今日我主禱告一香,包管屍首不難撈起來了。
” 漢王聽說,便對河邊祝告道:“賢妃既歸,玉體光輝,白璧無瑕,何用仙衣!”說畢,一陣香風過處,隻見群鳥飛去,霞光不見,仙衣已被九姑娘娘收去。
漢王仍命軍士動手,此刻手果然不傷,輕輕将河内女屍擡起,漢王近前一看,見她容貌未改,果是和番昭君,免不得抱住屍靈,放聲大哭,隻叫:“苦命妃子呀!你今死後,尚且心向南方,不肯将屍靈抛于異域,怪隻怪孤一時忍心,舍你前去,又屢次失信于你,教孤今日有何顔面對你芳魂!”說罷,痛哭不止,淚濕龍袍。
王龍隻是一旁流淚。
衆文武見漢王過于悲傷,向前相勸,漢王方才丢下屍靈,命内侍用暖襯将娘娘屍首擡進西宮。
一聲旨下,衆内侍領旨動手,漢王率領文武,一齊哭進午門,擡至西宮,安放牀上。
早驚動正宮林後,一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