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舌劍唇槍利十分,隻知平地起風雲。
害人反使自身害,惡貫滿盈受典刑。
話說王龍将迷昏藥暗暗放在酒中,雙手敬與番王。
番王此刻酒已難下,又礙着昭君情面,不好不飲,隻管端杯一飲而盡。
此酒不吃猶可,一吃時,大叫一聲:“不好”,頓時昏迷過去,不省人事,幾乎跌下椅來,吓得兩旁宮女,隻認番王大醉,急急扶王至牀睡下。
王龍告别離宮,隻剩了昭君,打發宮女撤去筵席,收拾安寝。
沒奈何,在牀邊和衣而睡,去伴番王,一宿晚景休題。
次日五鼓,番王酒醒,一見昭君睡在牀邊,很不過意,便摟住昭君道:“昨日酒醉,不曾成親,帶累美人一夜未睡,孤心不安,今日孤家一定陪禮。
”昭君趁機便奏道:“啟大王,成親乃是小事,妾有大冤未伸,伸冤方能成親,冤不伸則親不能成。
”番王聞奏,大吃一驚道:“美人,仇人是哪個?今在何方?快說與孤知道,好代美人伸冤。
”昭君道:“妾的仇人不是别人,就是毛延壽這個奸賊,他與妾有一天二地三江四海之仇,大王不斬此人,要妾成親,妾甯死不從。
”番王一想:“延壽雖是美人的仇人,乃孤的功臣,孤怎忍殺他?若不将他取斬,美人又不肯成親,如之奈何!罷罷,也顧不得許多了。
”便暗暗叫聲:“毛延壽,是你的對頭到了,非怪孤情過薄,孤要美人成親,也隻好忍着心,将你取斬,等你死後,再把你加封便了。
”想了一會,道:“就依美人所奏。
”昭君大喜謝恩。
早有番奴請番王臨朝,番王梳洗已畢,整冠束帶,别了美人,即刻登殿,受文武朝參。
忽然心中大怒,便叫兩旁武士:“将誤國奸賊毛延壽,推出午門取斬。
”一聲旨下,早閃出許多武士,上前動手,從左班中推出毛延壽,也不由他分辨,一個個揪袍褪帶,背剪牢栓,推推擁擁,朝外就走。
隻吓得兩旁文武,面面失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不知狼主為什事故,要斬延壽。
與他無交者,不肯出頭,隻有衛律,撇不過師生之情,出班奏本道:“臣啟狼主,不知毛丞相所犯何罪,該問典刑。
”番主聞奏,說不出宮中的私事,隻回道:“毛延壽身為天朝大臣,既可獻人圖與我國,挑動兩下刀兵,焉知将來不可又挑動他邦?此乃誤國之賊,容他不得,故此取斬。
”衛律道:“毛丞相雖不忠于天朝,卻忠于狼主,望狼主念他獻美有功,将功折罪。
”番王聽說,把臉一沉道:“毛延壽是一定要斬的,卿家不必多奏。
”衛律見不準奏,已知是代昭君報仇,不敢多言,隻得歎息,退在一旁。
番王當殿即命番奴請昭君娘娘出宮,監斬毛延壽。
番奴領旨,去不多時,請了昭君上殿,見了番王。
番王即下龍墩,攜了昭君手,同至五鳳樓前,并肩坐下。
但見毛延壽背插斬旗,跪在下面,昭君一見,由不得怒從心起,指着毛延壽罵道:“好大膽奸臣,身為首相,祿享千鐘、富貴極矣,漢王有什虧負于你,奴也與你無冤無仇,千番百計,使奴活
害人反使自身害,惡貫滿盈受典刑。
話說王龍将迷昏藥暗暗放在酒中,雙手敬與番王。
番王此刻酒已難下,又礙着昭君情面,不好不飲,隻管端杯一飲而盡。
此酒不吃猶可,一吃時,大叫一聲:“不好”,頓時昏迷過去,不省人事,幾乎跌下椅來,吓得兩旁宮女,隻認番王大醉,急急扶王至牀睡下。
王龍告别離宮,隻剩了昭君,打發宮女撤去筵席,收拾安寝。
沒奈何,在牀邊和衣而睡,去伴番王,一宿晚景休題。
次日五鼓,番王酒醒,一見昭君睡在牀邊,很不過意,便摟住昭君道:“昨日酒醉,不曾成親,帶累美人一夜未睡,孤心不安,今日孤家一定陪禮。
”昭君趁機便奏道:“啟大王,成親乃是小事,妾有大冤未伸,伸冤方能成親,冤不伸則親不能成。
”番王聞奏,大吃一驚道:“美人,仇人是哪個?今在何方?快說與孤知道,好代美人伸冤。
”昭君道:“妾的仇人不是别人,就是毛延壽這個奸賊,他與妾有一天二地三江四海之仇,大王不斬此人,要妾成親,妾甯死不從。
”番王一想:“延壽雖是美人的仇人,乃孤的功臣,孤怎忍殺他?若不将他取斬,美人又不肯成親,如之奈何!罷罷,也顧不得許多了。
”便暗暗叫聲:“毛延壽,是你的對頭到了,非怪孤情過薄,孤要美人成親,也隻好忍着心,将你取斬,等你死後,再把你加封便了。
”想了一會,道:“就依美人所奏。
”昭君大喜謝恩。
早有番奴請番王臨朝,番王梳洗已畢,整冠束帶,别了美人,即刻登殿,受文武朝參。
忽然心中大怒,便叫兩旁武士:“将誤國奸賊毛延壽,推出午門取斬。
”一聲旨下,早閃出許多武士,上前動手,從左班中推出毛延壽,也不由他分辨,一個個揪袍褪帶,背剪牢栓,推推擁擁,朝外就走。
隻吓得兩旁文武,面面失色,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不知狼主為什事故,要斬延壽。
與他無交者,不肯出頭,隻有衛律,撇不過師生之情,出班奏本道:“臣啟狼主,不知毛丞相所犯何罪,該問典刑。
”番主聞奏,說不出宮中的私事,隻回道:“毛延壽身為天朝大臣,既可獻人圖與我國,挑動兩下刀兵,焉知将來不可又挑動他邦?此乃誤國之賊,容他不得,故此取斬。
”衛律道:“毛丞相雖不忠于天朝,卻忠于狼主,望狼主念他獻美有功,将功折罪。
”番王聽說,把臉一沉道:“毛延壽是一定要斬的,卿家不必多奏。
”衛律見不準奏,已知是代昭君報仇,不敢多言,隻得歎息,退在一旁。
番王當殿即命番奴請昭君娘娘出宮,監斬毛延壽。
番奴領旨,去不多時,請了昭君上殿,見了番王。
番王即下龍墩,攜了昭君手,同至五鳳樓前,并肩坐下。
但見毛延壽背插斬旗,跪在下面,昭君一見,由不得怒從心起,指着毛延壽罵道:“好大膽奸臣,身為首相,祿享千鐘、富貴極矣,漢王有什虧負于你,奴也與你無冤無仇,千番百計,使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