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三回

關燈
詩曰:端陽佳節最堪遊,邀奴尋歡泛水舟。

     舟返月明如寶鏡,通宵一醉已忘憂。

     話說昭君在橋被女童一推,隻認墜于水中,哪知驚醒南柯,吓得渾身香汗。

    見一件仙衣放在身旁,取在燈下一看,隻見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心中大喜,忙脫了宮裝,将仙衣穿在裡面,隻有她一人知道,并未與王龍說知。

    耳聽谯樓已轉五鼓,暗想:“娘娘夢裡吩咐之言,句句還可記得,奴說回朝續緣,娘娘說是大數難逃,難道奴竟不能回天朝了?”想罷,又是一陣傷心,淚下如雨。

    苦了一刻,叫聲:“且住,娘娘說與奴姊妹有緣,贈奴仙衣,全奴名節,還使奴日後報仇有人,但奴姊妹,是一女流,又非男子,怎能習武,來殺番狗,代奴報仇呢?這句話兒,隻好付于流水了。

    ” 想罷,不覺打了一個盹。

    天已将明,衆軍士埋鍋造飯。

    用畢,又要起行,昭君叫聲:“禦弟,此廟何名?”王龍出帳一看,見是牆上匾額,寫着“九姑廟”三個大字,忙回奏昭君。

    昭君暗暗稱奇,便差王龍進廟燒香,代她禮謝神明。

    王龍領旨進香已畢,回奏昭君,昭君吩咐拔寨起行,放了三聲大炮,一齊上馬,趕路長行。

    可憐昭君,在馬上一步懶似一步,怕到番城;軍士一步緊似一步,要趕路程。

    正行之間,忽見探子報與王龍道:“前面已離番城不遠了。

    ”王龍點一點首:“知道了。

    ”打發探子去後,就來禀知昭君。

    昭君一見要進番城,苦在心頭,淚如雨點,叫聲:“昭君,你從此進了番城,如白染皂,再似璧玉無暇,今生再不能夠了。

    ” 一路想着,已到番邦城下,但見守城軍官,一個個頂盔貫甲,弓上弦,刀出鞘,各挂腰刀,拿了手本,一排排跪接昭君娘娘。

    昭君勒住馬頭,不肯進城,對着番官吩咐道:“爾等可代哀家奏知狼主,說昭君娘娘要請三件事,要狼主依行,方肯進城。

    ”番官道:“請問娘娘是哪三件事,好待奴婢奏知狼主。

    ”昭君道:“第一件,要番國稅簿;第二件,要你狼主輸心服意,進貢天朝,第三件,要你狼主免生異念,速将降書降表進與天朝,永不反叛。

    依了哀家這三件大事,那時哀家方進城與狼主相見,如不依允,要想哀家進此番城,甯可拚命城下,情甘一死,決不從命。

    ” 番官領旨,急急報與番王。

    番王問道:“昭君娘娘如何還不進城?”番官啟道:“昭君娘娘不肯進城,要狼主依她三事。

    ”番王聽說,哈哈大笑道:“孤得昭君,如獲連城之寶,今日到了我國,平生之願足矣!莫說三件事,就是她要孤家依三十、三百、三千件事,孤都一一依從,快請娘娘進城便了。

    ”番官領旨出城,速速報知昭君道:“娘娘吩咐三件事,奴婢已奏狼主,狼主一一依從,快請娘娘啟駕進城,已排銮駕伺候。

    ”昭君吩咐,先擡過錢糧、稅簿、貢表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