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隻為美人一點癡,奸邪獻計欲分離。
任他巧獻瞞天智,是假難真未許欺。
話說婁元帥率領大隊人馬渡過黃河,一路還有許多關隘,皆知不能抵敵,俱望風歸順。
這是婁元帥軍令嚴明,禁止三軍,不許騷擾百姓,秋毫無犯,且自慢表。
再言李廣,自雁門關失守,帶了家眷,急急逃回京都,将家眷送回府第,獨自進京,繳印待罪。
漢王還未退朝,忽見黃門官啟奏道:“今有鎮奪雁門關大将軍李廣,待罪午門,請旨定奪。
”漢王聞奏,忙将李廣召進。
俯伏金階,口稱罪臣,便将番兵打破的話,奏了一遍。
漢王大吃一驚,便道:“李卿,你一門為國陣亡,情實可憫,縱雁門關失守,非爾之過,卿可帶罪立功。
”李廣謝恩退下。
如今失了雁門,好不憂心,正待要點将去救雁門關,奈朝無良将,一面着兵部用火牌行文各處關隘,緊防番人。
此旨未下,又見黃門官啟奏道:“金雀、銀燕、鐵鴉三關,俱已失守,番兵已渡黃河過來了。
隻剩鐵鴉守将黃崇虎,逃得性命來京,亦待罪午門,請旨定奪。
”隻吓得漢王連連跌足道:“可恨奸賊毛延壽,逃到番邦,唆動兵鋒,惹起禍根不小。
且住,黃河非戰船莫渡,隔岸船隻俱無,這般設備甚嚴,怎任番兵渡河過來呢?”便把黃崇虎召進盤問。
崇虎奏道:“臣聞得番營有一妖僧,善使妖法,火燒雁門,寶傷守将,妖風吹散戰船,淹死多少人馬,将船吹到對岸,皆是妖僧使的邪術。
”漢王連聲歎氣道:“莫非天亡漢室,使妖人以亂中華耶!” 正下旨吩咐皇城守将,各門用心把守,未及多時,黃門官又急急啟奏道:“萬歲,不好了!番人已直逼皇城,團團圍住,架起火炮,四面攻打,還不住半空中有大頑石飛來,打得這些守城軍士,頭破血流,哭聲連天。
隻聽番人口中單要昭君娘娘,萬事全休,若半字不肯,定要打破皇城。
”隻吓得漢王魂不在身,坐不穩交椅,幾乎跌倒,幸有内侍扶住。
但見漢王大叫道:“孤的萬裡江山,大事去也!”忙問兩班文武:“番兵已臨城下,破在旦夕,哪位卿家代朕分憂,能把番兵退了,保住山河,不但官上加官,且七歲孩童,加以顯職,九歲女子,也受皇恩,孤不食言。
”漢王朝下問了幾聲,但見文官好似泥塑,武将如同木雕,面面相視,并不回奏。
惱得漢王心中大怒,拍着龍案,指着兩班文武大罵道:“常言: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你們這班沒用臣子,一個個貪生怕死,難道叫孤把江山白白送與别人麼?”問得兩旁文武各翻眼睛,仍是束手無策。
漢王正煩惱,左班中閃出兵部尚書張元伯,跪倒金階,口稱:“我主,臣有短表,冒奏天顔,臣該萬死,望我主赦臣一死罪,方敢奏明。
”漢王道:“赦卿無罪,速速奏來。
”張元伯奏道:“現在番兵已臨城下,事在危急,文不能展一破敵之策,武不能施一退兵之計,君臣
任他巧獻瞞天智,是假難真未許欺。
話說婁元帥率領大隊人馬渡過黃河,一路還有許多關隘,皆知不能抵敵,俱望風歸順。
這是婁元帥軍令嚴明,禁止三軍,不許騷擾百姓,秋毫無犯,且自慢表。
再言李廣,自雁門關失守,帶了家眷,急急逃回京都,将家眷送回府第,獨自進京,繳印待罪。
漢王還未退朝,忽見黃門官啟奏道:“今有鎮奪雁門關大将軍李廣,待罪午門,請旨定奪。
”漢王聞奏,忙将李廣召進。
俯伏金階,口稱罪臣,便将番兵打破的話,奏了一遍。
漢王大吃一驚,便道:“李卿,你一門為國陣亡,情實可憫,縱雁門關失守,非爾之過,卿可帶罪立功。
”李廣謝恩退下。
如今失了雁門,好不憂心,正待要點将去救雁門關,奈朝無良将,一面着兵部用火牌行文各處關隘,緊防番人。
此旨未下,又見黃門官啟奏道:“金雀、銀燕、鐵鴉三關,俱已失守,番兵已渡黃河過來了。
隻剩鐵鴉守将黃崇虎,逃得性命來京,亦待罪午門,請旨定奪。
”隻吓得漢王連連跌足道:“可恨奸賊毛延壽,逃到番邦,唆動兵鋒,惹起禍根不小。
且住,黃河非戰船莫渡,隔岸船隻俱無,這般設備甚嚴,怎任番兵渡河過來呢?”便把黃崇虎召進盤問。
崇虎奏道:“臣聞得番營有一妖僧,善使妖法,火燒雁門,寶傷守将,妖風吹散戰船,淹死多少人馬,将船吹到對岸,皆是妖僧使的邪術。
”漢王連聲歎氣道:“莫非天亡漢室,使妖人以亂中華耶!” 正下旨吩咐皇城守将,各門用心把守,未及多時,黃門官又急急啟奏道:“萬歲,不好了!番人已直逼皇城,團團圍住,架起火炮,四面攻打,還不住半空中有大頑石飛來,打得這些守城軍士,頭破血流,哭聲連天。
隻聽番人口中單要昭君娘娘,萬事全休,若半字不肯,定要打破皇城。
”隻吓得漢王魂不在身,坐不穩交椅,幾乎跌倒,幸有内侍扶住。
但見漢王大叫道:“孤的萬裡江山,大事去也!”忙問兩班文武:“番兵已臨城下,破在旦夕,哪位卿家代朕分憂,能把番兵退了,保住山河,不但官上加官,且七歲孩童,加以顯職,九歲女子,也受皇恩,孤不食言。
”漢王朝下問了幾聲,但見文官好似泥塑,武将如同木雕,面面相視,并不回奏。
惱得漢王心中大怒,拍着龍案,指着兩班文武大罵道:“常言: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你們這班沒用臣子,一個個貪生怕死,難道叫孤把江山白白送與别人麼?”問得兩旁文武各翻眼睛,仍是束手無策。
漢王正煩惱,左班中閃出兵部尚書張元伯,跪倒金階,口稱:“我主,臣有短表,冒奏天顔,臣該萬死,望我主赦臣一死罪,方敢奏明。
”漢王道:“赦卿無罪,速速奏來。
”張元伯奏道:“現在番兵已臨城下,事在危急,文不能展一破敵之策,武不能施一退兵之計,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