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一段相思病已真,誰将心藥用來神。
奸人也有聰明處,參透機關語自新。
話說番王因見吳銮本上昭君難取,一時氣扼胸喉,悶倒在地,吓得兩旁内侍急急扶起,扶到禦榻睡下。
早有内侍飛報番後,番後一聞此信,吓得魂飛天外,連忙趕到禦書房看問番王,一面吩咐内侍取了參湯,親向番王灌下。
過了一會,番王悠悠蘇醒,叫聲:“美人,孤與你今生今世便無緣了麼?”番王隻說了這一句話,閉了雙目,四肢動彈不得,口内不住亂叫昭君,竟有些木邊之目,田下之心,染成一個相思病了。
慌得番後便問内侍王爺得病之由。
内侍指着兩幅人圖,回說道:“啟娘娘,這是天朝漢王妃子,名叫昭君,生得美貌無雙。
隻因中國毛丞相帶來二圖,歸順我主,我主一見此圖,心愛昭君,每日挂在禦書房内,時時向着畫兒出神想慕。
不料王爺今日正玩此圖,外面遞進一本,不知本上說些什麼,王爺将本一看,忽然暈倒在地。
”番後道:“本在哪裡,快取來一看。
”内侍答應,将本取來,呈與番後。
番後一看,乃是征南元帥吳銮請罪一折,内有“雁門難破,昭君難取”幾句,便點頭将本放下,暗叫一聲:“王爺你忒癡情,想别人家妃後,怎肯擅讓于人?何苦勞師動衆,苦了生靈,費精傷神,苦了自己,這也是自作自受,休怪如此。
”想畢,即叫内侍召取太醫院進宮,與王爺診脈。
内侍答應,傳旨出去,不多時太醫院領旨進宮,王爺睡着,令其免禮,隻拜見娘娘,口稱千歲。
番後連叫平身,賜繡墩在牀旁邊坐下,令其診脈。
太醫院謝坐。
坐定,便把番王兩手脈細細診看。
看了一會,回奏道:“王爺龍體欠安,這是七情六欲所傷,須要如王爺心中之願,病即痊愈,不須服藥,隻要靜養宮中,少生外感。
”番後點頭稱是,打發太醫院出宮。
吩咐内侍傳出旨來:“王爺有病,免朝三日,一概本章,俱候臨朝批發,毋得混傳。
” 這一道傳旨頒發朝臣,衆文武都猜疑不定:也有說是天氣太冷,冒感風寒也未可知;也有說是酒色過度,身子虛弱,宜有此疾;也有說是出兵已久,耗費錢糧,心中憂悶國内空虛;也有說是番王懶于臨軒,荒廢朝政,紛紛亂猜,總猜不着番王的心事。
隻有丞相毛延壽,現掌兵部事務,知道吳銮的本章,出師無功,請旨待罪一本進與番王,番王一定更添憂悶,為的昭君不能見面,必有一番相思,此病不消用醫,隻需幾句心腹之言,打動番王,其病立見痊愈。
待我連夜草成一本,奏上探病的本章,遞進宮中,隻看聖意如何。
想罷,走到書房,展開吟箋,揮動羊毫,片時草成一本,籠在袖内,急急進朝,也不用黃門轉達,一直到了宮門口。
有守宮太監便問:“毛老先生,到此何幹?”毛相道:“有本一道,煩公公轉達我主。
”太監笑道:“毛老先生難道不知娘娘旨意吩咐出來,一概本章,須候
奸人也有聰明處,參透機關語自新。
話說番王因見吳銮本上昭君難取,一時氣扼胸喉,悶倒在地,吓得兩旁内侍急急扶起,扶到禦榻睡下。
早有内侍飛報番後,番後一聞此信,吓得魂飛天外,連忙趕到禦書房看問番王,一面吩咐内侍取了參湯,親向番王灌下。
過了一會,番王悠悠蘇醒,叫聲:“美人,孤與你今生今世便無緣了麼?”番王隻說了這一句話,閉了雙目,四肢動彈不得,口内不住亂叫昭君,竟有些木邊之目,田下之心,染成一個相思病了。
慌得番後便問内侍王爺得病之由。
内侍指着兩幅人圖,回說道:“啟娘娘,這是天朝漢王妃子,名叫昭君,生得美貌無雙。
隻因中國毛丞相帶來二圖,歸順我主,我主一見此圖,心愛昭君,每日挂在禦書房内,時時向着畫兒出神想慕。
不料王爺今日正玩此圖,外面遞進一本,不知本上說些什麼,王爺将本一看,忽然暈倒在地。
”番後道:“本在哪裡,快取來一看。
”内侍答應,将本取來,呈與番後。
番後一看,乃是征南元帥吳銮請罪一折,内有“雁門難破,昭君難取”幾句,便點頭将本放下,暗叫一聲:“王爺你忒癡情,想别人家妃後,怎肯擅讓于人?何苦勞師動衆,苦了生靈,費精傷神,苦了自己,這也是自作自受,休怪如此。
”想畢,即叫内侍召取太醫院進宮,與王爺診脈。
内侍答應,傳旨出去,不多時太醫院領旨進宮,王爺睡着,令其免禮,隻拜見娘娘,口稱千歲。
番後連叫平身,賜繡墩在牀旁邊坐下,令其診脈。
太醫院謝坐。
坐定,便把番王兩手脈細細診看。
看了一會,回奏道:“王爺龍體欠安,這是七情六欲所傷,須要如王爺心中之願,病即痊愈,不須服藥,隻要靜養宮中,少生外感。
”番後點頭稱是,打發太醫院出宮。
吩咐内侍傳出旨來:“王爺有病,免朝三日,一概本章,俱候臨朝批發,毋得混傳。
” 這一道傳旨頒發朝臣,衆文武都猜疑不定:也有說是天氣太冷,冒感風寒也未可知;也有說是酒色過度,身子虛弱,宜有此疾;也有說是出兵已久,耗費錢糧,心中憂悶國内空虛;也有說是番王懶于臨軒,荒廢朝政,紛紛亂猜,總猜不着番王的心事。
隻有丞相毛延壽,現掌兵部事務,知道吳銮的本章,出師無功,請旨待罪一本進與番王,番王一定更添憂悶,為的昭君不能見面,必有一番相思,此病不消用醫,隻需幾句心腹之言,打動番王,其病立見痊愈。
待我連夜草成一本,奏上探病的本章,遞進宮中,隻看聖意如何。
想罷,走到書房,展開吟箋,揮動羊毫,片時草成一本,籠在袖内,急急進朝,也不用黃門轉達,一直到了宮門口。
有守宮太監便問:“毛老先生,到此何幹?”毛相道:“有本一道,煩公公轉達我主。
”太監笑道:“毛老先生難道不知娘娘旨意吩咐出來,一概本章,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