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回

關燈
,不敢領差。

    漢王問了一會,見無人回奏,不覺十分大怒,喝罵兩班文武:“爾等太平之時俱嫌官小祿薄,邊庭有事,不能與孤分憂,要爾等在朝何用?一概罷職,朕的萬裡江山俱不要了!”吓得文武衆官一個個面如土色,不敢出聲。

    隻見右班中閃出老将軍李廣,跪到金階,叫聲:“我主休要發惱,微臣情願領兵滅寇,隻消李陵為前部先鋒,包管殺他片甲不回。

    ”漢王此刻改怒為喜,便道:“老卿家到底是将門之種,可挂征番大元帥之印。

    ”當殿賜了三杯禦酒、兩朵金花,“可到禦教場挑選精兵十萬,戰将百員,任卿調用。

    ”又加封李陵為前部先鋒之職。

     李氏叔侄謝恩,退出朝門,到了教場,三聲大炮,李元帥坐了将台,未曾點兵,先施号令,隻等衆将打拱已畢,便道:“諸位将軍及大小三軍聽着,本帥今日奉旨征番,一秉至公,雖親不諱,有功必賞,有罪必誅,爾等各宜聽本帥吩咐。

    ”下面一齊答應一聲:“哦。

    ”又見李元帥取出十條号令,念道:“點名不到者斬,聞鼓不進者斬,聞金不退者斬,私造謠言者斬,冒他人功者斬,臨陣脫逃者斬,私通反寇者斬,解糧違誤者斬,克減軍需者斬,不遵号令者斬。

    令隻十條,爾等各宜靜聽,休得以身試法。

    ”下面又答應了一聲:“哦。

    ”拔了一枝令箭,叫聲:“李陵聽令。

    ”李陵答應:“有。

    ”元帥道:“爾可帶領五千人馬,充作前部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俟本帥到關,再行開兵。

    ”李陵接令在手,口稱:“遵令。

    ”上馬統兵先行。

     李元帥打發李陵去後,随即放炮起兵,離了教場,出了帝京。

    一路上五色旗幡招展,人強馬壯,盔甲鮮明,個個弓上弦,刀上鞘,好不威武。

    所到之處,自有地方官遠遠相迎,秋毫無犯,軍令森嚴。

    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早到雁門。

    流星探子,已飛報守将。

    守将聽見救兵已到,大開關門相迎。

    先接到李陵先鋒一支人馬,駐紮關中等候。

    過了幾日,元帥大兵已到,彭殷、李陵一齊出關相迎。

    迎至帥府坐定,俱向前參見,遞呈手本。

    彭殷一面備酒接待李氏叔侄,一面犒賞三軍。

    元帥便問彭殷道:“貴鎮與番人戰過幾陣,如何被他殺得大敗,他那裡領兵何人,以後可曾前來讨戰否?”彭殷道:“末将隻戰過一陣,被他殺得大敗。

    他那裡領兵石家父子,十分厲害,是以進京求救。

    番将也來讨戰幾次,末将無奈,高懸免戰牌。

    ”元帥哈哈大笑道:“雁門關乃中國咽喉要地,既知自己本事平常,理宜保守關門,飛本進京,請大兵征剿,不該輕敵緻敗。

    倘一時有失,番邦沖入此關,為禍不小,要爾等何用?”隻吓得彭殷魂飛魄散。

    未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