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情牽久已欲銷魂,暗擲金錢為蔔君。
羞對芙蓉鏡裡貌,金蓮空踏綠楊陰。
話說姚夫人見女兒問起前言,便問道:“是個女人,已如娘娘之願,取名賽昭君。
”昭君道:“今在何處?”姚夫人道:“因進宮朝見,不便帶來,暫寄趙學士府中。
”昭君打發兩個宮人,到趙府去接二小姐,好好地抱進宮來。
宮人答應而去。
又值漢王駕到,一齊接駕,漢王連呼平身,重新入席,歡呼暢飲。
賽昭君又抱到了,姚夫人接過,先朝見天子、林後,又拜見姐姐。
大家俱稱人品甚好,不亞似姐姐儀容。
便問:“今天幾歲了?”姚夫人道:“三歲了。
”席終,姚氏謝宴出宮,漢王叫聲:“少住,夫人權屈在禦書房暫住幾日,等待造完相府,再回衙門便了。
”姚夫人又謝過恩,漢王恩賜内侍嫔妃各四名,服侍夫人,一面掌燈相送。
好個漢王,打發昭君去伴母親,駕回正宮安歇。
一宿已過,次日登殿,擺宴款待皇親,好個十分隆重。
直到相府功成,又賜内待嫔妃各十名,在府服侍。
一衆文武都來送皇親夫婦進府,吃了幾日喜酒。
漢王又賜幾多陳設古玩。
隻靠女兒有福,帶挈王老夫婦好不風光,不表。
且言番王那日登殿,受文武山呼已畢,便問:“衆臣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話言未了,早見班部中閃出丞相衛律,俯伏金階,口稱:“狼主在上,今有漢朝毛丞相來進美人圖與我主,現在午門候旨,未敢擅入,請旨定奪。
”番王聞奏,即傳旨宣召毛相進見。
毛相随旨而入,俯伏金階,口稱:“遠臣毛延壽,願我主千歲千千歲。
”番王連呼平身,便問:“你在漢朝為相,好不尊榮,來到我國,是何緣故?”毛相奏道:“隻因天朝我主乃無義昏君,新得一昭君女,難描難畫,被酒色昏迷,不理朝政,冷了衆臣之心,所以古人雲:【君不正,則臣投外國,父不正,則子奔他鄉。
】今遠臣特來投順大邦,望乞錄用,感恩非淺。
”番王道:“你說昭君容貌,天上少有,地下無雙,但不知孤王可得見一面否?”毛相道:“這也不難,遠臣帶有人圖在此,請王觀看,便見分曉。
”說畢,将人圖呈上。
早有内侍接來,展圖與番王一看。
不看猶可,一見時隻見人圖雖是筆描筆畫,如同一個活美人站在上面一樣,引得番王都看出了神,暗想:“世上哪有這般女子?一定是仙女臨凡!”看畢,将人圖卷起,放在龍案上面,便叫聲:“毛卿,可有什麼計策,使昭君來到我國,與孤一會,豈不勝如為王麼?”番王此問,正中毛延壽報仇機會,忙回奏道:“依臣愚見,隻消遣一大臣,統兵去搶漢王天下,若得殺進漢城,不怕漢王不将昭君獻出與國王。
”番王道:“未免兵出無名,且從容商議。
今封毛卿為右丞相之職。
”毛相謝恩,退在一旁。
有衛律出班獻計道:“我主若要昭君,又怕師出無名,何不着一異能之士,做一律啞謎詩,打發一大臣到天朝去進與漢王
羞對芙蓉鏡裡貌,金蓮空踏綠楊陰。
話說姚夫人見女兒問起前言,便問道:“是個女人,已如娘娘之願,取名賽昭君。
”昭君道:“今在何處?”姚夫人道:“因進宮朝見,不便帶來,暫寄趙學士府中。
”昭君打發兩個宮人,到趙府去接二小姐,好好地抱進宮來。
宮人答應而去。
又值漢王駕到,一齊接駕,漢王連呼平身,重新入席,歡呼暢飲。
賽昭君又抱到了,姚夫人接過,先朝見天子、林後,又拜見姐姐。
大家俱稱人品甚好,不亞似姐姐儀容。
便問:“今天幾歲了?”姚夫人道:“三歲了。
”席終,姚氏謝宴出宮,漢王叫聲:“少住,夫人權屈在禦書房暫住幾日,等待造完相府,再回衙門便了。
”姚夫人又謝過恩,漢王恩賜内侍嫔妃各四名,服侍夫人,一面掌燈相送。
好個漢王,打發昭君去伴母親,駕回正宮安歇。
一宿已過,次日登殿,擺宴款待皇親,好個十分隆重。
直到相府功成,又賜内待嫔妃各十名,在府服侍。
一衆文武都來送皇親夫婦進府,吃了幾日喜酒。
漢王又賜幾多陳設古玩。
隻靠女兒有福,帶挈王老夫婦好不風光,不表。
且言番王那日登殿,受文武山呼已畢,便問:“衆臣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話言未了,早見班部中閃出丞相衛律,俯伏金階,口稱:“狼主在上,今有漢朝毛丞相來進美人圖與我主,現在午門候旨,未敢擅入,請旨定奪。
”番王聞奏,即傳旨宣召毛相進見。
毛相随旨而入,俯伏金階,口稱:“遠臣毛延壽,願我主千歲千千歲。
”番王連呼平身,便問:“你在漢朝為相,好不尊榮,來到我國,是何緣故?”毛相奏道:“隻因天朝我主乃無義昏君,新得一昭君女,難描難畫,被酒色昏迷,不理朝政,冷了衆臣之心,所以古人雲:【君不正,則臣投外國,父不正,則子奔他鄉。
】今遠臣特來投順大邦,望乞錄用,感恩非淺。
”番王道:“你說昭君容貌,天上少有,地下無雙,但不知孤王可得見一面否?”毛相道:“這也不難,遠臣帶有人圖在此,請王觀看,便見分曉。
”說畢,将人圖呈上。
早有内侍接來,展圖與番王一看。
不看猶可,一見時隻見人圖雖是筆描筆畫,如同一個活美人站在上面一樣,引得番王都看出了神,暗想:“世上哪有這般女子?一定是仙女臨凡!”看畢,将人圖卷起,放在龍案上面,便叫聲:“毛卿,可有什麼計策,使昭君來到我國,與孤一會,豈不勝如為王麼?”番王此問,正中毛延壽報仇機會,忙回奏道:“依臣愚見,隻消遣一大臣,統兵去搶漢王天下,若得殺進漢城,不怕漢王不将昭君獻出與國王。
”番王道:“未免兵出無名,且從容商議。
今封毛卿為右丞相之職。
”毛相謝恩,退在一旁。
有衛律出班獻計道:“我主若要昭君,又怕師出無名,何不着一異能之士,做一律啞謎詩,打發一大臣到天朝去進與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