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三類

關燈
夙緣,特來為你忏悔。

    ”羊老信之問:“忏悔當如何?”僧曰:“你合家當齋戒三日,再買果餅面食,及三牲豬、羊肉,半葷半素,吾為你作法請将,誦經供佛,将生前罪過解釋,再祈後增福祿,便家門清吉,死後免堕矣。

    ”羊老依言,齋戒買辦。

     至第三日又有兩僧到,又留相助誦經,至晚來一僧念咒燒符,降遣羊老自跳自喊,取利劍在手,指其妻子曰:“此鬼也。

    ”悉手刃之。

    又追殺二媳,媳求僧解勸,僧指羊老喝曰:“坐。

    ”羊老遂提劍咬牙,昏昏而坐,不醒人事。

    四僧入,輪奸二婦訖,以索縛之,搜其家财币,捆作四擔,夤夜逃去。

     次日有人入其家者,見羊老披發伏劍,睜眼言嚴語。

    急出呼衆人看,親衆群擁而入,羊老隻說要殺鬼,衆向前奪去其劍,呼其名曰:“你何故如此?”羊老漸漸複蘇。

    人又問之,才知應曰:“吾夢見鬼多,正在此殺鬼,得你們叫我醒也。

    ”及入後室,妻與子皆被殺。

    羊老大哭曰:“此我記得殺三鬼在此,又趕殺二鬼婆,被僧攔開。

    ”及入房二婦皆捆在牀,乃呼鄰婦來解之,各稱被僧所奸,金銀财帛皆收拾去矣。

    一家痛恨無窮,一邊收殓三屍,一邊遣人四路趕僧,皆趕上兩日路,并不見蹤而還。

     按:羊老素悭吝,則為富不仁之事有矣,乃僧悚以怨氣,便信其說,而留以作福忏悔,則心先自疚故也。

    僧欲行術劫财,而先形于夢,此亦得狐心引夢之術而用之。

    彼夢謂高僧,而反為劫僧,不信晝所為,而信夜所夢,亦惑矣。

    不行善于平昔,而求忏悔于修齋、亦愚矣。

    今人多殘忍不仁,貪暴不義,而欲飯僧供佛,追修忏悔,何異羊老之覆轍哉!甚矣,惡不可為,而僧不可信也。

    鑒此當為之凜凜。

     摩臉賊拐帶幼童 往年京城中有幼童出外,嘗被人拐帶去,尋之又無蹤,後累累有之。

    人多見一僧,摩幼童之臉,則幼童随之而行,既而尋,已失之。

    故京城盛傳,謂之摩臉賊。

    特在京僧釋人多,未察其孰是也。

    忽宓富人止生一子,出外不返,四下跟尋甚急,各處出償帖曰,有收留得者,償銀二十兩。

    報信者,償銀一十兩。

    四處挂帖出償,終莫得下落。

    住宓家小屋人班八,以淘街為生。

    一日懶去淘街,往城外晦真庵閑遊,轉入後室四旁周覽,忽破水障中,一小士露頭來,班八認是宓家子,忙呼之曰:“家中四處尋你,何故在此?”宓子曰:“僧閉禁我在此,你快來救我。

    ”班八看房門已鎖,恐一人難帶此子出,謂之曰:“你小心暫在此,吾報你令尊知,即來取你矣。

    ”飛跑而歸,報宓老曰:“令郎受禁在晦真庵中,速去救之。

    ”宓老即招五十餘人,前後到庵,班八引至庵後房中,打開門認出宓子,又搜出十數童輩。

    即令衆人捆住僧小山,并同庵三人都縛來,狀送到官。

    官先審問衆童曰:“汝等如何被引入庵?”衆童曰:“和尚以手摩我眼睛,便見兩邊,背後,都是猛虎、毒蛇,将來咬人、傷人,惟面前一條路,清淨好行,我輩隻向前走,便到此庵,被和尚幽閉祝”又問曰:“和尚留汝等在庵幹何事?” 衆童曰:“可恨這秃子,不拘日夜,将我等做苦春,極是疼痛。

    若不從,便将大杖撻打,衆人怕他,隻得從他所為。

    ”又問曰:“先拐來的,後必長大,都放在何處去?”衆童曰:“有病者,有長大者,和尚說放他回去,未知後都回家否?”官再審僧小山曰:“你拐來衆童後病的、長的,都放那裡去?”僧不敢應。

     再問同庵三人都雲:“毒死埋訖。

    ”官聞言大怒,将小山打四十,同庵者各打二十。

    曰:“此罪不容于死。

    ”令鎖出衙門外,許失童之家群聚手毆,打得身無完膚,有割其陽,塞于僧口者,半日而死。

    人莫不恨其淫,而快其死。

    後将其庵焚之,拐帶之禍遂息。

     按:好男風者,禽犢之行,此僧必有春意之方,非拐諸幼童,無以快其欲。

    又習得妖法,摩其眼睛,則昏花見怪,故可誘緻童男,其罪浮于天矣。

    積惡貫盈,衆戮其身,言之羞口舌,書之污簡牍,人誰不切齒之。

    世有負男子之軀者,其可襲此僧之惡行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