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四回 兩頭親花學士悔婚 一手本秦宮保請旨

關燈
這也混帳透了,老東那樣慷慨仗義誰不知道,這些話也隻好對孩子們講去,那孩子們稍有知識的也斷不肯跟着他謗毀。

    ”秦文拈須笑道:“兄弟倒也公道在己,毀譽由人的。

    ”因順手把帳簿拿本來看看,卻是去歲的帳,随手翻去,猛見寶珠支銀一千兩。

    因道:“寶珠拿這一大注銀子幹什麼去?”金有聲道:“說是借給夏師爺引見用的!”秦文把簿子放下歎口氣道:“眼下這風氣真越壞了。

    這位夏老先生得了個州缺他便亂攪起來,到任不到半年被上遊察出降調了通判。

    他又不知利害,前兒大計便被彈參了。

    花這些錢好容易得了個缺,一刻兒便攪壞了。

    ”金有聲也替他可惜,因問:“他人現在還在湖北嗎?”秦文道:“他早家來了,還老着臉托我薦事,我不好意思,替他薦了個館地,又攪去了。

    ”金有聲慨歎了會。

    因順口托秦文進京去代保個功名,秦文答應了,坐一會,便自進來。

    傍晚,号房内投進幾角公文來,因眼花了看不清。

    便喊掌燈上來,架起眼鏡就燈光下看去,見一角是沈左襄的賀年帖子,再折一角看,也是賀年的,具名李冠英。

    再折一角是薛笑梅的,都擱過一邊。

    因目力不佳,教袁夫人代看報與他聽。

    袁夫人便坐在燈下,折一角報一角,都是些同寅同年和些世交的賀帖,秦文都教發書啟房複去。

    又有些禀事夾單,教發文案房桑春批去。

    一時内号房呈進書禀包封來,也教袁夫人念給他聽。

    内有一封,報說是花占魁的,秦文便要來自己看,仍把眼鏡架上看了一遍,哈哈大笑起來。

    又看一遍便卸下眼鏡遞與袁夫人看道,這個便是漏洞,明是悔婚的意思。

    我明兒進京去,定奏上他一本再講。

    袁夫人笑道:“這個果然禮短了些,怎麼講是斷然不能的呢?又說定要退了一邊,這是什麼話。

    ”秦文道:“他的意思竟說這邊不肯退,他便甘心送還聘禮,這不叫悔婚叫什麼?”因便把書子收入文具裡面。

    自己拿筆打了個奏摺稿子,叫桑春繕寫去。

    過了新年,自己病竟好了,邸抄上見兩河總督,已放了兵部左侍郎了。

    便打燈節後,帶着秦珍、寶珠都進京去,一路停船走馬,自不必說。

     到京面聖後,秦文便升了協辦大學士,秦珍升了翰林院檢讨,寶珠升了國子監司業,謝恩回來。

    卻好秦瓊來衙請安并叩了喜,因講起開年以來,内容升降了許多。

    自己升了内務府員外郎,陸蓮史先生倒由額外主事挨補了工部主事,早經有電報去,光景明後天也該來了。

    寶珠因問:“何祝春、盛蘧仙和華夢庵三人,聽說早來京了,可有升遷嗎?”秦瓊道:“何祝春和盛蘧仙都派了實錄館分校,光景指顧便可升遷的,隻華夢庵卻援了戶部主事。

    他昨兒問起,說老爺可曾來京,意思因近來各部主事出缺甚多,想求替何盛兩人照應的。

    ”秦文點首,因問:“昨兒在朝房裡聽說花占魁又被人彈劾,奉旨取回京來了,敢有這事?”秦瓊道:“正是,人卻尚未來呢。

    ”秦文道:“可聽是彈他什麼?”秦瓊道:“這沒細問?”秦文點點首。

    次日,把為悔婚作難事的奏片,夾了上去,秦瓊、秦珍、寶珠便都各自供職去了。

    及至花占魁來京面聖,上面問及悔婚的事,花占魁吃了一驚,因也奏辦一本。

    兩家且都不拜溫,隻拚着氣,聽候旨下不提。

     且說秦府自秦文、秦珍等進京去後,家裡便沒一個男人,陸蓮史也赴京去了。

    葉魁便放學出來。

    因他頗不安分,慣和姐妹們尋鬧,便想請薛笑梅來教他,不道薛笑梅的候選縣丞竟得了缺,赴任去了。

    便隻得請一個老學究督率着他。

    柳夫人因寶珠不在膝下,頗覺寂寞。

    金菊侬因嫁日近了,便早家去。

    金有聲和白劍秋也告假出去,外面都更換了一班新手,中門内外管的一發森嚴了。

    秦府丫頭們多還安分,沒鬧甚事,隻小厮們在外面便放宕不成樣兒,裡面也沒個主子出來查問。

    所以柳夫人也不知道,還是金有聲常來轉轉,暗暗把幾個壞的小厮,看在眼裡,查了花名冊子注了小批。

    送進去請柳夫人看。

    柳夫人看了,便立刻點名,傳了進來,鞭打了幾個,攆了幾個,又把張壽喊上來罵了一頓。

    給了兩支皮鞭子,教他有犯事管家小厮,盡自打去,這一下才安靜些。

     一日已是二月初二,是老爺秦政的冥慶。

    柳夫人想做些法事。

    因府裡太覺熱鬧,又沒個人督忏。

    因教大覺寺設一壇水陸大齋,便去洗垢庵請了葉太夫人督忏去,自己便也到寺裡去拈香。

    轉來,袁夫人等便都輪流往寺裡拈香去,一連忙了七八日。

    忏禮畢了,柳夫人便請葉太夫人來家住住。

    此時葉太夫人也不似當年那樣悲切了,聽說便高高興興地答應了。

    說回庵去轉轉便來,柳夫人轉來,特地打掃一間淨室,供了佛像,待葉太夫人來住。

    不知來與不來,且看下回分解。

    正是: 安排花果供活佛,願乞楊枝度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