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八回 論宮商寶珠見實學 買文字顯宦盜虛名
關燈
小
中
大
無射角仲呂閏
夷則宮蕤賓商應鐘角蕤賓閏
南呂宮林鐘商黃鐘角林鐘閏
無射宮夷則商大呂角夷則閏
應鐘宮南呂商太簇角南呂閏
秦文看了點頭道:“這便是了。
可知十二宮生八十四調,你也辨得清麼。
”寶珠道:“這個解得來。
每宮以宮商角變徵羽閏七音生七調,變即變徵,閏即閏宮。
宋譜多隻用一字,分别注拍。
”秦文道:“這個你既知道,可知每宮七調有幾調可用?”寶珠道:“如黃鐘宮以七音生七調。
一曰正黃鐘宮、二曰大石調、三曰正黃鐘宮角、四曰正黃鐘宮轉徵、五曰正黃鐘宮正徵、六曰般涉調、七曰大石角。
卻隻用正宮、大石、般涉三調,共八十四調,隻用三十三調。
”秦文道:“你試寫出來瞧。
”寶珠便拿筆寫道: 黃鐘七調:隻用正宮、大石、般涉; 大呂七調:隻用高宮、高大石、高般涉; 太簇七調:隻用中管高宮、中管高大石; 夾鐘七調:隻用中呂宮、中呂調、雙調; 姑洗七調:隻用中管、中呂、中管雙調; 仲呂七調:隻用道宮、小石調、正平調: 蕤賓七調:隻用中管道宮、中管小石、中管正平; 林鐘七調:隻用南呂調、高平調、歇指調; 夷則七調:隻用仙呂宮、仙呂調、林鐘商; 南呂七調:隻用中管仙呂宮、中管仙呂調、中管林中; 無射七調:隻用黃鐘宮、羽調、越調; 應鐘七調:隻用中管黃鐘、中管越調。
秦文看了說:“很不錯,這個你倒明白。
你既講究音律,我給你瞧一件兒。
”說着便拿過筆來寫了幾字,遞與寶珠道:“這個什麼字?”寶珠看寫着的是: ㄡリフ人ワ一マ△ㄋ 因笑道:“這個認得。
”秦文哼了一聲道:“這是姜白石詞稿中的注拍,宋代迄今無有識者,你認得。
敢有鑿銮可據的麼?”寶珠道:“這個哪敢在老爺面前謊來。
這宋譜應指字法,原應着十二律。
老爺這個還少兩字。
”秦文道:“我忘了,那你寫我瞧。
”寶珠便接過筆來,并排寫了兩行: 黃大太夾姑仲蕤林夷南無應 △ㄡㄋマ㈠ㄣ乙人ㄋめリ秦文看道:“律呂果然被你譯出了,你可能辨聲出口麼。
”寶珠道:“這個便與今時工尺無異,古為管色,今為指法。
剛老爺寫的九字譯到今譜便是:六、凡、工、尺、上、乙、四、合、五。
”秦文道:“怎麼便是這九字?”寶珠道:“宋譜原與今譜無異。
隻看沈括的詞集,原本字旁注譜,原是草書工尺,并無ㄡ△等字樣。
沈括與姜夔同時,可見陸鐘輝所藏汲古閣白石道人詞集,旁注△ㄡ等字是誤。
老爺不看别的,隻看白石集内琴曲所注指法,ワ誤作個,┕誤作⊥,上曲下冬誤作上曲下及,省誤作自。
可知久字是草書六字之誤;△乃合字逸其半;フ乃工字缺一筆;マ乃草書四字失其筆意;ㄣ乃上字缺其點劃;ㄋ乃五字缺一劃;人乃尺字缺其頭;リ乃幾字缺其鈎;乙乃挑字作┕形寫。
近本竟以久字寫作幺,ㄣ字寫作ㄣ字,更誤不可體認。
凡有圈者即猶近世上字,高音加一人旁作仩,尺字高音作伬,工字高音作仜。
”秦文恍然大悟,拈須笑道:“這個很見心思。
”便别的也不再問了。
因道:“你明兒好好的把這個細細編一集子出來,就名個《四聲五音九宮十二律呂考》。
我給你發刻行世去。
” 因又低聲道:“我喊你來,卻不為這個。
因今兒往中丞處去來,中丞自己說‘人因我不是個正途出身,那些士子們都瞧不起我,我回來想半天來,得一個法子。
想也沒什麼幹不來。
’我因問什麼主見。
中丞說‘我想刻一集事詩,無奈我自己動不得筆。
倘請外面人做去,似不穩便。
’意思要請我做,我哪裡高興替他幹這些,便不回一話。
中丞見我不語,他便移近座兒向我說:‘老兄有了年紀自不肯代我幹這些,聽說令侄的筆墨很不壞,此地個個都推許他,可否就勞他替兄弟幹這點兒事。
兄弟替他保一個兒功名玩玩去,不很好嗎。
’我知道你不愛這些功名的,便一口兒辭了。
中丞又說‘既不要功名,兄弟便封五千兩的潤筆,送去便了。
這詩也不必過好,過好了便不像兄弟做的,也不用多,隻要這麼一二百首,有一卷子可訂便有了。
’我因想你老不能掙一個錢,白白的拿這一大宗銀子回來,也好叫你太太歡喜。
所以我答應下了。
”說着便向抽屜内取出一卷本子來道:“這是他來的題目,你拿去做去。
可不要又丢在腦背後,不幹了。
”寶珠打起臉兒不應。
秦文放下臉道:“怎麼?”寶珠勉強應了個是。
接了本子在手,便想要走。
秦文道:“今兒你姐妹們因鬥巧,辦下了些什麼可口兒的酒菜。
本來要去喊你,你便在這裡吃罷。
”寶珠不敢違拗,便仍坐下。
秦文因道:“今兒你論的音律很見些兒功夫,明兒你向帳房裡領十支大卷筆、十錠松煙去。
明年鄉試近了,可不要誤了正經。
”寶珠唯唯。
一會子擺上飯來,寶珠便和秦文、袁夫人及美雲姐妹一桌兒胡亂吃了些。
見沒事,便回惜紅軒去。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正是: 書生莫笑無長物,一句新詩一寸金。
可知十二宮生八十四調,你也辨得清麼。
”寶珠道:“這個解得來。
每宮以宮商角變徵羽閏七音生七調,變即變徵,閏即閏宮。
宋譜多隻用一字,分别注拍。
”秦文道:“這個你既知道,可知每宮七調有幾調可用?”寶珠道:“如黃鐘宮以七音生七調。
一曰正黃鐘宮、二曰大石調、三曰正黃鐘宮角、四曰正黃鐘宮轉徵、五曰正黃鐘宮正徵、六曰般涉調、七曰大石角。
卻隻用正宮、大石、般涉三調,共八十四調,隻用三十三調。
”秦文道:“你試寫出來瞧。
”寶珠便拿筆寫道: 黃鐘七調:隻用正宮、大石、般涉; 大呂七調:隻用高宮、高大石、高般涉; 太簇七調:隻用中管高宮、中管高大石; 夾鐘七調:隻用中呂宮、中呂調、雙調; 姑洗七調:隻用中管、中呂、中管雙調; 仲呂七調:隻用道宮、小石調、正平調: 蕤賓七調:隻用中管道宮、中管小石、中管正平; 林鐘七調:隻用南呂調、高平調、歇指調; 夷則七調:隻用仙呂宮、仙呂調、林鐘商; 南呂七調:隻用中管仙呂宮、中管仙呂調、中管林中; 無射七調:隻用黃鐘宮、羽調、越調; 應鐘七調:隻用中管黃鐘、中管越調。
秦文看了說:“很不錯,這個你倒明白。
你既講究音律,我給你瞧一件兒。
”說着便拿過筆來寫了幾字,遞與寶珠道:“這個什麼字?”寶珠看寫着的是: ㄡリフ人ワ一マ△ㄋ 因笑道:“這個認得。
”秦文哼了一聲道:“這是姜白石詞稿中的注拍,宋代迄今無有識者,你認得。
敢有鑿銮可據的麼?”寶珠道:“這個哪敢在老爺面前謊來。
這宋譜應指字法,原應着十二律。
老爺這個還少兩字。
”秦文道:“我忘了,那你寫我瞧。
”寶珠便接過筆來,并排寫了兩行: 黃大太夾姑仲蕤林夷南無應 △ㄡㄋマ㈠ㄣ乙人ㄋめリ秦文看道:“律呂果然被你譯出了,你可能辨聲出口麼。
”寶珠道:“這個便與今時工尺無異,古為管色,今為指法。
剛老爺寫的九字譯到今譜便是:六、凡、工、尺、上、乙、四、合、五。
”秦文道:“怎麼便是這九字?”寶珠道:“宋譜原與今譜無異。
隻看沈括的詞集,原本字旁注譜,原是草書工尺,并無ㄡ△等字樣。
沈括與姜夔同時,可見陸鐘輝所藏汲古閣白石道人詞集,旁注△ㄡ等字是誤。
老爺不看别的,隻看白石集内琴曲所注指法,ワ誤作個,┕誤作⊥,上曲下冬誤作上曲下及,省誤作自。
可知久字是草書六字之誤;△乃合字逸其半;フ乃工字缺一筆;マ乃草書四字失其筆意;ㄣ乃上字缺其點劃;ㄋ乃五字缺一劃;人乃尺字缺其頭;リ乃幾字缺其鈎;乙乃挑字作┕形寫。
近本竟以久字寫作幺,ㄣ字寫作ㄣ字,更誤不可體認。
凡有圈者即猶近世上字,高音加一人旁作仩,尺字高音作伬,工字高音作仜。
”秦文恍然大悟,拈須笑道:“這個很見心思。
”便别的也不再問了。
因道:“你明兒好好的把這個細細編一集子出來,就名個《四聲五音九宮十二律呂考》。
我給你發刻行世去。
” 因又低聲道:“我喊你來,卻不為這個。
因今兒往中丞處去來,中丞自己說‘人因我不是個正途出身,那些士子們都瞧不起我,我回來想半天來,得一個法子。
想也沒什麼幹不來。
’我因問什麼主見。
中丞說‘我想刻一集事詩,無奈我自己動不得筆。
倘請外面人做去,似不穩便。
’意思要請我做,我哪裡高興替他幹這些,便不回一話。
中丞見我不語,他便移近座兒向我說:‘老兄有了年紀自不肯代我幹這些,聽說令侄的筆墨很不壞,此地個個都推許他,可否就勞他替兄弟幹這點兒事。
兄弟替他保一個兒功名玩玩去,不很好嗎。
’我知道你不愛這些功名的,便一口兒辭了。
中丞又說‘既不要功名,兄弟便封五千兩的潤筆,送去便了。
這詩也不必過好,過好了便不像兄弟做的,也不用多,隻要這麼一二百首,有一卷子可訂便有了。
’我因想你老不能掙一個錢,白白的拿這一大宗銀子回來,也好叫你太太歡喜。
所以我答應下了。
”說着便向抽屜内取出一卷本子來道:“這是他來的題目,你拿去做去。
可不要又丢在腦背後,不幹了。
”寶珠打起臉兒不應。
秦文放下臉道:“怎麼?”寶珠勉強應了個是。
接了本子在手,便想要走。
秦文道:“今兒你姐妹們因鬥巧,辦下了些什麼可口兒的酒菜。
本來要去喊你,你便在這裡吃罷。
”寶珠不敢違拗,便仍坐下。
秦文因道:“今兒你論的音律很見些兒功夫,明兒你向帳房裡領十支大卷筆、十錠松煙去。
明年鄉試近了,可不要誤了正經。
”寶珠唯唯。
一會子擺上飯來,寶珠便和秦文、袁夫人及美雲姐妹一桌兒胡亂吃了些。
見沒事,便回惜紅軒去。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正是: 書生莫笑無長物,一句新詩一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