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回 種松樹秦文伏見識 遊栩園蘧仙觸相思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盛蘧仙因秦文又問他,他便邀秦文走出來看,衆人也都跟出來。
盛蘧仙因指北首花牆道:“這牆外可還有餘地沒有?”秦文道:“那邊又低了五丈下去,也起了房屋。
”盛蘧仙點點首。
因道:“這洋房,光景是丈四開間?”秦文道:“正是。
”盛蘧仙道:“那這片地橫闊便有十六丈八尺,不知可是見方的不是。
”秦珍道:“這直面略短些,隻有十二丈五尺。
”盛蘧仙剛要說,那華夢庵插問道:“我倒想不怎準呢,怎麼這假山上便有這樣闊一片平陽。
”盛蘧仙笑道:“這光景不是用假山石子特地堆起來的。
你隻看打麝雲亭起到這裡,沒見一個深邃的山洞,可見這山是實心的了。
”秦文大笑道:“蘧兄真有眼孔,這個山子原是前兒火燒場上的土堆子。
那五十幾家的瓦礫都堆起來便成這樣一個大堆。
下腳便有二畝多寬,到頂尖就有十幾丈高。
兄弟本來想要挑淨了,那人工、時日便不可算。
所以四面就用假山石子圍起來,使他不得矬下去,又籠實了,所以這頂上便成了平陽。
隻那邊一覽亭的峭壁是全用石子砌成以外,多依山築屋不曾改動什麼。
”大家都說:“這法子是好極的,真是一得兩便。
”盛蘧仙道:“依愚見,不如把這洋房拆了,況且殊不雅觀。
這裡有這樣一塊好地,盡可種幾百株大松樹,到冬又不落葉。
那風便多被這松樹吃住,打不到峭壁上去了。
但這松樹須随意種的,或稀或密,千萬不可作一字兒排。
不然到像墳堆子了。
”大家笑着。
盛蘧仙又道:“靠右首下山去的所在,可打垛兒花牆子,開個洞門,榜‘萬松深處’四字。
這裡的松自然高過那牆,那牆便不吃風了。
隻是也高不得,這裡四面都造了低低的遊廊,不用窗隔自然也不吃風。
居中造一所四面開窗的亭子,再揀松樹稀的所在也用彎彎折折的遊廊通到亭子上去。
這亭子便榜‘巢雲’二字如何?”秦文合着眼睛細細一想道:“好極了,好極了!明兒便改這個樣子。
回來還請蘧兄替我打一個圖樣才好。
”說着,管家上來問:“席面擺在哪裡了?”秦文便叫:“擺在百桌廳中間罷。
”管家答應下去。
秦文又引衆人打洋房左首走下山來,卻也是靠山走廊,約低下五六十級。
又轉向南去,卻接着一個滾圓的亭子,四面圍着修竹。
秦文因請題額。
林冠如等因三人來了,聽他們議論宏博,便不敢作聲。
見何祝春道:“這裡榜‘來鳳’二字便很切貼。
”秦文叫記下了,用小條子貼在柱上。
又往南走進一座八角式門,見是一所朝東三間的院子,面着那洋房下的峭壁。
天井裡種了十幾株梧桐,仰望上去卻隐隐見那洋房的屋脊。
華夢庵因指道:“這個自不雅觀,照蘧仙那樣說這裡望上去便是一帶紅欄,自然好看多了。
”大家說是。
華夢庵又道:“此地便榜個‘漏月軒’如何?”薛筱梅等一齊贊好!秦文也很歡喜,忙喊記下了,貼了條子。
又引着向南,再進一重八角門,卻又是一所三間院子,卻是背面。
打遊廊轉過正面看時,那院子是朝南的。
天井甚長,種滿了桂花,約有三五十株,一望無盡。
左右兩帶走廊,不知通到哪裡。
林冠如道:“這裡榜‘聽霓裳館’如何?”盛蘧仙笑道:“這不如榜作‘冷露山房’,這樓上便用‘摘星樓’如何?”大家都說:“這個好,這個好!”便也貼了條子。
秦文又引衆人向回廊上走去,走到盡頭顯出一座月洞,上面镌着“映月”二字。
出月洞再回頭看那榜的是“小廣寒”三字。
卻又是一帶遊廊,盤沿下山去了,足有七八十級才到平地。
先到了一座小亭,這亭便臨着池子。
那池雖不甚寬,水路頗長,彎彎曲曲的向北流去。
亭對面便是剛下來的那座山。
何祝春因道:“這裡榜‘皺碧’二字如何?”秦文說:“好!”那亭又接着遊廊,向西轉去。
又是一座三面山一面水的朝西湖亭,容得八九桌席面。
見已榜着“屏山帶水”四字,便不進去。
繞過北面幾曲石橋,接着一座船式小廳,蓋在水面。
衆人進内見分間格式俱照西湖船樣子,兩面開窗便宛然真的一般。
已榜着“舫齋賴有小溪山”的長匾。
何祝春道:“這七字不如竟用‘花為四壁船為家’了。
”秦文笑點點首。
衆人回了出來,那石橋彎向西去。
接着一座三角式小亭三面臨着水,榜着“心如”二字。
再向西去便是一座花牆擋着,沿牆過此才見一個月洞大門。
進去見一方極大的天井,種着幾十株挺高挺大的榆樹。
中間一帶甬道,走甬道上去便有一座白石露台。
環着太湖石琢成的欄杆上面是朝南的九開間一所敞廳,軒宏莫比。
裡面也不分間,擺着一百張方桌還寬綽的很。
人在裡面講話,多有嗡嗡的應聲。
中間已設下一席,有許多管家伺候着。
秦文便讓衆人入席,各依年齒坐下。
秦珍坐了末位,秦文便坐在秦珍上首。
管家上了一道大菜,衆人吃了。
秦文喝口酒
盛蘧仙因指北首花牆道:“這牆外可還有餘地沒有?”秦文道:“那邊又低了五丈下去,也起了房屋。
”盛蘧仙點點首。
因道:“這洋房,光景是丈四開間?”秦文道:“正是。
”盛蘧仙道:“那這片地橫闊便有十六丈八尺,不知可是見方的不是。
”秦珍道:“這直面略短些,隻有十二丈五尺。
”盛蘧仙剛要說,那華夢庵插問道:“我倒想不怎準呢,怎麼這假山上便有這樣闊一片平陽。
”盛蘧仙笑道:“這光景不是用假山石子特地堆起來的。
你隻看打麝雲亭起到這裡,沒見一個深邃的山洞,可見這山是實心的了。
”秦文大笑道:“蘧兄真有眼孔,這個山子原是前兒火燒場上的土堆子。
那五十幾家的瓦礫都堆起來便成這樣一個大堆。
下腳便有二畝多寬,到頂尖就有十幾丈高。
兄弟本來想要挑淨了,那人工、時日便不可算。
所以四面就用假山石子圍起來,使他不得矬下去,又籠實了,所以這頂上便成了平陽。
隻那邊一覽亭的峭壁是全用石子砌成以外,多依山築屋不曾改動什麼。
”大家都說:“這法子是好極的,真是一得兩便。
”盛蘧仙道:“依愚見,不如把這洋房拆了,況且殊不雅觀。
這裡有這樣一塊好地,盡可種幾百株大松樹,到冬又不落葉。
那風便多被這松樹吃住,打不到峭壁上去了。
但這松樹須随意種的,或稀或密,千萬不可作一字兒排。
不然到像墳堆子了。
”大家笑着。
盛蘧仙又道:“靠右首下山去的所在,可打垛兒花牆子,開個洞門,榜‘萬松深處’四字。
這裡的松自然高過那牆,那牆便不吃風了。
隻是也高不得,這裡四面都造了低低的遊廊,不用窗隔自然也不吃風。
居中造一所四面開窗的亭子,再揀松樹稀的所在也用彎彎折折的遊廊通到亭子上去。
這亭子便榜‘巢雲’二字如何?”秦文合着眼睛細細一想道:“好極了,好極了!明兒便改這個樣子。
回來還請蘧兄替我打一個圖樣才好。
”說着,管家上來問:“席面擺在哪裡了?”秦文便叫:“擺在百桌廳中間罷。
”管家答應下去。
秦文又引衆人打洋房左首走下山來,卻也是靠山走廊,約低下五六十級。
又轉向南去,卻接着一個滾圓的亭子,四面圍着修竹。
秦文因請題額。
林冠如等因三人來了,聽他們議論宏博,便不敢作聲。
見何祝春道:“這裡榜‘來鳳’二字便很切貼。
”秦文叫記下了,用小條子貼在柱上。
又往南走進一座八角式門,見是一所朝東三間的院子,面着那洋房下的峭壁。
天井裡種了十幾株梧桐,仰望上去卻隐隐見那洋房的屋脊。
華夢庵因指道:“這個自不雅觀,照蘧仙那樣說這裡望上去便是一帶紅欄,自然好看多了。
”大家說是。
華夢庵又道:“此地便榜個‘漏月軒’如何?”薛筱梅等一齊贊好!秦文也很歡喜,忙喊記下了,貼了條子。
又引着向南,再進一重八角門,卻又是一所三間院子,卻是背面。
打遊廊轉過正面看時,那院子是朝南的。
天井甚長,種滿了桂花,約有三五十株,一望無盡。
左右兩帶走廊,不知通到哪裡。
林冠如道:“這裡榜‘聽霓裳館’如何?”盛蘧仙笑道:“這不如榜作‘冷露山房’,這樓上便用‘摘星樓’如何?”大家都說:“這個好,這個好!”便也貼了條子。
秦文又引衆人向回廊上走去,走到盡頭顯出一座月洞,上面镌着“映月”二字。
出月洞再回頭看那榜的是“小廣寒”三字。
卻又是一帶遊廊,盤沿下山去了,足有七八十級才到平地。
先到了一座小亭,這亭便臨着池子。
那池雖不甚寬,水路頗長,彎彎曲曲的向北流去。
亭對面便是剛下來的那座山。
何祝春因道:“這裡榜‘皺碧’二字如何?”秦文說:“好!”那亭又接着遊廊,向西轉去。
又是一座三面山一面水的朝西湖亭,容得八九桌席面。
見已榜着“屏山帶水”四字,便不進去。
繞過北面幾曲石橋,接着一座船式小廳,蓋在水面。
衆人進内見分間格式俱照西湖船樣子,兩面開窗便宛然真的一般。
已榜着“舫齋賴有小溪山”的長匾。
何祝春道:“這七字不如竟用‘花為四壁船為家’了。
”秦文笑點點首。
衆人回了出來,那石橋彎向西去。
接着一座三角式小亭三面臨着水,榜着“心如”二字。
再向西去便是一座花牆擋着,沿牆過此才見一個月洞大門。
進去見一方極大的天井,種着幾十株挺高挺大的榆樹。
中間一帶甬道,走甬道上去便有一座白石露台。
環着太湖石琢成的欄杆上面是朝南的九開間一所敞廳,軒宏莫比。
裡面也不分間,擺着一百張方桌還寬綽的很。
人在裡面講話,多有嗡嗡的應聲。
中間已設下一席,有許多管家伺候着。
秦文便讓衆人入席,各依年齒坐下。
秦珍坐了末位,秦文便坐在秦珍上首。
管家上了一道大菜,衆人吃了。
秦文喝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