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回 遇壽頭穩捉甕中鼈 行險著飛來天外兵

關燈
了,就讓别人推莊。

    ” 正要再推忽覺肩上被人一拍,回頭瞧時,不覺大喜過望。

    原來背後站着的不是别個,就是自己的性命至交胡雅士。

    這胡雅士也是(外囗内栾)霸隊裡出色人員,一竟在輪船上做那最巧妙不過的事業。

    鹹貴是輪船買辦,俗語說得好,水靠船,船靠水,日親日近,自然就要好起來了。

    并且銅錢這東西,一個人總不會嫌多的。

    雅士做着了空子,劈起帳來,總提一分客帳給鹹貴。

    鹹貴見有利可圖,自然要好得愈加要好了。

    兩個人因此便成了性命至交。

    這日,雅士到孟淵旅館瞧鹹貴,碰着當差的,曉得鹹貴到了女總會裡來,也忙趕到女總會。

    心想碰着機會,乘便做點子生意。

    走到時,恰遇鹹貴摸出彙票來,向衆說再輸了,就讓别人推莊。

    遂把他肩膀一拍,問道:“你已經輸掉過多少?” 鹹貴見是雅士,心下喜道:“有了他我就不怕了,他是活手呢。

    ” 随答:“不多,牌九裡隻輸掉一千洋錢,倒是日間麻雀裡輸的大,我今天真是交着了輸運。

    ” 胡雅士道:“既然風頭不利,做甚上莊。

    我看還是把莊讓給人家做了罷。

    ” 鹹貴道:“你來做可好?” 胡雅士道:“我也不大利市,在城裡頭小玩玩,也輸掉了三百多塊錢,還是讓别個做罷。

    ” 鹹貴聽畢,立起身來讓衆人。

    小燕笑道:“我來推兩方看。

    ” 張鹹貴道:“很好,你推我來打,我也不巴望赢錢,能夠翻本就好了。

    ” 胡雅士道:“我也陪你打幾下,輸赢不必講,大家不過玩一個熱鬧。

    ” 小燕錯認胡雅士也是個空子,并不放在心上。

    胡雅士道:“就這幾個人,覺着人頭太少。

    ” 鹹貴道:“洪姨太于脾九一道很起勁的,為甚不來?” 雅士道:“你我同去邀他,他或者沒有知道呢。

    ” 鹹貴點頭,就跟着胡雅士向外而去。

    走到穿堂裡,雅士站住腳問鹹貴道:“你今天共輸了多少錢?” 鹹貴道:“麼半頭一千塊底麻雀裡,輸了兩底半碼子,牌九裡又輸了一千塊。

    我也不知為甚這麼的輸,你肯同我想想法子麼?” 雅土道:“我看這幾個女子,像是(外囗内栾)霸,你也是進過門檻的人了,為甚還這麼的上當?” 鹹貴道:“我也有點子疑心,隻是拿不着他們破綻又怎樣。

    現在有了你,就不要緊了,你總有法子好想。

    ” 雅士道:“那也隻好看事行事,老阿哥,不是兄弟今天說你,你這好色的毛病不改掉,總管處處受虧。

    ” 鹹貴道:“我也知不好,隻是再也改不掉又怎樣。

    ” 雅士道:“我們談了好一會子了,快進去罷,他們要動疑了。

    你停會子動手,瞧我樣子而行,我怎樣你也怎樣。

    ” 說着,重又進内。

    見小燕等等得不耐煩,已先在搭台了。

    鳳姑問:“你們二位怎麼去了這許久,我已赢了三百多塊錢了。

    ” 鹹貴道:“我們去邀洪姨太,誰料他老人家自己也在做莊。

    ” 雅士拉着鹹貴,就在天門坐下。

    這回張、胡二人下手都很把細,都不過五塊十塊,并沒有下過一回重注。

    可煞作怪,那上風偏偏是個爛莊,差不多記記都是通配。

    巧寶向鹹貴道:“張先生,你怎麼倒膽小了,不見我已赢了六百多塊錢麼。

    ” 鹹貴目視雅士,雅士道:“我們就打得大一點子,隻怕賭運不好,大了就要輸呢。

    ” 巧寶道:“那有這般湊巧的事。

    骰子與牌,又不會認識人的。

    ” 小燕已把牌洗好,推出一條牌九來,這已是第四方了。

    胡雅士眼光果然利害:用不着掏甚暗記,瞧過兩方牌九,已經一目了然。

    張張都能認識,卻故意道:“我是不懂什麼眼子不眼子的,随便瞎打打,你們不要笑話。

    ” 鹹貴道:“專打眼子,輸掉辮子,活門不活門,本都是瞎講張。

    ” 雅士摸出四百兩一張莊票,就在天門一擺。

    鹹貴就把那張二千兩彙票也放在天門,指道:“五百兩。

    ” 小燕心裡歡喜,瞧牌時,第四副恰是副至尊大牌,(麼二二四,上海人稱為至尊)擲出骰子,偏偏是個八點,疾忙放出搶字訣手段,不等衆人拿牌,趁收骰子時,把那副大牌夾手槍了過來。

    随把手指略略一帶,彌補得一點子破綻沒有。

    隻道萬妥萬當,穩穩可以赢進九百兩銀子了。

    胡雅士明明看見,隻當不知,肚裡頭不住暗好笑。

    暗想你這副至尊不要開心,管教你進得出不得。

    欲知胡雅士用甚奇計破這黃河陣,且待在下略略休息會子,再行饒舌。

     下集書中,更有豪商遇刺,俠士傾家,巡撫甘戴綠頭巾,警董願作護花幡,種種熱鬧節目,不止六七萬言。

    無非要警醒迷人,同超覺岸。

    那三集書卻就此煞尾了。

    再會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