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九回 周介山巧結單品純 費太太誤入迷龍陣

關燈
一副是亂筋,一副是對筋,一副是尋常的。

    你瞧瞧兩樣沒有兩樣?” 介山接來一瞧,見三副脾一般的象牙面子白竹背,細膩光滑,那裡有甚兩樣。

    搖頭道:“果然瞧不出,看來此道與我無緣了。

    ” 品純道:“介兄可知非是兄弟不肯指教,你的眼光實是不濟了。

    我們煉這雙眼光,全靠着年輕精足,心靜志堅。

    初煉的時候,每在清朝起身,站在天井裡先數屋檐上的瓦檐。

    瓦檐數清了,再數屋楞裡的瓦片。

    瓦片數清了,再數銅錢。

    那數瓦檐數瓦片數銅錢,都是用眼珠子默數,不能用手指點。

    等到一串銅錢擺在地下,望下去幾個青錢,幾個白錢,幾個黑錢,一目了然,半點子沒有錯誤。

    那才可以認識葉子,把三十二張葉子,平鋪台上,逐一辨識。

    白晝認的清楚,晚上再認。

    逐日把這副葉子打着五關,直到黑暗裡點一根紙煤頭,一掠就能認識,才可以出得手去。

    這還光是眼法。

    若講手法,還要繁難。

    手法共有掏、揿、搶、拍、撈五個字,内中掏、揿、搶是正訣,拍、撈是偏訣。

    正訣裡掏字工夫最利害,也最難,随便什麼人在推莊,這副葉子并沒有經過手見過面的,隻消坐下去扳門,每扳一副,就暗暗掏上個暗記。

    四五方牌九堆過,三十二張葉子,沒一張沒有我的記号,便能一目了然,旁邊人如何會知道。

    任你再精細點子的人,也拿不着我破綻,又奈何我呢。

    揿字工夫,就不及掏字多多了。

    不過靠着砌牌時光,揿兩副同點子的牌,或是夾棍。

    ” 介山道:“甚麼夾棍?” 品純道:“夾棍就是雙夾。

    ” 介山道:“雙夾又是甚麼?” 品純道:“夾棍雙夾就是劈開對子的别名。

    這劈開對子,莊家拿了穩吃,閑家拿了穩輸。

    搶字訣更不及揿字了,全靠着心靈手活,稍一呆滞,就要穿繃。

    ” 介山道:“敢就是麻雀裡的飛手麼?” 品純道:“與飛手差不多,砌牌時光,自己留心這一條牌裡,第幾副點子最大。

    怎奈擲出骰子去,偏偏拿不到手。

    這時候,順要靈快,夾手急把骰子一收,不等到旁人取牌,趁勢把大點子牌搶了進來,随将手指在牌上略略一帶,把台上餘牌排得層次井井,一點子不能被人家看破。

    ” 介山道:“這個還容易學步,我麻雀裡的摳心、挖角、脫梁換柱經你指點了,行過幾回,總算都沒有穿繃。

    ” 品純道:“究竟牌九難點子。

    ” 介山道:“麻雀裡的摳心,不是向旁人打出的牌裡摳進一張麼?挖角是挖取角上的牌,脫梁換柱是把手裡沒用的張子,換取牌上有用的張子,那一樣不要心靈手活。

    ” 品純道:“麻雀牌張多,牌九牌張少,牌張多容易渾的過。

    ” 介山道:“原來這裡頭還有許多講究。

    ” 品純道:“這掏、揿、搶都是正訣,像拍筍頭撈浮屍就是偏風文章了。

    ” 介山道:“撈浮屍還不難,拍筍頭可真不容易。

    ” 品純道:“拍筍頭有大過門、小過門兩個過門。

    大過門把牌藏在虎口裡頭,小過門藏在中指無名指之間。

    雖是一般的看不出,卻是大過門又來得穩當點子。

    ” 介山道:“我一個子曾經試演過,想把牌面拍去。

    無奈鑲的堅牢不過,再也拍不去。

    拍去且不能,何況拍上去。

    ” 品純道:“那原要自小習煉的。

    ” 介山聽了,知道自己眼光不好,不能再行學習。

    遂向品純道:“幾時等兄弟搬家到上海,敝内和舍妹眼光都比兄弟好點子,到那時請我兄指教指教他們,或者倒能夠得着一知半解,也未可知。

    ” 品純道:“你我雖然知己,隻是教授這小術,須日夜聚首在一塊兒,這其中未免有點子不便麼。

    ” 介山忙道:“品兄,你我這樣交情,還避甚麼嫌疑。

    老實說,我的老婆就是你的老婆,我的妹子就是你的妹子,隻要懇求你盡心教授,讓他們略有寸進,那伯……說到這裡,便附着品純耳朵說了幾句不知什麼。

    單品純聽了,頓時歡喜起來。

    卻回問介山道:“你這話是真是假,我怕你一時高興,說說罷了。

    倘真要這麼着起來,怕就要不答應了。

    ” 介山急得賭神罰咒。

    品純知他出于真情,心裡愈加歡喜。

    從此,周、單二人的交情,便更深了一層。

     周介山眷屬遷到上海後,品純便實行起條約上職務來。

    巧寶、鳳姑、小燕資質本很聰明,一經明師指點,于賭中三昧,頗多了了。

    小燕年紀最輕,心也最靜,于各種手法尤能升堂入室。

    所以巧寶、鳳姑遇着麻雀臨場,還要聯合擡轎,小燕靠着手法靈捷,每喜獨當一面。

    翻幫裡規矩,徒弟做着了生意,分拆起宕頭來,須留出一份孝敬師傅。

    單品純坐地分贓,一年中進益倒也不少。

    有時逢着大一點子的老貴,小燕等吃不住,便糾合了品純同做。

    好在惡運亨通,嘔吧等事情,一回都沒有碰着過。

    此番邀請費太太入局,一大半也是品純的劃策。

     當下吃過夜飯,小燕飛報單家叔侄已到了。

    周太太道:“這兩個真是賭鬼,這麼的輸,竟輸不怕的。

    ” 小燕道:“嫂子,你叫沒有瞧見品純呢,一跨進門就喊攏局。

    瞧他性急的樣子,好似坐一會子都不耐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