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回 遊張園擂台成虛話 談國貨嬌女逞機鋒
關燈
小
中
大
道:“他們齊巧有點子不爽快。
” 一面就問:“這幾位可是令親?” 馬太太道:“是敝女東,新從永康出來。
嫂子沒有會過面麼?我來介紹。
這位就是春泉先生的太太,這兩位是大姨太、二姨太。
那桌上兩位,是春泉先生的妹子。
” 周太太一一見過了,就滿面堆笑的攀談。
先問:“費太太,上海想是常來的。
” 費太太道:“也不大來,此番還是第一遭兒呢。
” 周太太道:“說上海是第一遭兒,簡直瞧不出。
照太太的衣裳,太太的打扮,太太的舉動,竟像是個老上海。
馬太太,我的話錯了沒有。
” 馬太太道:“很對,不要說别的,就這發髻樣子,這麼的好,連我們都比不上呢。
” 費太太道:“裡頭帶出來的梳頭娘姨,梳出來總有點子鄉氣。
你瞧高聳聳的,像個什麼。
” 周太太道:“還好,高是稍高了點子,伏貼倒很伏貼。
” 周太太又給兩位姨太周旋了幾句,又到隔桌上同兩位小姐應酬了一番,才起身辭去。
臨去時光,又再三邀請舍間來走走。
費太太心想:“上海的人,都這樣和氣,初碰面就親熱得要不的。
” 馬太太道:“我們各處去走走,瞧瞧張園的景緻。
” 于是先就安垲第内,樓上樓下兜了個圈子。
然後從前門出去,彈子房、老洋房、光華樓通遊了一遍。
這日遊人很多,到處人聲嘈雜,人氣蒸騰,熱鬧得不堪名狀。
浙人金贅虜曾有詩道: 難得勞生暫息時,與君并載一遊嬉。
梅花滿放春來早,日影西趖我到遲。
頗覺眼前愁绮靡,應須物外論妍媸。
未忘結習還多感,人海騰騰自詠詩。
馬太太、費太太等一幹人,才從光華樓出來,劈面碰見了費春泉、馬靜齋。
靜齋道:“今天擂台不打了。
” 馬太太道:“為甚緣故不打?” 靜齋道:“聽說外國人中國人講不通呢。
外國人隻許動手,不許動腳。
中國人不答應,所以不打了。
” 馬太太道:“打擂台也會滑頭的,上他當的人倒不少呢。
” 馬小姐道:“既然不打擂台,我們呆坐在這裡做什麼,還是兜兜圈子爽氣的多。
” 馬太太道:“費太太不知可喜歡外頭去兜兜?” 費太太道:“我是随便的。
” 于是馬小姐做主,叫馬夫駕車,八個人陸續上車。
馬太太、費太太作先鋒,馬小姐新姨太作殿後,費家兩位小姐兩位姨太作了中軍,四部馬車一齊出發。
出了張園,馬夫把鞭隻一揮,拍踢拍踢四部車子排成一字長蛇陣,滔滔滾滾,飛一般望東卷将來。
(偏用先鋒、殿後、中軍、出發、一字長蛇陣等許多字眼,卻隻見其新,不見其舊,隻見其雅,不見其俗。
嗚呼士谔先生,真天才哉。
蓋士谔先生,珠溪傑士,當世文豪。
憫國人之沉睡,而思有以驚醒之,手著小說三十餘種,都二百餘萬言,而續著且未已,泛濫廣博,吾國小說界未之有也。
其描寫古今英雄豪傑之成敗得失,治亂興亡,及盜賊騙拐博徒奸兇之詐術暴行,長言短語,上下縱橫,曲盡其狀。
時而雷轟電掣,海立山崩,時而天淡雲閑,星明月朗。
寫幽怪則神号鬼泣,寫兒女則鳥語花香,忽而勇夫傑士,忽而女子婦人,其筆端倏忽變化,幾如神龍之夭矯天空,不可捉摸。
餘嘗評晚近小說諸巨子,應推士谔先生為第一。
每有新著,辄樂為之評判。
文字因緣,幾成莫逆,而海濱弱女,遂得附傑著以傳焉,不可謂非幸也。
而俗人不察,漫謂餘之傾倒先生,其中另含别意。
嗚呼,何其誣也。
鎮海李友琴女士識。
) 此時張園散出來的馬車,約有三四十部,銜頭接尾而往。
一路蹄聲得得,輪聲飒飒,從靜安寺路兜到卡德路,轉向白克路而來。
到得白克路上,忽覺一衆馬車,頓時加出速率。
眼看在前的幾部馬車,忽地不依行列,斜刺裡兜了出來。
就聽鞭聲嘹亮,那沖出來的馬夫,早精神抖擻,放足缰繩。
這匹馬也似曉得人意似的,把頭項連點幾點,豎起鬃毛,電掣風弛,向前奔去。
一部既起,那幾部著名快馬,便也各不相讓,紛紛齊上追趕。
此時馬蹄聲,車輪聲,竟如急風夾着猛雨打來一般,拍拍拍,飒飒飒,一往無前。
費太太等第一次兒遭逢,自然比衆得意。
衆馬車互相争競,互相比賽。
一過中泥城橋,就都按辔徐行,不似先前那般馳突了。
從勞合路轉向大馬路,馬太太命馬夫徑由黃浦灘四馬路兜了兩個圈子,早已殘陽抹樹,晚風襲人。
馬太太叫把馬車放到
” 一面就問:“這幾位可是令親?” 馬太太道:“是敝女東,新從永康出來。
嫂子沒有會過面麼?我來介紹。
這位就是春泉先生的太太,這兩位是大姨太、二姨太。
那桌上兩位,是春泉先生的妹子。
” 周太太一一見過了,就滿面堆笑的攀談。
先問:“費太太,上海想是常來的。
” 費太太道:“也不大來,此番還是第一遭兒呢。
” 周太太道:“說上海是第一遭兒,簡直瞧不出。
照太太的衣裳,太太的打扮,太太的舉動,竟像是個老上海。
馬太太,我的話錯了沒有。
” 馬太太道:“很對,不要說别的,就這發髻樣子,這麼的好,連我們都比不上呢。
” 費太太道:“裡頭帶出來的梳頭娘姨,梳出來總有點子鄉氣。
你瞧高聳聳的,像個什麼。
” 周太太道:“還好,高是稍高了點子,伏貼倒很伏貼。
” 周太太又給兩位姨太周旋了幾句,又到隔桌上同兩位小姐應酬了一番,才起身辭去。
臨去時光,又再三邀請舍間來走走。
費太太心想:“上海的人,都這樣和氣,初碰面就親熱得要不的。
” 馬太太道:“我們各處去走走,瞧瞧張園的景緻。
” 于是先就安垲第内,樓上樓下兜了個圈子。
然後從前門出去,彈子房、老洋房、光華樓通遊了一遍。
這日遊人很多,到處人聲嘈雜,人氣蒸騰,熱鬧得不堪名狀。
浙人金贅虜曾有詩道: 難得勞生暫息時,與君并載一遊嬉。
梅花滿放春來早,日影西趖我到遲。
頗覺眼前愁绮靡,應須物外論妍媸。
未忘結習還多感,人海騰騰自詠詩。
馬太太、費太太等一幹人,才從光華樓出來,劈面碰見了費春泉、馬靜齋。
靜齋道:“今天擂台不打了。
” 馬太太道:“為甚緣故不打?” 靜齋道:“聽說外國人中國人講不通呢。
外國人隻許動手,不許動腳。
中國人不答應,所以不打了。
” 馬太太道:“打擂台也會滑頭的,上他當的人倒不少呢。
” 馬小姐道:“既然不打擂台,我們呆坐在這裡做什麼,還是兜兜圈子爽氣的多。
” 馬太太道:“費太太不知可喜歡外頭去兜兜?” 費太太道:“我是随便的。
” 于是馬小姐做主,叫馬夫駕車,八個人陸續上車。
馬太太、費太太作先鋒,馬小姐新姨太作殿後,費家兩位小姐兩位姨太作了中軍,四部馬車一齊出發。
出了張園,馬夫把鞭隻一揮,拍踢拍踢四部車子排成一字長蛇陣,滔滔滾滾,飛一般望東卷将來。
(偏用先鋒、殿後、中軍、出發、一字長蛇陣等許多字眼,卻隻見其新,不見其舊,隻見其雅,不見其俗。
嗚呼士谔先生,真天才哉。
蓋士谔先生,珠溪傑士,當世文豪。
憫國人之沉睡,而思有以驚醒之,手著小說三十餘種,都二百餘萬言,而續著且未已,泛濫廣博,吾國小說界未之有也。
其描寫古今英雄豪傑之成敗得失,治亂興亡,及盜賊騙拐博徒奸兇之詐術暴行,長言短語,上下縱橫,曲盡其狀。
時而雷轟電掣,海立山崩,時而天淡雲閑,星明月朗。
寫幽怪則神号鬼泣,寫兒女則鳥語花香,忽而勇夫傑士,忽而女子婦人,其筆端倏忽變化,幾如神龍之夭矯天空,不可捉摸。
餘嘗評晚近小說諸巨子,應推士谔先生為第一。
每有新著,辄樂為之評判。
文字因緣,幾成莫逆,而海濱弱女,遂得附傑著以傳焉,不可謂非幸也。
而俗人不察,漫謂餘之傾倒先生,其中另含别意。
嗚呼,何其誣也。
鎮海李友琴女士識。
) 此時張園散出來的馬車,約有三四十部,銜頭接尾而往。
一路蹄聲得得,輪聲飒飒,從靜安寺路兜到卡德路,轉向白克路而來。
到得白克路上,忽覺一衆馬車,頓時加出速率。
眼看在前的幾部馬車,忽地不依行列,斜刺裡兜了出來。
就聽鞭聲嘹亮,那沖出來的馬夫,早精神抖擻,放足缰繩。
這匹馬也似曉得人意似的,把頭項連點幾點,豎起鬃毛,電掣風弛,向前奔去。
一部既起,那幾部著名快馬,便也各不相讓,紛紛齊上追趕。
此時馬蹄聲,車輪聲,竟如急風夾着猛雨打來一般,拍拍拍,飒飒飒,一往無前。
費太太等第一次兒遭逢,自然比衆得意。
衆馬車互相争競,互相比賽。
一過中泥城橋,就都按辔徐行,不似先前那般馳突了。
從勞合路轉向大馬路,馬太太命馬夫徑由黃浦灘四馬路兜了兩個圈子,早已殘陽抹樹,晚風襲人。
馬太太叫把馬車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