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六回 痛嬌兒風凄雨冷 建新論石破天驚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周湘卿聽人說亂倫重案,罪應立決。
吓得連聲承認,說“借過,借過,不錯,不錯。
” 衆人見他吓得臉都黃了,不覺都暗暗竊笑。
楊太太此時更得了勢,手指直戳到湘卿額角上,連問:“你洋錢肯還不肯還?肯還不肯還?” 湘卿道:“我答應還你,總不見會賴掉你,橫豎有憑據在你處,你怕怎的。
” 衆鄰舍見沒事了,都紛紛退去。
湘卿道:“妹妹,我今日才認識你,一竟要要好好慣了的,為了幾塊洋錢,就會翻轉面皮,同我過不去。
你就是不肯減少津貼費,與我好好的商量,我總無有不肯依從,又何必這樣大鬧,好似我們很要好的交情,就隻值這幾塊錢似的。
我替你想想,簡直不合算呀。
你也是很聰明的人,回心想一想,我的話錯了沒有?” 楊太太本不曾動什麼氣,悍潑情形是特地裝出來制服男子的。
現在見湘卿已經降服,也就趁勢收科道:“誰叫你和我相強,你好好的,我那裡會和你過不去,都是你不好呢。
” 湘卿道:“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我生出這不肖子子來先不好。
” 楊太太道:“你兒子倒是個孝子,不要錯怪了他。
” 湘卿道:“他這樣忤逆,連老子的邊都要剪,怎麼反說他是孝子。
不通,不通,不通的很。
” 楊太太笑道:“不通到你們這班臭監生,再要不通也沒有了。
你兒子見你這麼一把年紀,還要朝朝暮暮的斫喪,恐怕斫喪壞了身子不是事,所以特特代代你的勞,怎麼你倒不見他的情,反倒說他忤逆。
” 湘卿聽了,也隻好付之一笑,一場無謂的争鬧,頃刻煙消霧散,依然和好如初。
隻是父子間從此成了水火。
一天,為了件什麼事情,父子兩人初而争論,繼而打架。
湘卿趕上去打兒子,介山年少氣盛,回手一擋,把湘卿擋跌在地。
剛剛背後一條長闆凳,勢随風倒,恰恰掄在腰裡頭。
湘卿跌扭了腰,哎唷哎唷,鬧一個不住口,定要到衙門裡去檢驗,鬧得親戚朋友都走攏來相勸。
叫介山向老子叩頭服禮,總算把這事擄平過去。
但是湘卿已是五十多歲人了,平日不知養生,專情色欲,身子已經掏空了。
又為争奪巧寶事情,連受了幾場大氣,這會子經這一跌,氣病交作,頓然大病起來,睡在床上,呻吟不已。
他的夫人和兩位令愛,又要緊陪侍相好郭小胡,那裡還有工夫來瞧他一瞧,問他一問。
介山和老子本是冤家,見老子病倒了,正如拔去眼中之釘,索性舒心稱意,住在巧寶那裡,連日間都不回來。
可憐湘卿孤伶伶丢在冷字間裡,沒個人來理睬。
要喝茶喝水,都無人答應。
延醫服藥,更不用提起了。
(淫亂之人聽者,或謂此回書未免言之過甚,天下決無如是之家庭,餘曰齊家,本自修身,堯舜師仁,桀纣師暴,上有好者,下必尤甚,勢也理也,奚怪之有。
) 湘卿卧病之室,正在他夫人房間後背。
兩間房隻隔得五分不到的一重薄闆,正是無微不透,有動必聞。
每到夜靜更深,萬籁俱絕的時光,聽着隔壁房裡那種不可思議的聲息,比死還要難過百倍。
蒙着被不要去聽他,作怪的聲浪偏偏一聲聲透進耳輪裡來。
恨極了,隻望早點子氣絕,卻又偏偏不肯就死。
不言湘卿受苦,且說介山自老子病倒後,愈加的暢所欲為,與巧寶兩個打的火炭一般熱,沒日沒夜,融在一起。
就有時回家,也不過娘房裡應一個卯。
這日正與巧寶在房裡接龍莊消遣,忽聽外面喊問:“介山在麼?快叫他出來。
” 好似郭小胡聲音。
介山把牌一推道:“慢慢,且瞧瞧什麼事?” 說着起身出外,巧寶也跟了出來。
介山走到客堂,見果是郭小胡,問有什麼事?小胡道:“尊大人湘卿先生沒了,請你早點子回府,料理喪事。
” 介山倒也一驚,忙問:“才咽氣麼?” 小胡道:“天快亮沒的。
” 楊太太道:“你快點子趕回去,規矩總要循的,錯了一點半點,親戚朋友就要笑話的。
” 介山就同小胡回家,這種照例公事,一兩日工夫,早已辦完結。
事也湊巧,湘卿故後,不到半月,楊太太的兒子秋生,又因病重,被店裡送了回家。
介山老大不高興。
原抵樁借着守制大題目,躲在故鄉與巧寶多叙幾宵。
不意橫風吹斷,好夢難成。
然而楊太太通隻這個兒子,愛護之情,比了尋常母子,自不相同。
瞧着楊太太分上,自不得不常去敷衍敷衍,裝出點子假憂愁,做出點子假着急,哄騙哄騙他老人家,好圖一個眼前風光。
所以每天必去兩三趟。
這日吃過早飯,循例到楊家去。
踏進門,就見六衆道流,在客堂裡誦經拜忏,擺了一堂的忏牌馬張,知道就是昨天蔔課裡蔔出來的,說是命宮犯着兇星,特地拜拜星鬥,忏解忏解。
介山也不流覽,徑奔進房。
隻見楊秋生坐
吓得連聲承認,說“借過,借過,不錯,不錯。
” 衆人見他吓得臉都黃了,不覺都暗暗竊笑。
楊太太此時更得了勢,手指直戳到湘卿額角上,連問:“你洋錢肯還不肯還?肯還不肯還?” 湘卿道:“我答應還你,總不見會賴掉你,橫豎有憑據在你處,你怕怎的。
” 衆鄰舍見沒事了,都紛紛退去。
湘卿道:“妹妹,我今日才認識你,一竟要要好好慣了的,為了幾塊洋錢,就會翻轉面皮,同我過不去。
你就是不肯減少津貼費,與我好好的商量,我總無有不肯依從,又何必這樣大鬧,好似我們很要好的交情,就隻值這幾塊錢似的。
我替你想想,簡直不合算呀。
你也是很聰明的人,回心想一想,我的話錯了沒有?” 楊太太本不曾動什麼氣,悍潑情形是特地裝出來制服男子的。
現在見湘卿已經降服,也就趁勢收科道:“誰叫你和我相強,你好好的,我那裡會和你過不去,都是你不好呢。
” 湘卿道:“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我生出這不肖子子來先不好。
” 楊太太道:“你兒子倒是個孝子,不要錯怪了他。
” 湘卿道:“他這樣忤逆,連老子的邊都要剪,怎麼反說他是孝子。
不通,不通,不通的很。
” 楊太太笑道:“不通到你們這班臭監生,再要不通也沒有了。
你兒子見你這麼一把年紀,還要朝朝暮暮的斫喪,恐怕斫喪壞了身子不是事,所以特特代代你的勞,怎麼你倒不見他的情,反倒說他忤逆。
” 湘卿聽了,也隻好付之一笑,一場無謂的争鬧,頃刻煙消霧散,依然和好如初。
隻是父子間從此成了水火。
一天,為了件什麼事情,父子兩人初而争論,繼而打架。
湘卿趕上去打兒子,介山年少氣盛,回手一擋,把湘卿擋跌在地。
剛剛背後一條長闆凳,勢随風倒,恰恰掄在腰裡頭。
湘卿跌扭了腰,哎唷哎唷,鬧一個不住口,定要到衙門裡去檢驗,鬧得親戚朋友都走攏來相勸。
叫介山向老子叩頭服禮,總算把這事擄平過去。
但是湘卿已是五十多歲人了,平日不知養生,專情色欲,身子已經掏空了。
又為争奪巧寶事情,連受了幾場大氣,這會子經這一跌,氣病交作,頓然大病起來,睡在床上,呻吟不已。
他的夫人和兩位令愛,又要緊陪侍相好郭小胡,那裡還有工夫來瞧他一瞧,問他一問。
介山和老子本是冤家,見老子病倒了,正如拔去眼中之釘,索性舒心稱意,住在巧寶那裡,連日間都不回來。
可憐湘卿孤伶伶丢在冷字間裡,沒個人來理睬。
要喝茶喝水,都無人答應。
延醫服藥,更不用提起了。
(淫亂之人聽者,或謂此回書未免言之過甚,天下決無如是之家庭,餘曰齊家,本自修身,堯舜師仁,桀纣師暴,上有好者,下必尤甚,勢也理也,奚怪之有。
) 湘卿卧病之室,正在他夫人房間後背。
兩間房隻隔得五分不到的一重薄闆,正是無微不透,有動必聞。
每到夜靜更深,萬籁俱絕的時光,聽着隔壁房裡那種不可思議的聲息,比死還要難過百倍。
蒙着被不要去聽他,作怪的聲浪偏偏一聲聲透進耳輪裡來。
恨極了,隻望早點子氣絕,卻又偏偏不肯就死。
不言湘卿受苦,且說介山自老子病倒後,愈加的暢所欲為,與巧寶兩個打的火炭一般熱,沒日沒夜,融在一起。
就有時回家,也不過娘房裡應一個卯。
這日正與巧寶在房裡接龍莊消遣,忽聽外面喊問:“介山在麼?快叫他出來。
” 好似郭小胡聲音。
介山把牌一推道:“慢慢,且瞧瞧什麼事?” 說着起身出外,巧寶也跟了出來。
介山走到客堂,見果是郭小胡,問有什麼事?小胡道:“尊大人湘卿先生沒了,請你早點子回府,料理喪事。
” 介山倒也一驚,忙問:“才咽氣麼?” 小胡道:“天快亮沒的。
” 楊太太道:“你快點子趕回去,規矩總要循的,錯了一點半點,親戚朋友就要笑話的。
” 介山就同小胡回家,這種照例公事,一兩日工夫,早已辦完結。
事也湊巧,湘卿故後,不到半月,楊太太的兒子秋生,又因病重,被店裡送了回家。
介山老大不高興。
原抵樁借着守制大題目,躲在故鄉與巧寶多叙幾宵。
不意橫風吹斷,好夢難成。
然而楊太太通隻這個兒子,愛護之情,比了尋常母子,自不相同。
瞧着楊太太分上,自不得不常去敷衍敷衍,裝出點子假憂愁,做出點子假着急,哄騙哄騙他老人家,好圖一個眼前風光。
所以每天必去兩三趟。
這日吃過早飯,循例到楊家去。
踏進門,就見六衆道流,在客堂裡誦經拜忏,擺了一堂的忏牌馬張,知道就是昨天蔔課裡蔔出來的,說是命宮犯着兇星,特地拜拜星鬥,忏解忏解。
介山也不流覽,徑奔進房。
隻見楊秋生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