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梅心泉發起國貨會 袁福生空娶粉桃花
關燈
小
中
大
死掉了。
仃伶孤苦,沒依沒靠,由娘舅做主,攀給人家做童養媳。
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磨折,熬到十六歲上,剛剛要熬出頭來,那知沒有成婚的丈夫又死了。
翁姑作主,拿他配給小叔子為妻,兄終弟及,倒也是一雙兩愛。
不意天不由人,成婚不到一個月,他丈夫忽地急病身亡。
他這時光隻有十六歲呢。
翁姑見他年輕貌美,硬把他嫁出來,嫁給了當更的阿新。
這年三月裡,桃花塢王公館賊偷,阿新被賊子敲斷了筋骨,将息不到半個月又死了。
阿新又是沒家當的,勢又不能不嫁,恰巧藩台衙門裡總書金老爺看中了他,娶他回去做小老婆。
不到三個月,金老爺又壞了事,充軍黑龍江。
金奶奶做主,把他賣出來,賣給沈二爺為妻。
沈二爺本是個痨病鬼,近不得女色的。
所以不到兩月,又到閻王老子家去了。
沈二爺有個侄子,是做裁縫司務的,當下挽人來關說,嬸母侄子配成了夫婦。
不意沈裁縫成婚不到半年,有個學生意的,為司務打了他幾回,遂起意不良,把人家的綢緞細毛衣料卷了個精光,逃之杳杳,沈司務一急,心痛舊病複發,醫藥罔效,又嗚呼哀哉了。
第七次再醮,才嫁到現在這趙阿興。
趙阿興總算最長久了,兩口子合了一年零兩個月,這位娘子通隻有十八歲,已經再醮過七回了,你想他命苦不命苦。
現在地方上幾個刻薄人,替他起了個渾名,叫做帶煞桃花。
” 福生道:“照他這模樣,莫說是帶煞,就比煞還利害點子我也不怕,我就今天娶他進門,明天窆辮子,也都情願,你盡管替我去說。
” 王老太道:“福生,你是不會死的,我老太婆是曉得的。
” 福生愕然問故,王老太道:“這位娘子,生了這樣一副相貌,總也要福氣消受他的。
随随便便的人那裡消受得起,折也要折殺快了。
像你是年紀又輕,相貌又俊,家紀又富足,樣樣完全,這個福氣不是你配享還有那個配享。
” 福生被王老太一陣馬屁,拍得嘻開着嘴,再也合不攏來。
當下向老王太說了無數費神仰仗的話。
王老太做媒人是做成了精的,一張利口,懸河似的,什麼事不成功。
何況這順順當當直直爽爽的事,自然一說成功,沒什麼波折了。
行過六禮,選好吉期。
到了這日,袁福生發帖請酒,懸燈開賀,熱鬧情形自不必說。
一般也用嫔相喜娘,鼓吹炮手,迎娶也用着彩輿,堂中也點着華燭,悉照頭婚正配排場,十分的認真。
親戚朋友也來的不少,見了福生都打拱賀喜,口稱恭喜不止。
福生頭戴頂帽,身穿袍套,腳登緞靴,上下煥然一色的新郎打扮,滿臉春情,一身喜氣,那副得意情形,真是描也描不像,說也說不出。
隻有一樁作怪處,他那位令兄壽生,碰着乃弟這樣大喜日子,見着乃弟這副得意情形,卻背着臉不住的冷笑。
人家勸他喝酒,他也不喝,隻向人家道:“你們瞧老福快活麼,不要太快活了,不快活的事就要來呢。
我恐他停會子,哭也來不及呢。
” 人家就道:“令弟的快活,就是你的快活,你們手足一體,何分彼此。
” 壽生道:“我果然快活,他如何快活得着。
你們瞧着是了。
” 衆人不懂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卻又不便細問,隻得胡亂應着。
一時鼓吹放炮,嘩說“彩轎到了,彩轎到了。
” 壽生此時也穿着靴帽抱套,幫助乃弟應酬。
聽說彩轎到了,霍地站起身來,直迎上去。
衆親友暗下謀道:“這大伯子竟恁地起勁。
” 說話未終,吹吹打打,彩轎已迎進門來了。
衆人簇上去看,見彩轎拾進中堂,喜娘扶在轎旁,兩個迎花燭的,早手執紙煤把花燭點上,兩個喜娘就來開轎門,攙扶出新人來。
嫔相喝唱請新詩,就有兩個孩子拎着燈籠往内去請。
正這當口,壽生飛步上前,走上紅氈毯。
嫔相隻道是新郎,就喝唱行禮。
兩個人參天拜地,男女交拜,妻時間大禮行畢,牽着紅綠巾,送入洞房去了。
這一來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弄的衆親友都莫名其妙,到底是乃兄娶親,還是乃弟娶親。
福生聽得鼓吹聲音,走出來瞧時,新娘已被乃兄簇擁進房去了。
衆親友圍問:“今天到底是令兄大喜?是尊駕大喜?我們吃喜酒都吃得不曾明白。
” 福生道:“是小弟的婚期,衆位為甚這樣詢問?” 衆人道:“奇了,既是尊駕大喜,為甚結親
仃伶孤苦,沒依沒靠,由娘舅做主,攀給人家做童養媳。
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磨折,熬到十六歲上,剛剛要熬出頭來,那知沒有成婚的丈夫又死了。
翁姑作主,拿他配給小叔子為妻,兄終弟及,倒也是一雙兩愛。
不意天不由人,成婚不到一個月,他丈夫忽地急病身亡。
他這時光隻有十六歲呢。
翁姑見他年輕貌美,硬把他嫁出來,嫁給了當更的阿新。
這年三月裡,桃花塢王公館賊偷,阿新被賊子敲斷了筋骨,将息不到半個月又死了。
阿新又是沒家當的,勢又不能不嫁,恰巧藩台衙門裡總書金老爺看中了他,娶他回去做小老婆。
不到三個月,金老爺又壞了事,充軍黑龍江。
金奶奶做主,把他賣出來,賣給沈二爺為妻。
沈二爺本是個痨病鬼,近不得女色的。
所以不到兩月,又到閻王老子家去了。
沈二爺有個侄子,是做裁縫司務的,當下挽人來關說,嬸母侄子配成了夫婦。
不意沈裁縫成婚不到半年,有個學生意的,為司務打了他幾回,遂起意不良,把人家的綢緞細毛衣料卷了個精光,逃之杳杳,沈司務一急,心痛舊病複發,醫藥罔效,又嗚呼哀哉了。
第七次再醮,才嫁到現在這趙阿興。
趙阿興總算最長久了,兩口子合了一年零兩個月,這位娘子通隻有十八歲,已經再醮過七回了,你想他命苦不命苦。
現在地方上幾個刻薄人,替他起了個渾名,叫做帶煞桃花。
” 福生道:“照他這模樣,莫說是帶煞,就比煞還利害點子我也不怕,我就今天娶他進門,明天窆辮子,也都情願,你盡管替我去說。
” 王老太道:“福生,你是不會死的,我老太婆是曉得的。
” 福生愕然問故,王老太道:“這位娘子,生了這樣一副相貌,總也要福氣消受他的。
随随便便的人那裡消受得起,折也要折殺快了。
像你是年紀又輕,相貌又俊,家紀又富足,樣樣完全,這個福氣不是你配享還有那個配享。
” 福生被王老太一陣馬屁,拍得嘻開着嘴,再也合不攏來。
當下向老王太說了無數費神仰仗的話。
王老太做媒人是做成了精的,一張利口,懸河似的,什麼事不成功。
何況這順順當當直直爽爽的事,自然一說成功,沒什麼波折了。
行過六禮,選好吉期。
到了這日,袁福生發帖請酒,懸燈開賀,熱鬧情形自不必說。
一般也用嫔相喜娘,鼓吹炮手,迎娶也用着彩輿,堂中也點着華燭,悉照頭婚正配排場,十分的認真。
親戚朋友也來的不少,見了福生都打拱賀喜,口稱恭喜不止。
福生頭戴頂帽,身穿袍套,腳登緞靴,上下煥然一色的新郎打扮,滿臉春情,一身喜氣,那副得意情形,真是描也描不像,說也說不出。
隻有一樁作怪處,他那位令兄壽生,碰着乃弟這樣大喜日子,見着乃弟這副得意情形,卻背着臉不住的冷笑。
人家勸他喝酒,他也不喝,隻向人家道:“你們瞧老福快活麼,不要太快活了,不快活的事就要來呢。
我恐他停會子,哭也來不及呢。
” 人家就道:“令弟的快活,就是你的快活,你們手足一體,何分彼此。
” 壽生道:“我果然快活,他如何快活得着。
你們瞧着是了。
” 衆人不懂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卻又不便細問,隻得胡亂應着。
一時鼓吹放炮,嘩說“彩轎到了,彩轎到了。
” 壽生此時也穿着靴帽抱套,幫助乃弟應酬。
聽說彩轎到了,霍地站起身來,直迎上去。
衆親友暗下謀道:“這大伯子竟恁地起勁。
” 說話未終,吹吹打打,彩轎已迎進門來了。
衆人簇上去看,見彩轎拾進中堂,喜娘扶在轎旁,兩個迎花燭的,早手執紙煤把花燭點上,兩個喜娘就來開轎門,攙扶出新人來。
嫔相喝唱請新詩,就有兩個孩子拎着燈籠往内去請。
正這當口,壽生飛步上前,走上紅氈毯。
嫔相隻道是新郎,就喝唱行禮。
兩個人參天拜地,男女交拜,妻時間大禮行畢,牽着紅綠巾,送入洞房去了。
這一來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弄的衆親友都莫名其妙,到底是乃兄娶親,還是乃弟娶親。
福生聽得鼓吹聲音,走出來瞧時,新娘已被乃兄簇擁進房去了。
衆親友圍問:“今天到底是令兄大喜?是尊駕大喜?我們吃喜酒都吃得不曾明白。
” 福生道:“是小弟的婚期,衆位為甚這樣詢問?” 衆人道:“奇了,既是尊駕大喜,為甚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