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梅心泉發起國貨會 袁福生空娶粉桃花

關燈
,我來告訴你。

    這國貨會,是梅心泉、錢瑟公兩個人發起的。

    立會的宗旨,是勸本國人購用本國貨的,藉以挽回本國的利源,保全本國的國命。

    ” 達卿道:“怎麼叫做國命,倒沒有聽人家說過。

    ” 靜齋道:“心泉說,人有人的性命,國也有國的性命,人是靠着血活命,國也靠着血活命,國的血就是國财。

    現在我們中國的國财,差不多被外國人快要吸幹了,這條性命如何保得住。

    國命一絕,我們國裡頭的人,也都不能活命了。

     我們為自家性命起見,就不能不先救國命。

    兄弟發起這個會,并不是圖名,并不是圖利,無非為拯救大衆性命起見。

    其實也并不光是拯救大衆性命,中國人都死絕了,我梅心泉一個兒也不能夠獨活。

    簡括講起來,我發起這個會,無非為救我梅心泉一個兒的性命。

    衆位入這個會,也無非為救各人自己的性命。

    兄弟發起這個國貨會,人家叫我好也罷,叫我歹也罷,我都不管,我隻巴望這個會發達。

    這個會一發達,中國就會富起來,我梅心泉就被衆人罵煞,也都情願。

     衆位可曉得現在中國的大患在什麼?并不在政治的不良,兵力的不盛,壞來壞去,就壞在本國的人不肯用本國的貨,到街上去一望,店家所陳設的那一件不是外國貨。

    到人家家裡頭去一望,那一家沒有外國貨。

    夜裡點的是火油,裝的是洋燈,洋燈火油都是外國貨,做衣服的洋布、洗衣服的洋胰脂,又都是外國貨。

    其餘洋傘、洋燭、洋線、洋釘、洋磁、洋火、洋銅器具,那一件不是外國貨。

    現在更有了香煙、雪茄、洋酒、洋糖、咖啡以及一切洋點心,幾位時髦朋友,睡定要睡鐵床,吃定要吃大萊,頭上戴的是洋帽,腳上穿的是洋靴,更造化外國人,多嫌點子錢。

    你去想罷,這麼弄下去,中國就是金子鑄的,也要弄窮了。

    并且國貨沒有銷路,必定漸漸消滅,做這行業的人,一旦失所依靠,衣食無着,不做盜賊做什麼。

     所以近幾年來,各處盜賊,一年多似一年,就為這個緣故。

    現在要救中國很容易,不必講甚麼立憲不立憲,隻要大家齊心都用本國貨,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了。

    這一席話,就是梅心泉方才講說出來的。

    你聽了如何?到底願意入會不願意入會?” 達卿道:“入會怎麼樣入法?” 靜齋道:“那是很便當的,入會隻要簽一個名字,并不要納什麼會費的。

    現在會裡一切費用,都由梅心泉、錢瑟公兩人墊付。

    ” 達卿道:“會裡頭怎麼個章程?” 靜齋道:“章程也很簡便,總之一句,入會後不準再購用外國貨,以前買的不論。

    ” 達卿道:“倘再購買,可有懲罰的章程?” 靜齋道:“初犯是勸告,再犯也是勸告,勸告過兩回,原舊不改,本會便把此人斥革出會,把此人的姓名籍貫職業刊登各報,宣示中外,以後本會會員便不與此人通慶吊、通錢财、通生意。

    ” 達卿道:“哎喲,章程竟這麼的嚴厲。

    譬如我入會犯了規,這裡的生意先要做不成了。

    ” 靜齋、春泉齊說:“那是自然,誰叫你犯規呀。

    ” 達卿道:“光說不許辦洋貨也難,那洋貨的範圍廣闊的很,有幾樣中國是沒有的,少倒又萬萬少不得,怎樣呢?” 靜齋道:“那是指出的書籍、藥品、機器都在特别品裡頭,購買是不禁的。

    ” 達卿道:“洋錢、鈔票禁用不禁用?” 靜齋道:“這個也隻好通融着,總要等會務發達了再議。

    ” 春泉道:“達卿到底贊成不贊成?” 達卿道:“事情是好事情,幾時成會,我準定入會是了。

    ” 春泉道:“你肯入會好極,會已經成立了,就請你簽名罷。

    ” 說着,靜齋拿出一本簽名簿來。

    達卿見本店幾個同事,上邊都有名字,遂提筆來寫了一行道:“孫達卿,湖州人,年三十二歲,火腿業,于某年某月某日由馬靜齋介紹入會。

    ” 随在下底簽了個字。

    春泉道:“本店衆店友都是同會會員了。

    ” 達卿道:“梅心泉這個名字熟的緊,他是何等樣人?” 春泉道:“此公是個奇士,一生武藝勝人,文才出衆,有了這點子本領,偏不肯在名利場中争點子生活,又不肯高舉遠引湖海逍遙,同着他夫人住在馬律司路,他地方上公益事情,從不肯預聞的,獨是這回國貨會的事,偏又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