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回 張勝貴妙術起沉疴 鄭紫陽微言箴惡俗

關燈
答道:“哎喲嫂子,我這幾天齊巧也不曾買,連自己煮飯都不夠。

    這捆柴也是向對門宋家裡去借來的,不然鄰舍家有無相通,借借本沒什麼不可以。

    ” 趙氏道:“好媽媽,你胡亂借一點子我,家裡小孩子等着吃番蓣呢。

    ” 王老太道:“我簡直沒有,你且到别家去問了。

    ” 趙氏道:“不瞞媽媽說,别家都已借的不能再借了。

    ” 王老太道:“孫嫂子,說句不怕你怪的話,有所說救急好救,救窮不好救,日日來的事,那裡應酬得許多。

    做家人家本是不容易,開門七件事,油鹽醬醋,那一件少得。

    沒有錢,自己總也要想想法子,應做的地方做做,應省的地方省省,靠着借是不能過日子的。

    ” 趙氏道:“媽媽,我們那個到了上海去四年工夫,一個錢都不寄回來,叫我拿什麼來過日子呢?媽媽,這種日子你到來過過看。

    有錢當家是那個不會。

    ” 王老太道:“哎喲嫂子,倒是我多嘴的不好,得罪了你,你動氣了。

    也罷,你們的事我本不好來管你的,你回去罷,我稻柴是沒有,多謝你下回也不要來問我借東西。

    ” 趙氏賭氣不要借了。

    回到屋裡,那孩子已哭得不成個樣子了。

    趙氏就把這幾隻生番蓣洗去了點子泥,分給兩個孩子。

    孩子餓的慌了,搶着亂嚼,趙氏自己隻吃得半個。

    左思右想,沒做道理處,隻得帶着兩個孩子到娘家來。

    他娘家相離隻有三裡多路,當時右手抱了一個,左手攙了一個,拖泥帶水走到娘家。

     齊巧兄弟金哥也在家裡,他母親趙老太接着,就問女婿上海可有消息?可有錢寄來?趙氏見問,早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訴道:“母親,我這種日子過的不能再過了,娘兒子三人,早晚些終要餓死,米粒子已有四天不到肚了。

    前日子宋家伯伯瞧不過,借給了二百個青錢,女兒拿來買了二十多斤番蓣,十來捆稻柴,吃到今天早上,隻剩得五個番蓣,柴也沒有一根了。

    到隔壁王老太婆家去借借,非但不肯借,倒受了他一番教訓,胡亂把生番蓣給兩個孩子點了點饑,就到這裡來。

    ” 趙老太聽了,早萬分的不忍,随道:“我的兒餓壞了,可憐可憐,大镬有粽子着,你去瞧瞧,熟了沒有,熟了時先拿幾個來點點饑。

    ” 金哥聽了,未免有點子舍不得,開言道:“媽,粽子是過清明用的,沒的祖宗沒有祭,人倒先吃。

    ” 趙老太道:“這礙甚麼,先提出幾個原生的,祭祖用其餘,人就好吃了。

    ” 金哥沒的話說,隻得忍着痛,眼睜睜瞧他阿姊拎出一大串熱騰騰粽子來。

    兩個孩子一見粽子,就吵着要吃。

    趙氏問:“母親可要吃一個,我替你剝。

    ” 趙老太道:“我才吃過粥,不要了,你自吃罷。

    ” 趙氏又問:“金哥金弟,可要吃點子。

    ” 金哥道:“好,我就吃一個。

    ” 趙氏先替金哥剝了一個,然後自同兩個孩子剝着吃。

    金哥咬了一口,嫌淡,向趙老太索錢去買糖蘸。

    一時買了糖來,卻隻放在自己面前蘸吃,兩個孩子見了,便也吵着要蘸糖。

    金哥本在不自在,見外甥吵糖吃,就借端發話道:“不知好歹的孩子,你有了粽子吃,還心不滿足的要蘸糖,倘不有你舅舅辛辛苦苦賺錢。

    這幾個粽子那裡來。

    小孩子家隻要你長大起來常有得吃是了,現在勸你且省事點子罷。

    ” 說得兩個孩子都哭起來。

    趙氏一口粽子正咬在嘴裡,聽着話,忙的咽下了。

    回答道:“我們現在窮了,靠着兄弟,吃這幾個粽子。

    才吃你幾個粽子呢,卻就受你這一番話。

    你是我兄弟呀,尚且這樣,那别人是更不必說了。

    人家親眷淘裡,照應照應多的很,幸得我阿姊窮雖窮,硬氣卻是硬氣不過。

    倘向你商借一元半塊,不知你要拿我怎樣了。

    ” 說着,便擲下筷子,賭氣不吃了。

    趙老太心疼女兒,便罵金哥道:“你知道點子甚麼,外甥吃點子,就這樣的小器。

    你小時節,我怎麼樣領大你的。

    ” 金哥分辯道:“我為外甥不知好歹,才教訓一兩聲。

    ” 趙老太道:“不要說了,你自己這麼大了,也不曾有清頭,倒要管起外甥來。

    他們通隻有幾多大呢。

    ” 又回頭向趙氏道:“你隻顧吃,不要去理他。

    他是沒清頭的,你還有甚麼不知道。

    ” 金哥見母親護着阿姊,索性賭氣出門找朋友去了。

    他們母女兩人,又談了一回知心話。

    趙老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