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回 安垲第無意遇豪商 清和坊有心捉瘟客

關燈
靜齋道:“那總是堂子裡行出來的多。

    堂子裡幾個紅倌人,都出奇制勝的想那新花樣,不論是衣裳,是首飾,是發髻,想出了新花樣就到張園來比賽。

    樣子好看的,大家就争着模仿。

    先前光是堂子裡倌人,弄到後來連良家人都學樣了。

    ” 二人正講的熱鬧,忽聞背後有人稱喊靜翁。

    靜齋回頭,正是周介山,忙着起身問介山:“來了幾時了?” 介山道:“也不多一會子,我見下底人多不過,茶泡在樓上。

    ” 靜齋騰出位子讓他坐,介山也不坐,嘴裡銜着支雪茄煙,一手托着,同靜齋談天。

    談了幾句,探手到袋裡摸出兩支雪茄煙。

    一支敬給靜齋,一支敬給春泉。

    春泉因為沒有帶水煙袋,煙正用的着。

    接到手就銜在嘴裡想吸,靜齋見了,忙擦支自來火送上。

    春泉湊着吸,可煞作怪,這支煙恁你用盡平生之力,吸來吸去總是個吸不着,害得兩邊桌上的人都笑起來。

    此時豔情閣碰着院中姊妹,走了開去,不然又多一個笑客了。

    靜齋道:“春翁,這煙的頭上是滿着的,剝掉一點子才好通氣。

    ” 春泉道:“原來如此,你為甚不早說。

    隻是我方才在一品香吸的煙,沒有剝掉倒也不曾吸不着。

    ” 靜齋道:“那是我先替你剝掉的。

    ” 春泉方才明白。

    正鬧着,忽見外面走進一個頭肥臉胖的人來,滿間的人都站起來招呼,隻聽衆人有喊他瑟翁的,有喊他四哥的,倌人都喊他四少四老。

    那人卻春風滿面的向衆人亂點頭,亂招呼,很有應接不暇之勢。

    介山瞧見那人,慌忙迎上去道:“錢瑟翁,你來的正好,兄弟正要找你,同你商量一件事。

    ” 那人道:“甚麼事,卻又要找我?” 周介山道:“這件事不是你老人家來捏手,便不能夠成功。

    ” 說到這裡,便附着那人耳朵說了一會子話。

    隻見那人時而搖頭,時而皺眉,時而點頭,好似在測度那事籌劃對付的法子一般。

    春泉問靜齋道:“此人是誰?” 靜齋道:“就這個才走進來的人麼?” 春泉點頭。

    靜齋道:“這個人是上海的大好老,姓錢号叫瑟公,蘇州人氏。

    從前在恰和洋行做過副買辦,現在自開着一家報關行,店号叫做甯記。

    這個人專喜管理閑事,打抱不平,花錢手段又不分的撒潑,好似家裡有着幾百萬家計似的,替人家經手事情,從不曾得着半文錢的謝費。

    所以人家不論大小事情,都要去找他。

    ” 春泉道:“這樣說來,此人倒是個大俠客呢。

    ” 隻見周介山和錢瑟公一路講,—路走進去了。

    忽然一個十七八歲的倌人走過來,朝馬靜齋微笑點頭,就款步向隔壁那張桌子上坐下。

    春泉提起精神,細細的打量他。

    可煞作怪,那倌人的面貌與豔情閣竟一模一樣,隻衣服穿的不同,身裁也略略短些。

    動問靜齋,才知就是豔情閣的同胞妹子,名叫梅雪軒的,便是不覺大有羨慕之意。

    靜齋覺着,就道:“春翁如果賞識他,我就替春翁做個媒人如何?” 春泉聽了,樂得手舞足蹈,滿身不得勁兒,巴不得立刻就到他院中去。

    此時,豔情閣恰好來了,向靜齋道:“我們去罷。

    ” 靜齋道:“你先回去罷,我和費大少還要坐一會子。

    ” 豔情閣站起身要走,靜齋又道:“我停會子要替費大少接風,你回去把房間端正着。

    ” 豔情閣道:“菜可要點?” 靜齋道:“不必,叫他們弄得道地一點子是了。

    ” 豔情閣問:“可是雙台?” 靜齋道:“這又何消問得,我在你院中走動,幾會請過單台酒。

    ” 豔情閣道:“我恐伯你是雙雙台,所以問一聲,也要先叫他們預備的呢。

    ” 說畢,含笑向春泉道:“停會子請與馬大少一起早點過來。

    ” 又向靜齋點了點頭,方款款的走出門去。

    靜齋又和春泉彈子房、老洋房、照相館各處遊了一周。

    春泉道:“張園張園,總是個花園了。

    怎麼亭子假山一點子都沒有,難道上海的花園都是這樣的麼?一片草地,造幾間洋房就好算為花園。

    在内地時,真真人都笑得煞了。

    ” 靜齋道:“這是外國花園派頭,中國花園便不這樣。

    一般也有亭子、也有假山,也有水閣,也有荷池,也有九曲橋。

    愚園、徐園都是中國式子。

    ” 春泉道:“愚園、徐園可也賣茶?” 靜齋道:“也賣茶的,隻是生意總沒有張園的盛,也不知是什麼緣故。

    ” 春泉道:“總這是風水之故了。

    ” 兩人談了會子,靜齋摸出表來瞧時,差不多已有五點半鐘了。

    遂道:“我們走罷。

    ” 春泉點頭,靜齋向馬夫打一個手式。

    馬夫是留着心的,飛一般奔上來道:“老爺,馬車可要駕起來?” 靜齋道:“我們要走了。

    ” 馬夫答應一聲,立刻就去駕車。

    一時放到面前,兩人跳上車,馬夫把絲缰隻一帶,那馬跑開四蹄,啪踢啪踢駛出園門,向東轉彎,沿着靜安寺路一帶跑來。

    此時正值三月初旬,天上的半彎明月和馬路上的萬盞電燈争輝比耀,那燈光月光都從繁枝密葉裡頭漏射下來,映得馬路都成了淡碧色。

    兩邊洋樓栉比,綠樹成林,好一似浸在水晶宮裡一般。

     那從張園回去的馬車,銜頭接尾,走成一線。

    馬蹄聲啪踢啪踢,聽進耳去十分清越。

    一過泥城橋,卻另換了一派繁華景像,橋西清雅氣味一掃而空,因為時光已晚,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