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回 一篇霹靂引 半字不虛誣

關燈
十五日成親。

     原來那李愛是個海甯縣外郎,為人忠厚有餘,也務農桑,家道也是好過。

    五十多歲上斷弦,倒靠順姐能事,照料得來,遂不續娶。

    這日受了顧氏之聘,歡歡喜喜,随即置辦些要緊物件。

    到了吉期,顧氏打點花船鼓樂,迎取媳婦,好不風光。

    鄰居親戚,個個贊歎說:“這顧氏念四歲喪夫,守節到今,婚男嫁女,有禮有文,真也算做女中豪傑。

    ” 那觀保成親之後,看了順姐嬌姿美貌,十分恩愛,自不必說。

    順姐性格且是溫雅,在丈夫面上百依百随。

    又能知高識低,穿的吃的隻揀好的孝順顧氏。

    顧氏讨了這個賢慧媳婦,自道:“不枉我孤孀半世,女兒兒子守到成房結果。

    ”心中暗暗喜歡。

    怎奈觀保人大志大,另換一班勾神,勾到賭場上 去宰宰兒起來。

    那觀保聰明,般般去着腳耍子,當不得賭博行中萬千弊窦,銅錢銀子那裡有得輸與雛兒酒頭。

    觀保将順姐的妝奁運将出去,不上半年,送個罄盡。

    可憐順姐隻是瞞着顧氏,屢屢向丈夫噙着眼淚的苦谏。

    未免絮聒幾聲,連妻子的恩情翻成怨恨。

    看看弄得毛手毛腳,随着銅錫器皿都走動了,順姐才敢哭訴于顧氏。

    顧氏把順姐埋怨道:“怎的倒瞞着我,隻管随他,怎麼過得生世?” 婆媳正在那裡理論,觀保忽然回來。

    聽見内裡喧嚷,狠罵他的不好。

    他就不進去,跌轉身向賭場上,扯了一個相知朋友叫做穿山獺,告訴他道:“小弟連日大輸,要回家尋些稍管。

    不料我那小花娘與我老不死的母親,一梆一鼓的照管,沒處下手。

    老兄素有智着,不知可有法術教我,弄母親些銀子才好。

    ”穿山獺道:“你母親身邊,實有多少東西?”觀保道:“田地房産不算,現銀子三四百兩,穩穩有的。

    ”穿山獺聽了,遂附觀保之耳,如此如此說了半晌。

    那觀保樂不可言,道:“已準是今夜了。

    ”一拱而别。

     觀保回到家裡,顧氏對他号天灑地哭道:“我隻指望守你大來,讨個妻室與你,靠你頂立家緣,替我寡婦争一口好氣。

    誰知你越不學好,把妻子的東西賭得精光!有多大家私,彀你賭這一世?”觀保道:“我自今已後,再不去了。

     娘明日設法些本錢與我,我去袁花硖石收些蠶豆,到杭州去粜,說有三分錢利息。

    ”顧氏隻道真情,便回嗔作喜道:“兒子若肯做生意,借也借些與你,隻不要又到賭場,和本兒送。

    ”觀保道:“豈有此理,我若騙娘的,天誅了我!”顧氏歡喜,大家吃些夜飯睡了。

     不上三更,屋裡乒乒乓乓一片響聲,火把照得滿屋通紅,一個一個手執刀斧,臉上都是紅繩黑繩緝得花花綠綠。

    觀保心照,披衣出來,一個通認不出是誰。

    有個長大漢子将觀保的發辮揪了道:“快快領路獻寶!”那觀保竟領到娘房裡,隻揀箱子亂搶亂搬,顧氏驚得将被蒙頭,死去還魂。

     一霎時,強盜去了。

    觀保叫妻子點起燈來,到娘房裡去看。

    叫道:“不好了!不好了!”顧氏知盜已去,被裡伸出頭來道:“這禍從天降,如何是好!”就問順姐道:“你房裡不來麼?”觀保道:“就象曉得我房裡沒貨的,不來,不來。

    ”顧氏又問道:“看看踏闆底下的順袋在麼?”觀保伸手一摸,道:“還在哩。

    ”顧氏道:“還好,還好,幾張文契,幾件首飾,二十多兩碎銀在内。

    ”因而流淚說:“隻是兒子你沒福,你過世父親攢積下來,我省吃省穿,牢牢守着,今日一總去了!”觀保有心,便問道:“共總多少?”顧氏道:“四隻箱子,每隻内一百五十兩,衣裙布匹,不計其數。

    ”觀保假意不樂,說“明日正要打點去做生意,如今怎處?”顧氏道:“你要做生意,這是正經事,便将我首飾去變活些罷了。

    且到明日再處。

    ”大家歸房安宿不提。

     次日,早有鄰親來望,李愛寂寂對顧氏道:“失盜遭官,從古如此。

    不如依我說意思,開些失單,到縣裡存個廣緝案卷,不要去着落坐方應捕,也省得費酒費食,作成地方排鄰。

    ”顧氏眼淚盤盤的不絕道:“我的小兒不肖,花費過日,剛剛昨日發心肯去做些買賣,被這一場打劫,本錢沒了,隻得幾件首飾,央阿爹去兌換,與他作本。

    ”顧氏将一包東西遞與李愛收了。

    叫做: 本待将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次日,觀保尋着穿山獺,到也難得他公道,扯到酒樓一樂,聽起二十兩銀子,往他袖裡一塞。

    觀保捏捏看,問道:“多少?”穿山獺伸出兩個指頭,觀保輕輕道:“六七百銀子,怎麼樣分法,我隻該這些兒?”穿山獺一個噀吐道:“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