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回 七條河蘆花小艇 雙片金藕葉空祠

關燈
長歎,卧于藤榻之上,忽有一蒼髯使者踏入柴門,那使者怎生模樣? 圓彪彪一雙怪眼,亂蓮蓬半面赤髭。

    錦文袖,角帶拴腰;麂皮靴,紅縧系足。

     革囊兒盛了丹符,繡裎兒挂了珊袅。

    好似雷山的從者,俨然判院裡符官。

     一遞裡竟到青霞書閣中。

    青霞見了,吓上一跳,問:“你是何人,到此何幹?”那使者答道:“郎君竟忘卻小人了?小人是青溪七娘子從者。

    ”是時青霞恍惚記得,清溪有個七娘子,十年前曾會一面。

    乃向使者道:“有何說活捎來?”使者道:“母主七娘子素聞郎君精通音樂,今制得教坊一部,無人規正,特持小啟,着小人奉請郎君,至清溪閑叙。

    外奉聘金百兩,彩币八端,幸求笑納。

    ”青霞不覺改容而受,拆開啟看,乃是籀文,青霞亦朗口而讀,無甚艱澀。

    使者把眉一蹙,默默的贊道:“真是曠世逸才,怪道俺家七娘子慕他。

    ”青霞收了金币,孜孜的笑道:“某就擊,就去。

    ”喚秋燕、星槎分付早晚好好看守莊園,我到清溪走一遭。

    一面命二童款待使者。

    使者再三推謝,說:“七娘子分付,郎君山莊清苦,不可耽擱攪擾。

    即求郎君起武,門外已備蹇驢一隻。

    請郎君即出武林關,更有小艇,在長亭渡頭相候。

    ”青霞一發歡喜道:“就去,就去。

    ”才離了柴莊,跨上青驢,桑桑琅琅,望西北上劈風也似的走,那使者趕也趕不上。

    不一會,競到了渡口。

    下了驢子,果見一隻小艇,一個搖艇的人在艇上應接。

    青霞上了小艇,轉眼不見了驢,問使者道:“你那驢那裡去了?”使者笑道:“這驢就是這近村一個敝親家裡借來的,這畜生到這所在,認得自家屋裡,他一迳回去了。

    ”随即搖開小艇,卻是順風,青設設的布帆兒,招招飏飏。

    青霞一向潛住山中,久不見這些村落塘塍光景。

    況又新秋時候,白鹭數行。

    青霞在這艇子頭上坐着,快眼兒相接。

    那搖艇的人又唱個歌兒。

    列位哥,原來這搖艇的就是那隻驢變的。

    那歌兒唱道: 布帆一葉攬秋風,夾水雙塘漾小篷。

     今夜月明何處宿?多在蘆花淺埭中。

     青霞聽了,又兜底心上轉,今晚去見七娘子,好生歡洽哩。

    十年不見,莫得七娘子老了些。

    大抵婦人家有了幾分年紀,更覺風味蒼辣,盡堪耐人咀嚼。

    我袁生一向癡想天上的嫦娥,不得到手。

    近日來單求個墓鬼花仙兒見面也不能勾。

    我想這個七娘子十年前一見,于今特地來招,豈不是個有心的人。

    若果稱我袁生之願,袁生也不虛此生也。

    說的遲,行的疾,看看黃昏時候,已到了清溪去處。

    但見: 皎月團團,溪光滟滟,密依依亂柳排塘,翠漪漪叢篁護屋。

    數聲仙犬吠行人,幾輩青鬟迎上客。

     艇子已泊了岸,那使者先上去報知。

    不一會,兩個青衣笑走出來,向袁青霞道:“主母七娘子已在中堂,請郎君上崖相見。

    ”青霞一躍上岸,走不數步,已到了他的住宅。

    好宅子: 青圍牆鱗疊重重,粉畫樓雉行擠擠。

    朱欄曲砌,千步長廊聞響屧;寶榭橫池,三回幽徑觸鳴鈴。

     芙蓉亭上列青鸾,菡萏堂中屏孔雀。

    更聞環佩之聲出于玉戶,麝蘭之氣布于瓊階。

     青霞心下懷疑道:“此必是七娘子也。

    ”近前一看果見數個青衣擁着七娘子下階來迎。

    那七娘子十分美貌,袁生瞥見,幾不自持。

    有詞為證: 飛瓊伴侶,偶别珠宮,未返神仙行綴;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

    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

    細思算,奇葩異卉,惟是深紅淺白而已。

    争如這多情,占得人間千嬌百媚。

     須信畫堂繡閣,皓月清風,忍把光陰輕棄。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

    且恁相偎倚,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

    願你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餘深意為盟誓,今生斷不辜鴛被。

     玉女搖仙佩那七娘子标緻,自不必說,卻怎生打扮? 一步一回遲,月似花非。

    朱鞋鳳嘴鬓鴉,栖來素煙,紗籠細玉,小扇輕提。

     十載上元期,人面依稀。

    南金雙片挂青羅,一點柔情割不斷,瘦盡還肥。

     原來這個七娘子,是這七條河上一個女神。

    十年前,袁青霞為探親苕上,經過于此,泊舟宿歇。

    正是上元燈夜,祠中花燈最盛,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