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訂盟
關燈
小
中
大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白太傅長恨歌,将玄宗壽妃之心事,摹繪盡緻,曲曲傳出。
仲堪珍娘,安得借此寫生妙筆,為之道其纏綿恩愛哉。
仲堪平素磊落,雅不願屑屑于此。
珍娘女流,以為萍才合小,蘿已施松,固屬此生快事,竊恐甫赓永好,旋歎仳離,女一而終,士貳其行,得無為姊妹行贻笑耶。
況同室同穴,久有誓詞,誰妁誰媒,亦遵昏禮,掬心自矢,聽命于神。
因泥仲堪草盟稿,而取證于三義,兒女心腸,抑何自苦乃爾也。
仲堪與珍娘,入祠以後,同往前後殿瞻覽,祠聯累累,鮮有佳者,惟神幔旁有髹漆作小篆者,文曰:同患難、同富貴、同生死、亦朋友、亦兄弟、亦君臣。
直起直落,殊合身分,蓋衡陽彭雪琴尚書撰也。
其馀均摭拾演義中語,與陳壽志且不合符契。
日漸就哺,人影散亂,仲堪始囑武貴爇香而拜。
珍娘且喃喃若有所禱,蔥尖輕合,蓮蒂平欹,蒲團稽首之時,絮語通誠之地。
仲堪拟以誓文投爐,珍娘乃起而眎之,詞曰: 維在卯三歲,上巳之月,侯官某謹宣認于後漢昭烈帝、關漢壽亭侯、張桓侯之前曰:竊以結百年之好,大義早肇于婚姻,聯二姓之歡,愛情特锺于匹配。
采國風為輶史,弋雁同翔,進王化以閨門,關睢交和。
某吳興遺胤,閩峤鲰生,廿齡溯加冠之年,四時永讀書之樂,何圖桂窟,竟承錯愛于嫦娥;不道蘭閨,旋作離魂之倩女,茫茫幽宅,鳏目常醒;惘惘出門,鹍筋待續。
别緒西湖之月,悲聲揚子之濤,話茆店于飛卿,曾嫌寂寞;訪梅妻于和靖,但鬥婵娟。
因清極而不寒,雖望之而難狎。
若論色相,應伴維摩,及數家聲,且宗太尉。
爰仿聘棠之例,為伸嫁杏之期,并非白石好遊,小紅吹蕭而長侍。
畢竟鮑宣故裡,少君提甕以同歸。
道出名醫,吉蠲朔旦,敢借丹心之證,用昭白首之盟。
從今婦婦夫夫,自成嘉耦,但矢生生世世,勿食前言。
珍娘置詞于案,以巾裹授仲堪,亦誓詞也,詞曰: 嘉興女子楊珍娘,亦宣誓于三義神前曰:晉文欲去,季隗守就木之年。
李靖相逢,紅拂樂執巾之役。
識英雄于未遇,本是裙钗,偕女士以同遊,豈甘溱洧。
女子飄零薄命,阿母難依,隐忍偷生,諸天皆劫。
溷風塵于異地,曆哀樂于髫年,縱教綠柳芳菲,肯歸吒利,尚有紅蓮顔色,遠播通州。
花著雨而不開,草上風而未偃,不名士竟渡江來,豔說美人,曷移家去。
場超熱惱,渴消梅子之林,船傍孝廉,夢繞桃根之揖,此生得所,如願相償。
心抱石以難移,首栽山而知重,果作瑟琴之友,樂溢蘋芩,即居參昴之班,恩成樛木,相依為命,之死靡他,有渝此盟,神其殛之。
誓詞焚畢,又于神前變換紀念品物。
綠華條脫,何充指環,金玉珠玑,粲粲罐目。
武貴曰:“媽待久矣,雲何不返?”仲堪與珍娘循石級下,武貴為導,甫入門,排六笑曰:“珍姊誠癡絕,若個好郎君,幾生修到,額上猶墳起如珠粟,豈甫效鳳飛,遽求熊夢耶。
”假母亦曰:“一去爾許時,幾乎令人盼煞,我将遣老麻來迎矣。
”仲堪隻遜謝,珍娘見二人目動言肆,頗有戒心。
遂不願以訂盟白假母,晚炊縷縷,散作輕煙,夜漏鼕鼕,燒殘短燭,于是又向桃源鎮北發。
小溪罨畫,曲徑遮茵,官柳行行,仿佛绾羁人别恨者。
堤邊春草,都不知名。
一望芊綿,隐隐作慘綠色,較之信陽城外,風景全殊,鬥酒隻雞,味殊不惡。
中宵小憩,亦有攜琵琶者踵門至,惟見座有眷屬,則掉頭趨他所。
過桃源鎮二日,連村社鼓,列寨神旗,扶得醉人,家家歸去。
此間習俗又仲堪見所未見者,繞郊二百裡,但有嵯峨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白太傅長恨歌,将玄宗壽妃之心事,摹繪盡緻,曲曲傳出。
仲堪珍娘,安得借此寫生妙筆,為之道其纏綿恩愛哉。
仲堪平素磊落,雅不願屑屑于此。
珍娘女流,以為萍才合小,蘿已施松,固屬此生快事,竊恐甫赓永好,旋歎仳離,女一而終,士貳其行,得無為姊妹行贻笑耶。
況同室同穴,久有誓詞,誰妁誰媒,亦遵昏禮,掬心自矢,聽命于神。
因泥仲堪草盟稿,而取證于三義,兒女心腸,抑何自苦乃爾也。
仲堪與珍娘,入祠以後,同往前後殿瞻覽,祠聯累累,鮮有佳者,惟神幔旁有髹漆作小篆者,文曰:同患難、同富貴、同生死、亦朋友、亦兄弟、亦君臣。
直起直落,殊合身分,蓋衡陽彭雪琴尚書撰也。
其馀均摭拾演義中語,與陳壽志且不合符契。
日漸就哺,人影散亂,仲堪始囑武貴爇香而拜。
珍娘且喃喃若有所禱,蔥尖輕合,蓮蒂平欹,蒲團稽首之時,絮語通誠之地。
仲堪拟以誓文投爐,珍娘乃起而眎之,詞曰: 維在卯三歲,上巳之月,侯官某謹宣認于後漢昭烈帝、關漢壽亭侯、張桓侯之前曰:竊以結百年之好,大義早肇于婚姻,聯二姓之歡,愛情特锺于匹配。
采國風為輶史,弋雁同翔,進王化以閨門,關睢交和。
某吳興遺胤,閩峤鲰生,廿齡溯加冠之年,四時永讀書之樂,何圖桂窟,竟承錯愛于嫦娥;不道蘭閨,旋作離魂之倩女,茫茫幽宅,鳏目常醒;惘惘出門,鹍筋待續。
别緒西湖之月,悲聲揚子之濤,話茆店于飛卿,曾嫌寂寞;訪梅妻于和靖,但鬥婵娟。
因清極而不寒,雖望之而難狎。
若論色相,應伴維摩,及數家聲,且宗太尉。
爰仿聘棠之例,為伸嫁杏之期,并非白石好遊,小紅吹蕭而長侍。
畢竟鮑宣故裡,少君提甕以同歸。
道出名醫,吉蠲朔旦,敢借丹心之證,用昭白首之盟。
從今婦婦夫夫,自成嘉耦,但矢生生世世,勿食前言。
珍娘置詞于案,以巾裹授仲堪,亦誓詞也,詞曰: 嘉興女子楊珍娘,亦宣誓于三義神前曰:晉文欲去,季隗守就木之年。
李靖相逢,紅拂樂執巾之役。
識英雄于未遇,本是裙钗,偕女士以同遊,豈甘溱洧。
女子飄零薄命,阿母難依,隐忍偷生,諸天皆劫。
溷風塵于異地,曆哀樂于髫年,縱教綠柳芳菲,肯歸吒利,尚有紅蓮顔色,遠播通州。
花著雨而不開,草上風而未偃,不名士竟渡江來,豔說美人,曷移家去。
場超熱惱,渴消梅子之林,船傍孝廉,夢繞桃根之揖,此生得所,如願相償。
心抱石以難移,首栽山而知重,果作瑟琴之友,樂溢蘋芩,即居參昴之班,恩成樛木,相依為命,之死靡他,有渝此盟,神其殛之。
誓詞焚畢,又于神前變換紀念品物。
綠華條脫,何充指環,金玉珠玑,粲粲罐目。
武貴曰:“媽待久矣,雲何不返?”仲堪與珍娘循石級下,武貴為導,甫入門,排六笑曰:“珍姊誠癡絕,若個好郎君,幾生修到,額上猶墳起如珠粟,豈甫效鳳飛,遽求熊夢耶。
”假母亦曰:“一去爾許時,幾乎令人盼煞,我将遣老麻來迎矣。
”仲堪隻遜謝,珍娘見二人目動言肆,頗有戒心。
遂不願以訂盟白假母,晚炊縷縷,散作輕煙,夜漏鼕鼕,燒殘短燭,于是又向桃源鎮北發。
小溪罨畫,曲徑遮茵,官柳行行,仿佛绾羁人别恨者。
堤邊春草,都不知名。
一望芊綿,隐隐作慘綠色,較之信陽城外,風景全殊,鬥酒隻雞,味殊不惡。
中宵小憩,亦有攜琵琶者踵門至,惟見座有眷屬,則掉頭趨他所。
過桃源鎮二日,連村社鼓,列寨神旗,扶得醉人,家家歸去。
此間習俗又仲堪見所未見者,繞郊二百裡,但有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