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二回 太後的梳妝台
關燈
小
中
大
遠在歐美人士以化裝術炫耀當世之前,我們的皇太後,已早就很透徹地發明了許多美容的秘決,有幾種到如今可說還不曾給人家發現咧!所以我在當時就确認每次早朝之前,随着太後上伊的梳洗室中去瞧伊慢條斯理的化裝起來,委實是等于去上一課“美容術”,而且是每次都能給我們得到新的體驗,決不會讓我們白白地站上半天的;因為伊老人家對于面部化裝的一件工程,始終是十二分小心地從事着的。
我因為特别的醉心于太後的化裝術,所以隻要有機會,總歡喜悄悄地挨去瞧伊打扮;伊是面向着一張月牙形的梳妝台坐的,我就站在伊的背後。
說起伊這一張月牙形的梳妝台,倒也很值得特别提一提:它的式樣乃是由太後親自拟就的,高低長短,無不極度适宜,使用時的便利,簡直無可形容。
論到它上面的鏡子,雖不曾有象現在這樣的凸鏡,可是上下左右,裝得真不少,而且每方玻璃間的接縫處,因為鑲工的精緻,都是非常的緊密,倘不湊近去仔細瞧看的話,便會誤認是整塊的玻璃。
太後有了這樣完備的鏡子,已說可安坐在椅子看到伊自己上半身的各部分,無需再站起來或側過去了。
太後每次化裝所費的時間,自然是很長的;伊必先很穩妥地坐端正了,然後開始化裝。
伊所用的第一件東西就是粉。
有一天,想來大半是伊老人家已經知道我很注意伊的化裝的緣故,竟很詳盡地告訴了我許多的秘密,首先論及的,就是伊所用的粉的制法。
“給你說實話,我們對于一切化裝上的用品可說沒一種不是精工選制的!”伊慢慢地說道:“倘不是最上等的精品,我們是決不要用的,便是他們也決不敢貢上來,你大概心上總不免很奇怪嗎?照普通人家的習慣講,已做寡婦的女人是不應該再用什麼脂粉的,但我們卻天天在調弄脂粉,豈非很背禮嗎? 可是這也不是我所創的例,上代的老祖宗,已早就這樣了。
尤其是我們處在這樣地位上,所穿的衣服,往往很鮮豔;衣服的顔色一鮮豔,可就不能讓自己的容顔再保持着灰褐色了,因為容色和衣色如其太不相稱,委實是非常難看的。
這就是我們不能不打扮打扮的緣故!” “現在先說我們所用的這種粉:它的原料其實也和尋常的粉一般是用米研成細粉,加些鉛便得,并且你從表面上看,它的顔色反而尤比尋常的粉黃一些,但在實際上,卻大有區分。
第一,它們的原料的選擇是十分精細的,不僅用一種米;新上市的白米之外,還得用顔色已發微紫的陳米,如此,粉質便可特别的細軟。
第二,磨制的手續也決不像外面那樣的草草,新米和陳米揀淨之後,都得用大小不同的磨子研磨上五六次;先在較粗的石磨中研,研淨後篩細,再倒入較細的石磨中去研,研後再篩,這樣研了篩,篩了研的工作,全都由幾個有經驗的老太監擔任,可說是絲毫不苟的。
這兩種不同的米粉既研細了,就得互相配合起來,配合的分量也有一定,不能太多太少,否則色澤方面便要大受影響。
第三,我們這種粉的裡面,雖是為了要不使它易于團結成片的緣故,也象外面一樣的加入鉛粉在内,然而所加的分量是很少很少的,隻僅僅使它不團起來就得;外面所制的往往一味濫加,以緻用的人隔了一年半載,便深受鉛毒,臉色漸漸發起青來,連皮膚也跟着粗糙了,有幾種甚至會使人的臉在不知不覺中變黑起來;如果在舉行什麼朝典的時候,我們的臉色忽然變了黑色,豈不要鬧成一樁絕大的笑話!” 太後的幽默和風趣,有時候委實是很能夠意味的;試想一位莊嚴肅穆的皇太後,在伊的群臣之前,突然變出了一張黑臉來,兀的不要笑殺人嗎?我懸想到這個情景,差一些就要笑出來了,但我隻能忍耐着,哪裡敢笑;因為我要是一笑的話,伊就會在鏡子裡瞧到了,也許便要逼着我說明何以好笑的緣故,這樣教我将如何答複呢? 伊的粉雖然是那樣的考究,但伊卻用得很少,不象尋常一般婦女那樣的動辄塗成一張曹操似的白臉;伊隻是很薄的敷上一層就算了,大概這也是伊的“美容秘決”之一。
“我們所用的胭脂,”伊接着又說道:“制造起來,簡直尤比粉來得講究:它們是純粹用玫瑰花的液汁所制成的,玫瑰花汁原算不得是什麼希罕的東西,尋常的胭脂中,用它的盡有;所以我們的特長,又在精選,因為玫瑰花的顔色不但不能幾千萬朵完全一樣,便是同在一朵上的花瓣,也往往深淡各别,如把這種深淡各别的花瓣一起收來,搗成液汁,結果便難望能有顔色鮮明勻淨的胭脂可得,至少必不能和一朵顔色極正常的鮮玫瑰花相比。
因此,我們把許多玫瑰花采來之後,必須逐一檢驗,隻把顔色正常的花瓣摘下備用,其餘的一概棄去;這種揀選工作峭但很費時間,而且也不是一個毫無經驗的生手所能從事的。
” 伊說到這裡,我立刻就明白了,怪不得我常在某一座偏殿裡瞧見有幾個太監圍着一隻大竹筐,象搜覓什麼寶貝一般的細心地揀摘着玫瑰花瓣,原來是為着做胭脂用的! “待到顔色正常的玫瑰花瓣揀滿了相當的數量以後,”太後津津有味地繼續給我講解道:“于是便把它們安在潔淨的石臼裡,慢慢在舂,一直舂到花瓣變成厚漿一般才歇;接着再用細紗制成的濾器濾過,使一切盡可能質完全濾去,成為最明淨的花汁,這樣就得開始做胭脂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了。
” 太後的梳妝台上一向就安着好幾方鮮紅色的絲綿,這是我久已知道的;此刻伊就随手拈起一方來,并且一柄金制的小剪刀,輕勸地從這上面剪下了很小的一塊來。
“花的液汁制成後,我們便用當年新缫就的蠶絲來,(當然是未染過的白絲)”伊又說道:“壓成一方方象月餅一樣的東西;它們的大小是依着我的胭脂缸的口徑而定的,所以恰好容納得下。
這一方方的絲綿至少要在花汁中浸上五天或六天,才可以通體浸透;瞧它們一浸透,便逐一取出來,送到太陽光下面去曬着,約莫曬過三四天,它們已幹透了,方始可以送進來給我們使用。
所費的工夫,仔細算來确也不少,幸而我們也用得不怎樣浪費,每做一次,總可夠五個月半年之用咧!” 太後擦胭脂又是怎樣搽法呢? 伊先剪下的一小方紅絲綿在一杯溫水中浸了一浸,便取出來在兩個手掌的掌心裡輕輕地擦着,擦到伊自己覺得已經滿意了,這才停止;因為從前的女人,掌心上總是搽得很紅的,所以太後第一步也是搽掌心。
掌心搽好,才搽兩頰;這時候伊可沒工夫再和我說話了,伊把伊的臉和鏡子湊得非常的近,并用極度小心搽着,以期不太濃,也不太花,正好适宜為
我因為特别的醉心于太後的化裝術,所以隻要有機會,總歡喜悄悄地挨去瞧伊打扮;伊是面向着一張月牙形的梳妝台坐的,我就站在伊的背後。
說起伊這一張月牙形的梳妝台,倒也很值得特别提一提:它的式樣乃是由太後親自拟就的,高低長短,無不極度适宜,使用時的便利,簡直無可形容。
論到它上面的鏡子,雖不曾有象現在這樣的凸鏡,可是上下左右,裝得真不少,而且每方玻璃間的接縫處,因為鑲工的精緻,都是非常的緊密,倘不湊近去仔細瞧看的話,便會誤認是整塊的玻璃。
太後有了這樣完備的鏡子,已說可安坐在椅子看到伊自己上半身的各部分,無需再站起來或側過去了。
太後每次化裝所費的時間,自然是很長的;伊必先很穩妥地坐端正了,然後開始化裝。
伊所用的第一件東西就是粉。
有一天,想來大半是伊老人家已經知道我很注意伊的化裝的緣故,竟很詳盡地告訴了我許多的秘密,首先論及的,就是伊所用的粉的制法。
“給你說實話,我們對于一切化裝上的用品可說沒一種不是精工選制的!”伊慢慢地說道:“倘不是最上等的精品,我們是決不要用的,便是他們也決不敢貢上來,你大概心上總不免很奇怪嗎?照普通人家的習慣講,已做寡婦的女人是不應該再用什麼脂粉的,但我們卻天天在調弄脂粉,豈非很背禮嗎? 可是這也不是我所創的例,上代的老祖宗,已早就這樣了。
尤其是我們處在這樣地位上,所穿的衣服,往往很鮮豔;衣服的顔色一鮮豔,可就不能讓自己的容顔再保持着灰褐色了,因為容色和衣色如其太不相稱,委實是非常難看的。
這就是我們不能不打扮打扮的緣故!” “現在先說我們所用的這種粉:它的原料其實也和尋常的粉一般是用米研成細粉,加些鉛便得,并且你從表面上看,它的顔色反而尤比尋常的粉黃一些,但在實際上,卻大有區分。
第一,它們的原料的選擇是十分精細的,不僅用一種米;新上市的白米之外,還得用顔色已發微紫的陳米,如此,粉質便可特别的細軟。
第二,磨制的手續也決不像外面那樣的草草,新米和陳米揀淨之後,都得用大小不同的磨子研磨上五六次;先在較粗的石磨中研,研淨後篩細,再倒入較細的石磨中去研,研後再篩,這樣研了篩,篩了研的工作,全都由幾個有經驗的老太監擔任,可說是絲毫不苟的。
這兩種不同的米粉既研細了,就得互相配合起來,配合的分量也有一定,不能太多太少,否則色澤方面便要大受影響。
第三,我們這種粉的裡面,雖是為了要不使它易于團結成片的緣故,也象外面一樣的加入鉛粉在内,然而所加的分量是很少很少的,隻僅僅使它不團起來就得;外面所制的往往一味濫加,以緻用的人隔了一年半載,便深受鉛毒,臉色漸漸發起青來,連皮膚也跟着粗糙了,有幾種甚至會使人的臉在不知不覺中變黑起來;如果在舉行什麼朝典的時候,我們的臉色忽然變了黑色,豈不要鬧成一樁絕大的笑話!” 太後的幽默和風趣,有時候委實是很能夠意味的;試想一位莊嚴肅穆的皇太後,在伊的群臣之前,突然變出了一張黑臉來,兀的不要笑殺人嗎?我懸想到這個情景,差一些就要笑出來了,但我隻能忍耐着,哪裡敢笑;因為我要是一笑的話,伊就會在鏡子裡瞧到了,也許便要逼着我說明何以好笑的緣故,這樣教我将如何答複呢? 伊的粉雖然是那樣的考究,但伊卻用得很少,不象尋常一般婦女那樣的動辄塗成一張曹操似的白臉;伊隻是很薄的敷上一層就算了,大概這也是伊的“美容秘決”之一。
“我們所用的胭脂,”伊接着又說道:“制造起來,簡直尤比粉來得講究:它們是純粹用玫瑰花的液汁所制成的,玫瑰花汁原算不得是什麼希罕的東西,尋常的胭脂中,用它的盡有;所以我們的特長,又在精選,因為玫瑰花的顔色不但不能幾千萬朵完全一樣,便是同在一朵上的花瓣,也往往深淡各别,如把這種深淡各别的花瓣一起收來,搗成液汁,結果便難望能有顔色鮮明勻淨的胭脂可得,至少必不能和一朵顔色極正常的鮮玫瑰花相比。
因此,我們把許多玫瑰花采來之後,必須逐一檢驗,隻把顔色正常的花瓣摘下備用,其餘的一概棄去;這種揀選工作峭但很費時間,而且也不是一個毫無經驗的生手所能從事的。
” 伊說到這裡,我立刻就明白了,怪不得我常在某一座偏殿裡瞧見有幾個太監圍着一隻大竹筐,象搜覓什麼寶貝一般的細心地揀摘着玫瑰花瓣,原來是為着做胭脂用的! “待到顔色正常的玫瑰花瓣揀滿了相當的數量以後,”太後津津有味地繼續給我講解道:“于是便把它們安在潔淨的石臼裡,慢慢在舂,一直舂到花瓣變成厚漿一般才歇;接着再用細紗制成的濾器濾過,使一切盡可能質完全濾去,成為最明淨的花汁,這樣就得開始做胭脂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了。
” 太後的梳妝台上一向就安着好幾方鮮紅色的絲綿,這是我久已知道的;此刻伊就随手拈起一方來,并且一柄金制的小剪刀,輕勸地從這上面剪下了很小的一塊來。
“花的液汁制成後,我們便用當年新缫就的蠶絲來,(當然是未染過的白絲)”伊又說道:“壓成一方方象月餅一樣的東西;它們的大小是依着我的胭脂缸的口徑而定的,所以恰好容納得下。
這一方方的絲綿至少要在花汁中浸上五天或六天,才可以通體浸透;瞧它們一浸透,便逐一取出來,送到太陽光下面去曬着,約莫曬過三四天,它們已幹透了,方始可以送進來給我們使用。
所費的工夫,仔細算來确也不少,幸而我們也用得不怎樣浪費,每做一次,總可夠五個月半年之用咧!” 太後擦胭脂又是怎樣搽法呢? 伊先剪下的一小方紅絲綿在一杯溫水中浸了一浸,便取出來在兩個手掌的掌心裡輕輕地擦着,擦到伊自己覺得已經滿意了,這才停止;因為從前的女人,掌心上總是搽得很紅的,所以太後第一步也是搽掌心。
掌心搽好,才搽兩頰;這時候伊可沒工夫再和我說話了,伊把伊的臉和鏡子湊得非常的近,并用極度小心搽着,以期不太濃,也不太花,正好适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