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回 列朝帝王之遺物
關燈
小
中
大
說話時的神情已很明顯地告訴我們:這兩代的皇帝,實在因為年份隔得太久,對于太後已不能再有什麼真切誠懇的影像了。
伊隻是把他們當做廟裡的神佛一樣看待,随便給他們捏造些支離附會的神話而已,可是這殿上所堆放着的遺物,卻真不少;有一大部分是他們所穿過的袍服,五顔六色的堆了好幾箱,倒象是戲班子裡用的戲箱;還有許多是他們生前所佩帶過的用寶玉或珍珠鑲嵌的戒指,都用玻璃盒盛着;不有不少的碗碟器皿,據說都是這兩位已死的大皇帝的食具。
雖然這些東西全是非常普通的,論價值并不如何珍貴,但用來作為紀念品,卻确有使後輩們見了發生幾許睹物思人的感想的力量。
這四座宮殿是相連的,我們一路巡遊過去,約莫走過了一半的路模樣,已到了收藏乾隆皇帝的遺物的所在了。
乾隆一生的事迹,我們知道得最多,而把曆代帝皇遺留在這四座殿中的全部的遺物比較起來,自然也要算乾隆的一部分最光榮。
因此,我們都懷着一種特别重視的心理,打算細細地鑒賞鑒賞這位英明無比的大皇帝所遺留下來,足為這些古舊的宮院增加不少光彩的東西。
他的遺物是很多的,而其間最惹人注目的是挂在正中壁上的一幅大油畫,這畫上所繪的便是乾隆的肖像。
“啊,他是長得多麼軒昂雄偉啊!” “象這樣雍容華貴的氣概,才不愧為一個堂堂大國的君主!” 各人見了這幅畫像之後,不禁都在暗暗贊歎。
我想要是這幅畫像的作者并不曾因為他是一個皇帝的緣故,特别替他加工渲染的話,那末乾隆的儀表,真可說是英俊豪雄,世所罕見了!但若據着正史上以及私人的傳記裡所載的關于這位明主的言行舉止而推測,我們便不難深信這幅畫像所表顯的确不曾越出“真實”的範圍。
畫上的乾隆是正在行獵的情景,胯下騎着一匹雪獅似的白馬,它的神駿雄偉,愉堪和它主人的儀表相匹配。
刀的背上,照例有一副馬鞍:這副馬鞍是純粹的蒙古式,上面還有無數的寶石鑲嵌着。
那兩個腳镫是全金的,在畫上兀是閃閃地射出耀人的光來。
乾隆就在這一副窮極奢華的鞍镫上,象一座小山似的端坐着,再瞧他身上也是畫的全副獵裝,外罩一襲杏黃色的緊身長比甲,腰間束着一條很闊的緞帶,也是黃色的,上面還釘着許多的珠子。
他的軟盔是更别緻了,盔的本身是一頂尖帽,兩旁卻有兩隻耳蓋垂下來,連系在颔下,很象現在飛機駕駛員所帶的皮帽的格式。
這帽子的質料是黃緞,頂上有一簇很長秀美麗的紅纓裝着,沿着這一簇紅纓而下,一直到下面的帽邊,這一部分的黃緞上,更用無數的珠子,一行一行地周圍環釘着,遠遠地望過去,仿佛是一頭海産的貝殼類動物,伏在他的頭頂上。
真是奇特極了!然而它的價值,卻斷非我所敢想象的了。
他的腳下是穿着一雙黑緞制的戰靴,這雙戰靴可說是他全部服飾中最簡單的一件了,不但沒有珠寶釘着,且不曾繡半些花紋。
他的身子是挺得非常的直,足以充分地表顯出他的壯健和勇武來;他的面目更是十二分的清秀英浚——當然,這幅畫像上所表示的乃是春秋方盛之際的乾隆,而決非晚年的寫照。
——我想他對于騎術應該總是非常精熟的,因為我人大家都知道這位大皇帝的生前,乃是一個有名的射獵家,射獵家無有不精騎術的。
我們再仔細把這幅畫像端相了一會之後,又發現在那馬鞍上還有一件很講究的裝飾品咧!那是馬的肚帶動上的幾個扣子。
這幾個扣子不僅是純金制的,而且還鑿着很精美的花紋。
那馬缰也是皮制的,環繞在馬的頸間,并和那肚帶連系起來,上面另有幾簇紅纓挂着;這些點綴品,極有力地襯出了那馬的雄姿來。
讀者看這寫到這裡,也許已忍不信要問我了,為什麼單是看了這畫像,我們便把什麼寶石,珠子,金扣,肚帶,看得那樣逼真?似乎不是情理上所可能的。
不錯,畫像并不曾如此詳細的告訴我們;告訴我們的是一具大玻璃匣子,這具玻璃匣子恰好就安在畫像的下面,裡頭所盛的東西便是畫中人的每一件服飾:他的蒙古式的馬鞍,他的精緻的獵裝,他的純金制的腳镫,一切無不齊備。
所缺的就是活的人和活的馬。
依我所推測,那幅畫像的作者必然是根據了這些現實的東西,先畫成一個殼子,然後再追憶了這些東西的主人的形容身份,用心添加起來,才拼湊就這幅動人的畫像。
畫上還有三件東西,上面還不曾說過。
第一件是乾隆左手上挂着的一條皮鞭;第二件是他套在左手上的一張弓;第三件是一個箭壺,裡面插着好幾支箭。
這三件東西也同在那口大玻璃匣子裡陳列着,我們因此也得細細鑒賞。
那皮鞭大約有三尺長,一端是用幾條皮帶象編發辮似的編就的,即有麼驅策馬匹;另一端是一個白玉的柄,這柄上鑽着兩
伊隻是把他們當做廟裡的神佛一樣看待,随便給他們捏造些支離附會的神話而已,可是這殿上所堆放着的遺物,卻真不少;有一大部分是他們所穿過的袍服,五顔六色的堆了好幾箱,倒象是戲班子裡用的戲箱;還有許多是他們生前所佩帶過的用寶玉或珍珠鑲嵌的戒指,都用玻璃盒盛着;不有不少的碗碟器皿,據說都是這兩位已死的大皇帝的食具。
雖然這些東西全是非常普通的,論價值并不如何珍貴,但用來作為紀念品,卻确有使後輩們見了發生幾許睹物思人的感想的力量。
這四座宮殿是相連的,我們一路巡遊過去,約莫走過了一半的路模樣,已到了收藏乾隆皇帝的遺物的所在了。
乾隆一生的事迹,我們知道得最多,而把曆代帝皇遺留在這四座殿中的全部的遺物比較起來,自然也要算乾隆的一部分最光榮。
因此,我們都懷着一種特别重視的心理,打算細細地鑒賞鑒賞這位英明無比的大皇帝所遺留下來,足為這些古舊的宮院增加不少光彩的東西。
他的遺物是很多的,而其間最惹人注目的是挂在正中壁上的一幅大油畫,這畫上所繪的便是乾隆的肖像。
“啊,他是長得多麼軒昂雄偉啊!” “象這樣雍容華貴的氣概,才不愧為一個堂堂大國的君主!” 各人見了這幅畫像之後,不禁都在暗暗贊歎。
我想要是這幅畫像的作者并不曾因為他是一個皇帝的緣故,特别替他加工渲染的話,那末乾隆的儀表,真可說是英俊豪雄,世所罕見了!但若據着正史上以及私人的傳記裡所載的關于這位明主的言行舉止而推測,我們便不難深信這幅畫像所表顯的确不曾越出“真實”的範圍。
畫上的乾隆是正在行獵的情景,胯下騎着一匹雪獅似的白馬,它的神駿雄偉,愉堪和它主人的儀表相匹配。
刀的背上,照例有一副馬鞍:這副馬鞍是純粹的蒙古式,上面還有無數的寶石鑲嵌着。
那兩個腳镫是全金的,在畫上兀是閃閃地射出耀人的光來。
乾隆就在這一副窮極奢華的鞍镫上,象一座小山似的端坐着,再瞧他身上也是畫的全副獵裝,外罩一襲杏黃色的緊身長比甲,腰間束着一條很闊的緞帶,也是黃色的,上面還釘着許多的珠子。
他的軟盔是更别緻了,盔的本身是一頂尖帽,兩旁卻有兩隻耳蓋垂下來,連系在颔下,很象現在飛機駕駛員所帶的皮帽的格式。
這帽子的質料是黃緞,頂上有一簇很長秀美麗的紅纓裝着,沿着這一簇紅纓而下,一直到下面的帽邊,這一部分的黃緞上,更用無數的珠子,一行一行地周圍環釘着,遠遠地望過去,仿佛是一頭海産的貝殼類動物,伏在他的頭頂上。
真是奇特極了!然而它的價值,卻斷非我所敢想象的了。
他的腳下是穿着一雙黑緞制的戰靴,這雙戰靴可說是他全部服飾中最簡單的一件了,不但沒有珠寶釘着,且不曾繡半些花紋。
他的身子是挺得非常的直,足以充分地表顯出他的壯健和勇武來;他的面目更是十二分的清秀英浚——當然,這幅畫像上所表示的乃是春秋方盛之際的乾隆,而決非晚年的寫照。
——我想他對于騎術應該總是非常精熟的,因為我人大家都知道這位大皇帝的生前,乃是一個有名的射獵家,射獵家無有不精騎術的。
我們再仔細把這幅畫像端相了一會之後,又發現在那馬鞍上還有一件很講究的裝飾品咧!那是馬的肚帶動上的幾個扣子。
這幾個扣子不僅是純金制的,而且還鑿着很精美的花紋。
那馬缰也是皮制的,環繞在馬的頸間,并和那肚帶連系起來,上面另有幾簇紅纓挂着;這些點綴品,極有力地襯出了那馬的雄姿來。
讀者看這寫到這裡,也許已忍不信要問我了,為什麼單是看了這畫像,我們便把什麼寶石,珠子,金扣,肚帶,看得那樣逼真?似乎不是情理上所可能的。
不錯,畫像并不曾如此詳細的告訴我們;告訴我們的是一具大玻璃匣子,這具玻璃匣子恰好就安在畫像的下面,裡頭所盛的東西便是畫中人的每一件服飾:他的蒙古式的馬鞍,他的精緻的獵裝,他的純金制的腳镫,一切無不齊備。
所缺的就是活的人和活的馬。
依我所推測,那幅畫像的作者必然是根據了這些現實的東西,先畫成一個殼子,然後再追憶了這些東西的主人的形容身份,用心添加起來,才拼湊就這幅動人的畫像。
畫上還有三件東西,上面還不曾說過。
第一件是乾隆左手上挂着的一條皮鞭;第二件是他套在左手上的一張弓;第三件是一個箭壺,裡面插着好幾支箭。
這三件東西也同在那口大玻璃匣子裡陳列着,我們因此也得細細鑒賞。
那皮鞭大約有三尺長,一端是用幾條皮帶象編發辮似的編就的,即有麼驅策馬匹;另一端是一個白玉的柄,這柄上鑽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