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回 盛京之宮院
關燈
小
中
大
的觀音像,差不多是終年不斷地虔誠供奉着的,此刻已早就派人赍到這裡來了。
有時候伊也歡喜念念經,所以必須另外有這麼一間靜室。
便殿的左邊一間,就是太後的寝室。
在那便殿的中央,就是我們一進去,最先走到的那一間屋子裡,有一張不很高的小圓桌子;這桌子的本身原是沒有什麼值得令人特别注意的地方,但它的上面,卻有一副太後日常所愛用的骨牌安着。
這副骨牌當太後沒有起程之前,原是藏在頤和園内的某一座便殿裡的;起程的前一天,我們還瞧見它好好地放在那裡藏着咧,後來也不曾聽見太後吩咐過要把它帶上奉天來。
但李蓮英和張德這幾個大太監的心思,原是最靈巧不過的,他們以為太後到了奉天,說不定會有突然起起這副骨牌的可能,因此就暗地裡派人帶來了,我們卻不曾知道。
所以大家一走進去,就把視線齊集中在這副牌的上面;太後似乎也覺得很詫異,但伊也知道這是伊的奴才們先意奉承的一番美意。
靠近那連寝室的門的旁邊,另有一張很闊大的桌子,這便是太後的公事桌了。
上面已很整齊地安着一副筆硯和其他應用的文具,如印泥,水盂等等,和許多式樣不同的紙張。
在列車上的那座小朝廷裡,太後的禦座是特地定制的;但在盛京的宮院中,卻盡有幾座現存的備着,不必另制。
雖然它們的雕刻和裝璜,因為年代久,不常用的緣故,已遠不如北京宮裡所有的精緻而富麗,可是現在安在便殿上的那一座,也還并不怎樣陳舊,它的質料,一般也是用的紫檀木,後面也一樣有一架紫檀木的插屏,鑲着很名貴的大理石。
四面的牆上,跟火車的車壁上一般也有大幅的圖案畫繪着,這些壁畫的作者,當然又是那些高手的漆工了。
他們所畫的人物或花草,都歡喜用很濃豔的顔色,看起來不免覺得太粗俗些。
就這一座正殿來講,或者可以說把這一座正殿來代表了盛京全部的宮院而論,它們誠然是很燦爛輝煌;然而若把熱河的行宮來比較一下,那就不免處處相形見绌了!我不妨舉出幾點來,當做說明。
譬如牆壁上,這裡隻是漆着許多壁畫,鮮豔固然很鮮豔,但怎樣夠得上說珍貴,說别緻呢?在熱河的行宮中,有好幾座為聖駕所常到的殿宇,是用各色各樣的貢緞來糊壁的;這些貢緞上,一般也織着很美麗的圖案畫。
它們的價值,至少要比油漆超出十倍,二十倍。
還有,在熱河的行宮中,太後每次去留宿的幾座正殿裡,所有幾枝粗可合抱的庭柱上,從頭到腳,都有許多栩栩如生的飛龍盤繞着;它們既不是用木料雕成的,也不是用泥塑就的,原來它們全是用金所澆鑄的。
在天花闆上,同樣還有許多飛龍飛鳳一類的點綴品,也是用的純金。
而這些庭柱和天花闆的本身,不用說,當然都是用的最貴重的木料了。
這裡卻隻能用普通的木料,真金的點綴品是更不見一件了!再有熱河的行宮中,一切門的門鍵,和那些拴窗的紮鈎之類,大部分都是銀制的,就是不是銀,也必是上好的紫銅或白銅。
而這裡,卻隻見普通的黃銅和白鐵。
總之,從物質上講,無論拿那一點來比較,熱河的行宮實在要比盛京的古宮富麗得多了! 盛京的宮院之所以不能盡量裝點的緣故,乃是級單純的,一言以蔽之,财力不足而已。
東三省的商市,雖然并不如何蕭條,百姓也不曾鬧什麼饑荒;可是這裡的人民,向來習慣于很清苦的生活,奢侈的事情,大家都不講究,而官家所征收的錢糧,也比較少一些,因此這些宮院,在當地人的心目中看來,已是非常的華貴精緻,殊不覺有整治的必要。
在官府方面,又為經濟力所限,也隻得跟人民抱着相同的心理,盡讓這些陳舊的建築物永遠維持着它們的原狀了。
其實,平心而論,象這樣的屋子,僅僅用以充作皇上或皇太後偶一臨幸用的行宮,的确已很适合的了,我們這些人都為在關内過了好幾代的舒服生活,不但已把我們的耐苦精神一齊喪失殆盡,而且還使我們養成了一種非常奢侈的習慣,對于等閑的物件,不免就存了瞧不起的心理,于是便把這些尚存三分古意的舊宮院,看得處處不見精彩了。
但是無論如何,太後卻并不曾有過半些不合意的表示,伊顯然是很滿足了。
太後在便殿上略坐一坐之後,便決意要午睡了;伊每次午睡的時間,總在兩三小時左右,今天伊尤比往常多辛苦了一些,那末睡的時間,也許會格外長些了。
伊睡熟了之後,我們便照例隻讓一個恰巧該當值
有時候伊也歡喜念念經,所以必須另外有這麼一間靜室。
便殿的左邊一間,就是太後的寝室。
在那便殿的中央,就是我們一進去,最先走到的那一間屋子裡,有一張不很高的小圓桌子;這桌子的本身原是沒有什麼值得令人特别注意的地方,但它的上面,卻有一副太後日常所愛用的骨牌安着。
這副骨牌當太後沒有起程之前,原是藏在頤和園内的某一座便殿裡的;起程的前一天,我們還瞧見它好好地放在那裡藏着咧,後來也不曾聽見太後吩咐過要把它帶上奉天來。
但李蓮英和張德這幾個大太監的心思,原是最靈巧不過的,他們以為太後到了奉天,說不定會有突然起起這副骨牌的可能,因此就暗地裡派人帶來了,我們卻不曾知道。
所以大家一走進去,就把視線齊集中在這副牌的上面;太後似乎也覺得很詫異,但伊也知道這是伊的奴才們先意奉承的一番美意。
靠近那連寝室的門的旁邊,另有一張很闊大的桌子,這便是太後的公事桌了。
上面已很整齊地安着一副筆硯和其他應用的文具,如印泥,水盂等等,和許多式樣不同的紙張。
在列車上的那座小朝廷裡,太後的禦座是特地定制的;但在盛京的宮院中,卻盡有幾座現存的備着,不必另制。
雖然它們的雕刻和裝璜,因為年代久,不常用的緣故,已遠不如北京宮裡所有的精緻而富麗,可是現在安在便殿上的那一座,也還并不怎樣陳舊,它的質料,一般也是用的紫檀木,後面也一樣有一架紫檀木的插屏,鑲着很名貴的大理石。
四面的牆上,跟火車的車壁上一般也有大幅的圖案畫繪着,這些壁畫的作者,當然又是那些高手的漆工了。
他們所畫的人物或花草,都歡喜用很濃豔的顔色,看起來不免覺得太粗俗些。
就這一座正殿來講,或者可以說把這一座正殿來代表了盛京全部的宮院而論,它們誠然是很燦爛輝煌;然而若把熱河的行宮來比較一下,那就不免處處相形見绌了!我不妨舉出幾點來,當做說明。
譬如牆壁上,這裡隻是漆着許多壁畫,鮮豔固然很鮮豔,但怎樣夠得上說珍貴,說别緻呢?在熱河的行宮中,有好幾座為聖駕所常到的殿宇,是用各色各樣的貢緞來糊壁的;這些貢緞上,一般也織着很美麗的圖案畫。
它們的價值,至少要比油漆超出十倍,二十倍。
還有,在熱河的行宮中,太後每次去留宿的幾座正殿裡,所有幾枝粗可合抱的庭柱上,從頭到腳,都有許多栩栩如生的飛龍盤繞着;它們既不是用木料雕成的,也不是用泥塑就的,原來它們全是用金所澆鑄的。
在天花闆上,同樣還有許多飛龍飛鳳一類的點綴品,也是用的純金。
而這些庭柱和天花闆的本身,不用說,當然都是用的最貴重的木料了。
這裡卻隻能用普通的木料,真金的點綴品是更不見一件了!再有熱河的行宮中,一切門的門鍵,和那些拴窗的紮鈎之類,大部分都是銀制的,就是不是銀,也必是上好的紫銅或白銅。
而這裡,卻隻見普通的黃銅和白鐵。
總之,從物質上講,無論拿那一點來比較,熱河的行宮實在要比盛京的古宮富麗得多了! 盛京的宮院之所以不能盡量裝點的緣故,乃是級單純的,一言以蔽之,财力不足而已。
東三省的商市,雖然并不如何蕭條,百姓也不曾鬧什麼饑荒;可是這裡的人民,向來習慣于很清苦的生活,奢侈的事情,大家都不講究,而官家所征收的錢糧,也比較少一些,因此這些宮院,在當地人的心目中看來,已是非常的華貴精緻,殊不覺有整治的必要。
在官府方面,又為經濟力所限,也隻得跟人民抱着相同的心理,盡讓這些陳舊的建築物永遠維持着它們的原狀了。
其實,平心而論,象這樣的屋子,僅僅用以充作皇上或皇太後偶一臨幸用的行宮,的确已很适合的了,我們這些人都為在關内過了好幾代的舒服生活,不但已把我們的耐苦精神一齊喪失殆盡,而且還使我們養成了一種非常奢侈的習慣,對于等閑的物件,不免就存了瞧不起的心理,于是便把這些尚存三分古意的舊宮院,看得處處不見精彩了。
但是無論如何,太後卻并不曾有過半些不合意的表示,伊顯然是很滿足了。
太後在便殿上略坐一坐之後,便決意要午睡了;伊每次午睡的時間,總在兩三小時左右,今天伊尤比往常多辛苦了一些,那末睡的時間,也許會格外長些了。
伊睡熟了之後,我們便照例隻讓一個恰巧該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