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回 遍地金沙
關燈
小
中
大
;後來榮祿仍克盡厥職的做伊的忠仆。
他們兩人中間的一番戀愛,卻就此很沉痛地犧牲了。
到如今,差不多已過了半世紀了,伊自己也已經給人家尊為皇太後了;榮祿是死了,伊所愛着的兒子——同治,也早已不在了。
所剩的隻是一個最奸滑的李蓮英,依舊伴着伊。
從這同一道路上,再到伊的發祥地——熱河去。
離開紫禁城,——那個充滿着野心的地方——一步一步地遠了,皇太後的一大隊人馬,不住的在這條黃沙路上前進着;但是五十年前的人馬的蹤迹,已象過眼煙雲一般的不可再見了。
前進,前進,越過了那些綠色的山頭,偶然在幾處預先布置好的廟宇裡歇息一會,接着,又繼續前進。
這一隊美麗的行列,終于是在熱河行宮前的那片大空地上紮下了。
這裡的一切,都是靜止得象死的一樣。
這些宮殿的屋面上,雖也同樣的鋪着黃色的瓦片,梁上和柱上,也滿繪着麒麟龍鳳之類,但是這些工程,看起來終不如北京禁城裡的宮殿或頤和園裡的宮殿那樣的精緻;想必是這裡的土工們的技巧,确有不如北京那邊的工匠的地方。
成群的女官,太監,和宮女,默默無聲地随在太後的後面,很迅捷地走着。
太後的行走,本來原很輕快的,其時,伊似乎急着要回想到從前的境界中去,因此在這些冷落的宮殿裡,穿來穿去的走得仿佛更快了。
伊把以前伊做一個年輕的皇妃時候所到過的地方,幾乎全走遍了。
後來,又到了一所空閉着的宮殿上,伊忽然用極低的聲音,獨自感歎起來。
我因為緊随在伊的肩後的緣故,可以很不費力的聽伊說道:“這一個寶座,就是我們的兒子,在行加冕禮時所坐的!我們至今好象還可以看見他坐在那裡。
——景象是跟昨天一樣——他所穿的是全套最高貴的服飾。
” 伊的感歎是這樣的靜穆,而伊的思潮卻受了這個可以紀念的加冕禮舉行的時候,也就是創造三度攝政的起點。
這種種情形,簡直是同昨天一樣。
而伊現在所站的地方,也就是昨天所站的地方!伊目不轉睛地注視着伊的嬰兒在這上面行加冕禮的那個寶座,好久不作一聲,也不回頭來看伊身後排列着的一行随從。
伊隻低下了頭,拂過了第一個女官,以至于最後的一個小太監,又穿往别的殿上去了。
伊又指着另一座宮殿告訴我們,這是鹹豐死後停靈之所,伊說是是非常的真切,我們仿佛看見一個已死的鹹豐,躺在伊所指着的地方;而他所丢下來的一副千金重擔,隻得讓他的嬌弱的愛妃給他擔住了。
——這就是現在這個溫和的老婦人。
在沒有到這裡來以前,太後已曾告訴過我許多關于伊自己的曆史;現在,伊就把當日最繁華,最幸福的幾段事情所發生的地點,一一指點給我認識。
這對于伊,是多麼傷心啊!但是當我們後來離開了熱河行宮回到北京走進了頤和園的大門之後,這些悲痛的陳迹,便絕不費事的擲出了我們的腦神經外去了,猶如翻過了一頁曆史一樣;而從此,這一部分的曆史便永遠不再有人去翻看了!
他們兩人中間的一番戀愛,卻就此很沉痛地犧牲了。
到如今,差不多已過了半世紀了,伊自己也已經給人家尊為皇太後了;榮祿是死了,伊所愛着的兒子——同治,也早已不在了。
所剩的隻是一個最奸滑的李蓮英,依舊伴着伊。
從這同一道路上,再到伊的發祥地——熱河去。
離開紫禁城,——那個充滿着野心的地方——一步一步地遠了,皇太後的一大隊人馬,不住的在這條黃沙路上前進着;但是五十年前的人馬的蹤迹,已象過眼煙雲一般的不可再見了。
前進,前進,越過了那些綠色的山頭,偶然在幾處預先布置好的廟宇裡歇息一會,接着,又繼續前進。
這一隊美麗的行列,終于是在熱河行宮前的那片大空地上紮下了。
這裡的一切,都是靜止得象死的一樣。
這些宮殿的屋面上,雖也同樣的鋪着黃色的瓦片,梁上和柱上,也滿繪着麒麟龍鳳之類,但是這些工程,看起來終不如北京禁城裡的宮殿或頤和園裡的宮殿那樣的精緻;想必是這裡的土工們的技巧,确有不如北京那邊的工匠的地方。
成群的女官,太監,和宮女,默默無聲地随在太後的後面,很迅捷地走着。
太後的行走,本來原很輕快的,其時,伊似乎急着要回想到從前的境界中去,因此在這些冷落的宮殿裡,穿來穿去的走得仿佛更快了。
伊把以前伊做一個年輕的皇妃時候所到過的地方,幾乎全走遍了。
後來,又到了一所空閉着的宮殿上,伊忽然用極低的聲音,獨自感歎起來。
我因為緊随在伊的肩後的緣故,可以很不費力的聽伊說道:“這一個寶座,就是我們的兒子,在行加冕禮時所坐的!我們至今好象還可以看見他坐在那裡。
——景象是跟昨天一樣——他所穿的是全套最高貴的服飾。
” 伊的感歎是這樣的靜穆,而伊的思潮卻受了這個可以紀念的加冕禮舉行的時候,也就是創造三度攝政的起點。
這種種情形,簡直是同昨天一樣。
而伊現在所站的地方,也就是昨天所站的地方!伊目不轉睛地注視着伊的嬰兒在這上面行加冕禮的那個寶座,好久不作一聲,也不回頭來看伊身後排列着的一行随從。
伊隻低下了頭,拂過了第一個女官,以至于最後的一個小太監,又穿往别的殿上去了。
伊又指着另一座宮殿告訴我們,這是鹹豐死後停靈之所,伊說是是非常的真切,我們仿佛看見一個已死的鹹豐,躺在伊所指着的地方;而他所丢下來的一副千金重擔,隻得讓他的嬌弱的愛妃給他擔住了。
——這就是現在這個溫和的老婦人。
在沒有到這裡來以前,太後已曾告訴過我許多關于伊自己的曆史;現在,伊就把當日最繁華,最幸福的幾段事情所發生的地點,一一指點給我認識。
這對于伊,是多麼傷心啊!但是當我們後來離開了熱河行宮回到北京走進了頤和園的大門之後,這些悲痛的陳迹,便絕不費事的擲出了我們的腦神經外去了,猶如翻過了一頁曆史一樣;而從此,這一部分的曆史便永遠不再有人去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