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回 郭汾陽建院蓄歌姬
關燈
小
中
大
山絕頂返香魂。
如今了卻風流願,一任東風啼烏聲。
景期看罷,泫然淚下,怏怏上馬而回,到了吉期,準備元寶、彩緞、钗環禮物,牽羊擔酒,大吹大擂送去。
景期穿了吉服,自己上門納聘。
李白是媒人,面兒吃得紅紅,雙花雙紅,坐在馬上。
軍士吹吹打打,一齊來到安撫衙門裡。
葛太古出堂迎接,大擺喜筵,一則待媒人,一則請新婿,好不熱鬧。
但見: 喜氣迎門,瑞煙滿室,喜氣盈門,門上盡懸紅彩;瑞煙滿室,室中盡挂紗燈。
笙歌鼎沸,吹一派鸾鳳和鳴;錦褥平鋪,繡幾對紅鴛鴦交頸。
風流學士做媒人,潇灑狀元為女婿。
佳肴美酒,異果奇花,玉振金杯,玳瑁筵前光燦爛,搖筝檀闆,琉璃屏外韻悠揚。
飲宴已畢,李白、景期作别。
景期回至驿庭。
雷天然接着道:“相公聘已下了,軍情緊急,不可再遲。
”鐘景期道:“二夫人言之有理。
”便吩咐發牌起馬,傳各營齊備行裝。
次日辰時,放炮拔營。
葛太古、李白同來相送到長亭拜别。
景期領了兵馬,浩浩蕩蕩,往河北去了,葛太古别了太白,自回衙門,退人私署,走進碧秋房中,見碧秋獨坐下淚,太古問道:“我兒為何憂愁?”碧秋道:“孩兒蒙爹爹收養,安居在此,不知我母親與明霞姐姐,卻在何處?”太古道:“正是,我因連日匆忙,倒忘了這要緊事體。
待我差人四去尋訪便了。
”碧秋道:“差人尋也不中用,須多寫榜文,各處粘貼,或者有人知風來報。
”太古道:“我兒說得是。
”就寫起來。
榜文上寫着報信的謝銀三十兩,收留的謝銀五十兩,将避難緣由、姓名、年紀,一一開明。
寫完,發出去,連夜刊刻,印了幾百張,差了十數個人,往四處去粘貼。
差人拿了榜文,分頭去了。
一個差人到西京,一路尋訪,一張榜文,貼在長安城門上,又往别處貼去了。
那一些百姓,皆來看榜,内中一個人,頭戴氈帽,身穿短布衫,在人叢裡鑽出來,拍手笑道:“好快活!好快活!我造化今日到了。
”又有一個老婆子向前将那人一把扯住,扯到僻靜處間道:“你是賣魚的沉蛇兒,在這裡自言自語說什麼?”沉蛇兒道:“你是慣做中人的,白媽媽問我怎的。
”白婆道:“才聽見你說什麼造化到了,故問你?”蛇兒道:“有個緣故。
我前日在徑河打魚,夜裡泊船在岸邊,與我老婆子在那裡吃酒,忽聽見蘆葦叢中有人啼哭,我上岸看時,見一個老妪,一個絕标緻的女子避難到那邊,迷失了路,放聲啼哭,我便叫她倆個到漁船裡來,問她名姓,那老的叫做衛妪,後生叫做葛明霞。
她父親做官,我故收留在船裡,要等人來尋,好讨些賞。
誰想養了她一百三四十日,并無人來問,方才見街上榜文,卻有着落。
我如今送到她父親處,報事人三十兩也是我的,收留人五十兩也是我的,豈不是個造化。
” 白婆道:“那女子生得何?”蛇兒道:“妙啊!生得甚然标緻,烏油油的發兒,白堂堂的臉兒,曲彎彎的眉兒,俏生生的眼兒,直隆隆的鼻兒,細纖纖的口兒,小尖尖的腳兒。
隻是自從在船裡,并不曾看見她笑。
但是哭起來,那嬌聲兒便要叫人魂飛魄散,不知笑将起來怎樣有趣哩。
”白婆道:“可識幾個字否?”蛇兒道:“豈但識字,據那衛妪向我老婆說,她琴棋書畫,件件都會哩。
”白婆道:“你這蠢才,不是遇着我這樁大财,卻錯過了,這裡不好講話,随我到家裡來。
”兩個轉彎,來到白婆家裡。
蛇兒道:“有甚話說?”白婆道:“目今汾陽王郭老爺,起建凝芳閣,閣下造院子十所,每一院中有歌舞侍女十名,又要十個能詩善賦的絕色美人,分居十院,統領諸姬。
如今有了紅絹紫苑等九個,單單少着第十院美人,遍處訪覓,并沒好的。
你方才說那個女子,甚是标緻,何不将她賣與郭府,最少也得它二、三百兩銀子,可不勝如拿去那個八十兩的謝儀。
”蛇兒道:“那葛明霞不肯去怎麼好?” 白婆道:“這樣事體,不可明白做的。
如今你先回去,我同郭府管家,到你船邊來相看,隻說是你的女兒,如此如此。
做定圈套,那葛明霞哪裡曉得。
”蛇兒道:“倘然她在郭府裡說出情由,根究起來,我與你如何是好?”白婆道:“你是做水面上生意的,我的家夥連鍋竈也沒有一擔,一等交割了人,我也搬到你船裡來,一溜兒掉到别處去了,她們哪裡去尋。
”蛇兒道:“好計!好
如今了卻風流願,一任東風啼烏聲。
景期看罷,泫然淚下,怏怏上馬而回,到了吉期,準備元寶、彩緞、钗環禮物,牽羊擔酒,大吹大擂送去。
景期穿了吉服,自己上門納聘。
李白是媒人,面兒吃得紅紅,雙花雙紅,坐在馬上。
軍士吹吹打打,一齊來到安撫衙門裡。
葛太古出堂迎接,大擺喜筵,一則待媒人,一則請新婿,好不熱鬧。
但見: 喜氣迎門,瑞煙滿室,喜氣盈門,門上盡懸紅彩;瑞煙滿室,室中盡挂紗燈。
笙歌鼎沸,吹一派鸾鳳和鳴;錦褥平鋪,繡幾對紅鴛鴦交頸。
風流學士做媒人,潇灑狀元為女婿。
佳肴美酒,異果奇花,玉振金杯,玳瑁筵前光燦爛,搖筝檀闆,琉璃屏外韻悠揚。
飲宴已畢,李白、景期作别。
景期回至驿庭。
雷天然接着道:“相公聘已下了,軍情緊急,不可再遲。
”鐘景期道:“二夫人言之有理。
”便吩咐發牌起馬,傳各營齊備行裝。
次日辰時,放炮拔營。
葛太古、李白同來相送到長亭拜别。
景期領了兵馬,浩浩蕩蕩,往河北去了,葛太古别了太白,自回衙門,退人私署,走進碧秋房中,見碧秋獨坐下淚,太古問道:“我兒為何憂愁?”碧秋道:“孩兒蒙爹爹收養,安居在此,不知我母親與明霞姐姐,卻在何處?”太古道:“正是,我因連日匆忙,倒忘了這要緊事體。
待我差人四去尋訪便了。
”碧秋道:“差人尋也不中用,須多寫榜文,各處粘貼,或者有人知風來報。
”太古道:“我兒說得是。
”就寫起來。
榜文上寫着報信的謝銀三十兩,收留的謝銀五十兩,将避難緣由、姓名、年紀,一一開明。
寫完,發出去,連夜刊刻,印了幾百張,差了十數個人,往四處去粘貼。
差人拿了榜文,分頭去了。
一個差人到西京,一路尋訪,一張榜文,貼在長安城門上,又往别處貼去了。
那一些百姓,皆來看榜,内中一個人,頭戴氈帽,身穿短布衫,在人叢裡鑽出來,拍手笑道:“好快活!好快活!我造化今日到了。
”又有一個老婆子向前将那人一把扯住,扯到僻靜處間道:“你是賣魚的沉蛇兒,在這裡自言自語說什麼?”沉蛇兒道:“你是慣做中人的,白媽媽問我怎的。
”白婆道:“才聽見你說什麼造化到了,故問你?”蛇兒道:“有個緣故。
我前日在徑河打魚,夜裡泊船在岸邊,與我老婆子在那裡吃酒,忽聽見蘆葦叢中有人啼哭,我上岸看時,見一個老妪,一個絕标緻的女子避難到那邊,迷失了路,放聲啼哭,我便叫她倆個到漁船裡來,問她名姓,那老的叫做衛妪,後生叫做葛明霞。
她父親做官,我故收留在船裡,要等人來尋,好讨些賞。
誰想養了她一百三四十日,并無人來問,方才見街上榜文,卻有着落。
我如今送到她父親處,報事人三十兩也是我的,收留人五十兩也是我的,豈不是個造化。
” 白婆道:“那女子生得何?”蛇兒道:“妙啊!生得甚然标緻,烏油油的發兒,白堂堂的臉兒,曲彎彎的眉兒,俏生生的眼兒,直隆隆的鼻兒,細纖纖的口兒,小尖尖的腳兒。
隻是自從在船裡,并不曾看見她笑。
但是哭起來,那嬌聲兒便要叫人魂飛魄散,不知笑将起來怎樣有趣哩。
”白婆道:“可識幾個字否?”蛇兒道:“豈但識字,據那衛妪向我老婆說,她琴棋書畫,件件都會哩。
”白婆道:“你這蠢才,不是遇着我這樁大财,卻錯過了,這裡不好講話,随我到家裡來。
”兩個轉彎,來到白婆家裡。
蛇兒道:“有甚話說?”白婆道:“目今汾陽王郭老爺,起建凝芳閣,閣下造院子十所,每一院中有歌舞侍女十名,又要十個能詩善賦的絕色美人,分居十院,統領諸姬。
如今有了紅絹紫苑等九個,單單少着第十院美人,遍處訪覓,并沒好的。
你方才說那個女子,甚是标緻,何不将她賣與郭府,最少也得它二、三百兩銀子,可不勝如拿去那個八十兩的謝儀。
”蛇兒道:“那葛明霞不肯去怎麼好?” 白婆道:“這樣事體,不可明白做的。
如今你先回去,我同郭府管家,到你船邊來相看,隻說是你的女兒,如此如此。
做定圈套,那葛明霞哪裡曉得。
”蛇兒道:“倘然她在郭府裡說出情由,根究起來,我與你如何是好?”白婆道:“你是做水面上生意的,我的家夥連鍋竈也沒有一擔,一等交割了人,我也搬到你船裡來,一溜兒掉到别處去了,她們哪裡去尋。
”蛇兒道:“好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