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卷 三一、獲盜受譴七則
關燈
小
中
大
。
〗。
然司馬及令,竟以獲盜功蒙上賞。
不二年,令奉委署常州某邑。
受事僅七日,無疾暴卒,卒時似有所見。
次年司馬提升徐守,奉檄赴任。
至袁浦,無疾暴卒。
卒時,亦似有所見。
兩君皆年才強仕〖(禮記)四十曰強而仕。
〗,相繼暴卒,皆卒於赴任得意之時,衆鹹異之,歸咎前案之不免冤濫也! 江參軍某〖參軍,理問之稱。
〗,急欲得知縣。
有華亭令某與之善,以己所獲盜數名予之,而為之乞獎。
上遊以人數與保律未符〖上遊,即上憲。
〗。
參軍複出資買得二盜,以足其功。
遂給咨送部引見,後得旨以知縣用。
甫至寓,忽仆于地。
扶之起,語多失倫,似與人争詈者,中夜而卒。
陽湖主簿某君,性貪酷。
初官婁縣簿,有血迸師姑之号〖出處并義均未詳。
(按)疑即貪酷之綽号。
〗。
後調任陽湖時,欽犯莊午可在逃,日久未獲。
某密探知莊潛住徽州,遽以白常州府,奉饬往拿,得之泾縣鄉間。
泾縣令欲居首功,以二百金為賂,遂讓之。
莊赴蘇,旋即正法。
未幾某晨起,将衙參。
忽睨空而叱曰:“莊午可來矣!”又曰:“入内矣!”遽逃入卧室,顧家人曰:“速擋住,勿令入!”旋又頓足曰:“入室矣!奈何?”遂逃入床中,以手死握帳門,狂呼求救。
移時氣竭聲嘶〖嘶,音斯。
(玉篇)嘶,噎也。
(按)聲嘶,聲将絕貌。
〗,七竅流血而死。
武進令某,為南彙縣時,值己酉庚子,鴉片煙禁嚴,吸食者死。
地方官一月獲十五起者,立予升階。
時裕謙巡撫江蘇,督辦嚴厲。
令迎合其意,兩月間報獲百餘案。
裕大喜,為之請加同知銜。
時以半年為限,限内無死法,而所獲既多,大半斃于獄。
越數年,令自武進調元和,得卓異〖三歲大計,群吏之治最優者曰卓異,遂得升遷。
〗。
赴都引見。
有駕五馬,建雙熊之勢〖,音侵。
,驟貌。
(潘子真·詩話)禮,天子駕六馬,三公九卿四馬,漢時朝臣出使為太守加一馬,故曰五馬。
(劉階表)馮熊轼而督盜。
(注)太守車轼畫雙熊。
(按)此句猶言将有升知府之勢。
〗。
舟行至清江浦,其家人在前艙,聞令大言:“若等有話好說,勿動手!”時所坐為常州花船,船妓與令素有染,疑其相谑也〖谑,音虐,猶戲也。
〗。
繼複聞呼叱聲,又言:“我輩尚不應死,何忍置之死地?”家人始異之,同趨入視。
見令顔色沮喪〖沮,音舉,沮喪猶言恐怖而失色也。
〗,作手撐足拒狀。
衆人入,始定,曰:“幸汝等來,不然殆矣〖殆,危也。
〗!問以何事?又默不語。
或勸之姑請病假,折回蘇州,不可。
明日遂渡黃〖黃,黃河。
〗,至王家營。
行未兩程,病大作。
昏不知人,所言皆與人争憤。
時其子從行,遂決計奉之南歸,晝夜遄行〖遄,音傳。
遄行,疾行也。
〗。
及常州之奔牛,病已瀕危〖瀕,音頻,猶臨也。
〗。
忽以兩手自摳其舌〖摳,口候切,音口平聲,猶挖也。
〗,大叫而死。
坐花主人曰:“盜劫人财,王法所不容。
捕而誅之,宜若無罪然。
然果實心為國,除莠安良,誰曰不宜?又或地方捕盜官吏,因案搜擒,在官為舉職奉公,在盜為情真罪當。
盜死于法,何敢仇執法吏〖(宋史刑法志)執法之吏,不可輕授。
〗?然為民父母,不能教養其民,至窮而為盜,則從而骈戮之,哀矜勿喜〖(論語)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仁者猶有憾焉。
若境非本轄,官非有司,事非因公,徒以觊觎遷擢〖觊觎,音計俞。
(正韻)觊觎,欲得也。
遷擢,與上拔擢義同。
〗,越境購拿,就使贓真盜确,一念之私,盜已得而仇之。
況其中更多不實不盡,或張冠李戴〖四字,古諺語。
〗;或李代桃僵〖僵,音姜,仆也。
(古樂府)蟲來吃桃根,李樹代桃僵。
(按)此二句,譬喻誣良為盜也。
本此。
〗;或鼠竊狗偷〖(舊唐書蕭銑等論)小則鼠竊狗偷。
(按)鼠竊狗偷,小賊之謂。
〗,本無死法,而羅織以成之〖(唐書來俊臣傳)俊臣與其黨造告密羅織經一卷。
(按)羅織,猶文緻之謂。
〗。
遂至負屈含冤,俯首就戮。
死而有知,不于獲盜遷官之人是仇,而誰仇乎?三十年來所見,以此遷擢者,大都賀者在室,者已在戶。
茲擇其死尤顯者數則,書之如左,以為有位者儆。
”
〗。
然司馬及令,竟以獲盜功蒙上賞。
不二年,令奉委署常州某邑。
受事僅七日,無疾暴卒,卒時似有所見。
次年司馬提升徐守,奉檄赴任。
至袁浦,無疾暴卒。
卒時,亦似有所見。
兩君皆年才強仕〖(禮記)四十曰強而仕。
〗,相繼暴卒,皆卒於赴任得意之時,衆鹹異之,歸咎前案之不免冤濫也! 江參軍某〖參軍,理問之稱。
〗,急欲得知縣。
有華亭令某與之善,以己所獲盜數名予之,而為之乞獎。
上遊以人數與保律未符〖上遊,即上憲。
〗。
參軍複出資買得二盜,以足其功。
遂給咨送部引見,後得旨以知縣用。
甫至寓,忽仆于地。
扶之起,語多失倫,似與人争詈者,中夜而卒。
陽湖主簿某君,性貪酷。
初官婁縣簿,有血迸師姑之号〖出處并義均未詳。
(按)疑即貪酷之綽号。
〗。
後調任陽湖時,欽犯莊午可在逃,日久未獲。
某密探知莊潛住徽州,遽以白常州府,奉饬往拿,得之泾縣鄉間。
泾縣令欲居首功,以二百金為賂,遂讓之。
莊赴蘇,旋即正法。
未幾某晨起,将衙參。
忽睨空而叱曰:“莊午可來矣!”又曰:“入内矣!”遽逃入卧室,顧家人曰:“速擋住,勿令入!”旋又頓足曰:“入室矣!奈何?”遂逃入床中,以手死握帳門,狂呼求救。
移時氣竭聲嘶〖嘶,音斯。
(玉篇)嘶,噎也。
(按)聲嘶,聲将絕貌。
〗,七竅流血而死。
武進令某,為南彙縣時,值己酉庚子,鴉片煙禁嚴,吸食者死。
地方官一月獲十五起者,立予升階。
時裕謙巡撫江蘇,督辦嚴厲。
令迎合其意,兩月間報獲百餘案。
裕大喜,為之請加同知銜。
時以半年為限,限内無死法,而所獲既多,大半斃于獄。
越數年,令自武進調元和,得卓異〖三歲大計,群吏之治最優者曰卓異,遂得升遷。
〗。
赴都引見。
有駕五馬,建雙熊之勢〖,音侵。
,驟貌。
(潘子真·詩話)禮,天子駕六馬,三公九卿四馬,漢時朝臣出使為太守加一馬,故曰五馬。
(劉階表)馮熊轼而督盜。
(注)太守車轼畫雙熊。
(按)此句猶言将有升知府之勢。
〗。
舟行至清江浦,其家人在前艙,聞令大言:“若等有話好說,勿動手!”時所坐為常州花船,船妓與令素有染,疑其相谑也〖谑,音虐,猶戲也。
〗。
繼複聞呼叱聲,又言:“我輩尚不應死,何忍置之死地?”家人始異之,同趨入視。
見令顔色沮喪〖沮,音舉,沮喪猶言恐怖而失色也。
〗,作手撐足拒狀。
衆人入,始定,曰:“幸汝等來,不然殆矣〖殆,危也。
〗!問以何事?又默不語。
或勸之姑請病假,折回蘇州,不可。
明日遂渡黃〖黃,黃河。
〗,至王家營。
行未兩程,病大作。
昏不知人,所言皆與人争憤。
時其子從行,遂決計奉之南歸,晝夜遄行〖遄,音傳。
遄行,疾行也。
〗。
及常州之奔牛,病已瀕危〖瀕,音頻,猶臨也。
〗。
忽以兩手自摳其舌〖摳,口候切,音口平聲,猶挖也。
〗,大叫而死。
坐花主人曰:“盜劫人财,王法所不容。
捕而誅之,宜若無罪然。
然果實心為國,除莠安良,誰曰不宜?又或地方捕盜官吏,因案搜擒,在官為舉職奉公,在盜為情真罪當。
盜死于法,何敢仇執法吏〖(宋史刑法志)執法之吏,不可輕授。
〗?然為民父母,不能教養其民,至窮而為盜,則從而骈戮之,哀矜勿喜〖(論語)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仁者猶有憾焉。
若境非本轄,官非有司,事非因公,徒以觊觎遷擢〖觊觎,音計俞。
(正韻)觊觎,欲得也。
遷擢,與上拔擢義同。
〗,越境購拿,就使贓真盜确,一念之私,盜已得而仇之。
況其中更多不實不盡,或張冠李戴〖四字,古諺語。
〗;或李代桃僵〖僵,音姜,仆也。
(古樂府)蟲來吃桃根,李樹代桃僵。
(按)此二句,譬喻誣良為盜也。
本此。
〗;或鼠竊狗偷〖(舊唐書蕭銑等論)小則鼠竊狗偷。
(按)鼠竊狗偷,小賊之謂。
〗,本無死法,而羅織以成之〖(唐書來俊臣傳)俊臣與其黨造告密羅織經一卷。
(按)羅織,猶文緻之謂。
〗。
遂至負屈含冤,俯首就戮。
死而有知,不于獲盜遷官之人是仇,而誰仇乎?三十年來所見,以此遷擢者,大都賀者在室,者已在戶。
茲擇其死尤顯者數則,書之如左,以為有位者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