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回 未死人忽地開喪 妙彌縫從豐代犒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陳雨堂自從到了濟南,守了一個多月,不曾得着差使,光景日見窘迫,又不便向人告貸露出窮相。
正在為難之際,忽然接了江陰兩封信,說是丈母死了,心中越覺悶悶不樂。
拿着兩封信,躺在煙榻上,發了一會煙迷,朦胧之間,仿佛入夢,說是家中死了人了,及至看那死人時,正是自己老婆,不覺一驚而醒。
提起煙槍吸了兩口,忽然心中一動,想出一條計策來。
取過紙筆,起了一個稿子,然後叫家人到外面去叫一個刻字匠來,叫他拿了這稿子去照刻。
看官,你道他刻的是甚麼?原來是刻訃帖。
然而天下事,那裡有死了丈母女婿刻訃開喪的道理?誰知他刻的不是他丈母的訃帖,卻是他老婆的訃帖。
隻因窮極無聊,便異想天開撒這麼一個大謊,隻說死了老婆,遍處散出訃帖,定日受吊。
他是在山東三四代的人,所有官場紳土,那一家、那一個不相識?這一散起來,卻也散了二三百份出去。
人家得了他的訃帖,不免便送奠禮,也有送幛的,也有送聯的,也有送錢的。
到了受吊那天,便居然設起孝堂來,把個十歲孩子披了粗麻,扮成孝子,胡鬧了一天,倒也有好些人來叩奠的。
這麼一混,那位護院陳中丞,倒送了二百吊京錢的楮金,連各寅僚的,差不多收了三百吊大錢,被他捱過了一個窮關頭。
還揀了一軸幛子,換了幾個字及上下款,寄到江陰去挽他的丈母。
恰好這件事情鬧了之後,陳護院連下了兩個劄子,委他一個本轅文案、一個官書局督辦的差使。
麗堂奉劄之下,不免趨轅謝委,一面拜同事,一面擇日到差。
且說第四回書中所表的撫轅文案田仰方,他本是山東的一個老候補,他當日以通判到山東時,現在的護院陳蕙裳還是個知縣,彼此本是相好。
陳護院這回接印之後,自然照舊留差。
喜得這護院是個風流倜傥人物,所有一切舊友。
莫不略分言情的,所以差使格外好當,上下之情也易于通達,并無壅蔽之虞。
這也是他的長處。
田仰方本是個豪俠之士,最歡喜應酬,因此護院越發和他共得來。
這一天看見雨堂拜片,知道又添了個同事了;并且也是老朋友,因此動了請客之念,定了日子,就在芙蓉巷本公館裡擺起宴來。
一共擺了五席,所請的無非是紅紅兒的候補道府,内中有許多與我這書上無幹的,就不去一一瑣叙了。
内中請的第一個客,就是陳蕙裳中丞。
所以這天的客,因為有他在内,都是恐怕落在護院後的,紛紛早到。
及至護院到時,一律還他僚屬規矩,站班迎接。
等到定席時候,護院自是當中第一位,卻請了新委善後局提調蕭志何及陳雨堂兩個陪他,下餘在兩旁分排了四席。
護院入座之後,先交代說:“我們都是老朋友,斷不可拘禮節,隻管開懷暢飲。
總要和十年前,我們在鵲華橋(濟南冶遊之地)玩笑一般才好。
”衆人領命,無不痛飲。
上過幾道熱炒之後,廚子捧了活鯉魚上來,請示做法(濟南風氣如此)。
護院道:“别人總歡喜一半醋溜,不是就紅燒,一半總是清炖。
我今天變個樣兒,一半拿來炒片,一半做口湯喝罷。
”廚子領命下去。
護院對志何、雨堂道:“你看他們都是靜悄悄的,你兩個何妨分到兩面去打個通關,隻當是代我的。
他們誰歡喜和我豁拳,就請他們來。
”志何、雨堂兩個奉命,便分頭去豁拳。
雨堂的拳本來不濟,打了兩桌十二個人的通關,倒輸了八個直落五,不覺酩酊大醉。
恰好家人捧上炒魚片來,雨堂道:“這、這、這是老帥點的菜,你們嘗嘗。
”說到這裡,忽然想起離座久了,老帥沒有人陪坐,并且打完了通關,也要去銷差。
于是一踅一踅的仍走到首席上,擡頭一看,不覺吃了一驚:原來那位護院陳
正在為難之際,忽然接了江陰兩封信,說是丈母死了,心中越覺悶悶不樂。
拿着兩封信,躺在煙榻上,發了一會煙迷,朦胧之間,仿佛入夢,說是家中死了人了,及至看那死人時,正是自己老婆,不覺一驚而醒。
提起煙槍吸了兩口,忽然心中一動,想出一條計策來。
取過紙筆,起了一個稿子,然後叫家人到外面去叫一個刻字匠來,叫他拿了這稿子去照刻。
看官,你道他刻的是甚麼?原來是刻訃帖。
然而天下事,那裡有死了丈母女婿刻訃開喪的道理?誰知他刻的不是他丈母的訃帖,卻是他老婆的訃帖。
隻因窮極無聊,便異想天開撒這麼一個大謊,隻說死了老婆,遍處散出訃帖,定日受吊。
他是在山東三四代的人,所有官場紳土,那一家、那一個不相識?這一散起來,卻也散了二三百份出去。
人家得了他的訃帖,不免便送奠禮,也有送幛的,也有送聯的,也有送錢的。
到了受吊那天,便居然設起孝堂來,把個十歲孩子披了粗麻,扮成孝子,胡鬧了一天,倒也有好些人來叩奠的。
這麼一混,那位護院陳中丞,倒送了二百吊京錢的楮金,連各寅僚的,差不多收了三百吊大錢,被他捱過了一個窮關頭。
還揀了一軸幛子,換了幾個字及上下款,寄到江陰去挽他的丈母。
恰好這件事情鬧了之後,陳護院連下了兩個劄子,委他一個本轅文案、一個官書局督辦的差使。
麗堂奉劄之下,不免趨轅謝委,一面拜同事,一面擇日到差。
且說第四回書中所表的撫轅文案田仰方,他本是山東的一個老候補,他當日以通判到山東時,現在的護院陳蕙裳還是個知縣,彼此本是相好。
陳護院這回接印之後,自然照舊留差。
喜得這護院是個風流倜傥人物,所有一切舊友。
莫不略分言情的,所以差使格外好當,上下之情也易于通達,并無壅蔽之虞。
這也是他的長處。
田仰方本是個豪俠之士,最歡喜應酬,因此護院越發和他共得來。
這一天看見雨堂拜片,知道又添了個同事了;并且也是老朋友,因此動了請客之念,定了日子,就在芙蓉巷本公館裡擺起宴來。
一共擺了五席,所請的無非是紅紅兒的候補道府,内中有許多與我這書上無幹的,就不去一一瑣叙了。
内中請的第一個客,就是陳蕙裳中丞。
所以這天的客,因為有他在内,都是恐怕落在護院後的,紛紛早到。
及至護院到時,一律還他僚屬規矩,站班迎接。
等到定席時候,護院自是當中第一位,卻請了新委善後局提調蕭志何及陳雨堂兩個陪他,下餘在兩旁分排了四席。
護院入座之後,先交代說:“我們都是老朋友,斷不可拘禮節,隻管開懷暢飲。
總要和十年前,我們在鵲華橋(濟南冶遊之地)玩笑一般才好。
”衆人領命,無不痛飲。
上過幾道熱炒之後,廚子捧了活鯉魚上來,請示做法(濟南風氣如此)。
護院道:“别人總歡喜一半醋溜,不是就紅燒,一半總是清炖。
我今天變個樣兒,一半拿來炒片,一半做口湯喝罷。
”廚子領命下去。
護院對志何、雨堂道:“你看他們都是靜悄悄的,你兩個何妨分到兩面去打個通關,隻當是代我的。
他們誰歡喜和我豁拳,就請他們來。
”志何、雨堂兩個奉命,便分頭去豁拳。
雨堂的拳本來不濟,打了兩桌十二個人的通關,倒輸了八個直落五,不覺酩酊大醉。
恰好家人捧上炒魚片來,雨堂道:“這、這、這是老帥點的菜,你們嘗嘗。
”說到這裡,忽然想起離座久了,老帥沒有人陪坐,并且打完了通關,也要去銷差。
于是一踅一踅的仍走到首席上,擡頭一看,不覺吃了一驚:原來那位護院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