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回 江小姐俏心多不吞不吐試真情 雙公子癡态發如醉如狂招讪笑

關燈
詞雲: 佳人祇要心兒俏,俏便思量到。

    從頭直算到收梢,不許情長情短忽情消。

     一時任性颠還倒,那怕旁人笑。

    有人點破夜還朝,方知玄霜搗盡是藍橋。

     〈虞美人〉 話說雙星自從遊園之後,又在夫人房裡吃了夜飯,回到書房,坐着細想:“今日得遇小姐,又得見小姐之詩,又湊着夫人之巧,命我和了一首,得入小姐之目,真僥幸也。

    ”心下十分快活。

    祇可恨小姐賣乖,不肯同去遊園,又可恨園中徑路不熟,不曾尋見小姐的拂雲樓在那裡。

    想了半晌,忽又想道:我今日見園中各壁上的詩題,如《好鳥還春》,如《莺啼修竹》,如《飛花落舞筵》,如《片雲何意傍琴台》,皆是觸景寓情之作,為何當此早春,忽賦此‘似曾相識燕歸來’之句,殊無謂也。

    莫非以我之來無因,而又相親相近若有因,遂寓意于此題麼?若果如此,則小姐之俏心,未嘗不為我雙不夜而躊躇也。

    況詩中之“全不避”、“了無嫌”,分明刺我之眼饞臉涎也。

    雙不夜,雙不夜,你何幸而得小姐如此之垂憐也?”想來想去,想的快活,方纔就寝。

    正是: 穿通骨髓無非想,鑽透心窩祇有思。

     想去思來思想極,美人肝膽盡皆知。

     到了次日,雙星起來,恐怕錯看了小姐題詩之意,因将小姐的原詩默記了出來,寫在一幅箋紙上,又細細觀看。

    越看越覺小姐命題的深意原有所屬,暗暗歡喜道:小姐祇一詩題,也不等閑虛拈。

    不知他那俏心兒,具有許多靈慧?我雙不夜若不參透他一二分,豈不令小姐笑我是個蠢漢?幸喜我昨日的和詩,還依稀彷佛,不十分相背。

    故小姐幾回吟賞,尚似無鄙薄之心。

    或者由此而再緻一詩一詞,以邀其青盼,亦未可知也。

    但我想小姐少師之女,貴重若此﹔天生麗質,竊宛若此﹔彤管有炜,多才若此。

    莫說小姐端莊正靜,不肯為薄劣書生而動念,即使感觸春懷,亦不過筆墨中微露一絲之愛慕,如昨日之詩題是也。

    安能于邂逅間,即眉目勾挑,而慨然許可,以自媒自嫁哉,萬無是理也!況我雙星居此已數月矣,僅獲一見再見而已。

    且相見非嚴父之前,即慈母之後,又侍兒林立,卻從無處以叙寒溫。

    若欲将針引線,必鐵杵成針而後可。

    我雙不夜此時,粗心浮氣,即望玄霜搗成,是自棄也。

    況我奉母命而來,原為求婚,若不遇可求之人,尚可謝責。

    今既見蕊珠小姐絕代之人,而不知極力苦求,豈不上違母命,而下失本心哉?為今之計,惟有安心于此,長望明河,設或無緣,有死而已。

    但恨出門時約得限期甚近,恐母親懸念,于心不安。

    況我居于此,無多役遣,祇青雲一仆足矣。

    莫若打發野鶴歸去報知,以慰慈母之倚闾。

     思算定了,遂寫了一封家書,并取些盤纏付與野鶴,叫他回去報知。

    江章與夫人曉得了,因也寫下一封書,又備了幾種禮物,附去問候。

    野鶴俱領了。

    收拾在行李中,拜别而去。

    正是: 書去緣思母,身留冀得妻。

     母妻兩相合,不問已家齊。

     雙星自打發了野鶴回家報信,遂安心在花叢中作蜂蝶,尋香覓蕊,且按下不題。

     卻說蕊珠小姐自見雙星的和詩,和得筆墨有氣,語句入情,未免三分愛慕,又加上七分憐才,因暗暗忖度道:少年讀書貴介子弟,無不翩翩。

    然翩翩是風流韻度,不堕入裘馬豪華,方微有可取。

    我故于雙公子,不敢以白眼相看。

    今又和詩若此,實系可兒。

    才貌雖美,但不知性情何如?性不定,則易更于一旦﹔情不深,則難托以終身,須細細的曆試之。

    使花柳如風雨之不迷,然後裸從于琴瑟未晚也。

    若溪頭一面,即贈皖紗,不獨才非韫玉,美失藏嬌,而宰相門楣,不幾掃地乎? 自胸中存了一個持正之心,而面上便不露一痕容悅之像。

    轉是彩雲侍兒忍耐不住,屢屢向小姐說道:“小姐今年十七,年已及笄。

    雖是宰相人家千金小姐,又美貌多才,自應貴重,不輕許人,然亦未有不嫁者。

    老爺夫人雖未嘗不為小姐擇婿,卻東家辭去,西家不允,這還說是女婿看得不中意。

    我看這雙公子行藏舉止,實是一個少年的風流才子。

    既無心撞着,信有天緣。

    況又是年家子侄,門戶相當,就該招做東床,以完小姐終身之事。

    為何又結義做兒子,轉以兄妹稱呼,不知是何主意?老爺夫人既沒主意,小姐須要自家拿出主意來,早作紅絲之系,卻作不得兒女之态,誤了終身大事。

    若錯過了雙公子這樣的才郎,再期求一個如雙公子的才郎,便難了。

    ” 蕊珠小姐見彩雲一口直說出肝膽肺腑之言,略不忌避,心下以為相合,甚是喜他。

    便不隐諱,亦吐心說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