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回 選宮妃秀菊雙被執 招驸馬登華兩成婚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布政與按察領了庭瑞之意,來巡撫衙中議婚。
巡撫請會布、按兩司來到私衙。
叙禮畢,坐定。
茶罷,巡撫問曰:“二位年兄今日到此,有何賜教?”布政曰:“弟等特來報喜。
”巡撫因問:“何喜?”按察曰:“二位令嫒欽點翰林,今已出京。
現在張村,故來報喜。
”巡撫曰:“辱女原來已逃回耶,本欲除之,今乃欺君之罪人,又當俟君命以除之。
今當再行申奏,聽憑主上發落。
”布政曰:“今學憲張大人原是令嫒意中人,何不令其畢婚。
然後上表申奏,聖上必然見喜。
”按察曰:“弟等此來,特任冰人之職,務乞老大人見諾。
”巡撫怒曰:“爾等獨不畏王法耶?”言訖,拂袖而入。
布、按兩司叱得絕無情思,怏怏而返。
乃将此言回複庭瑞,庭瑞轉加煩燥。
且說楊巡撫聞知秀、菊二女在張村,遂使人往接回衙。
即行寫了表章,令人飛報進京。
夫人聞知,暗發令箭追回表章。
巡撫全然不知。
按下不表。
且說萬曆臨朝,禮部尚書陳德謀出班奏曰:“江南學臣所薦二才子,于前日退朝後亦不見了。
臣已各處查無蹤迹,請陛下定奪。
”帝聞奏,即召湖南才子敬威、顯威問之,二子俱推不知。
帝複命人遠近尋覓,并無影迹,遂欲提楊巡撫來京。
陳德謀奏曰:“楊巡撫乃重任臣,不可擅行提動,恐外鎮驚疑。
今大學士孫建庭已赍诏至湖南,且待他轉京再議未遲。
”帝從之。
當日還宮不樂,乃将此事告皇後,後曰:“既有佳兒,不患無佳婿,豈必楊氏兄弟方如陛下意耶?”帝曰:“恐如此奇才,不可複得。
”後曰:“孔子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以四海之大,得無奇才也?若天下學臣盡如湖南、江南者,何患才之不廣哉。
現今湖南張氏兄弟,妾聞當日并試,無分高下,且年貌亦相當。
陛下何不招之?”帝曰:“且待建庭回京再處。
”當日乃暫罷此事。
一日,皇後奏帝曰:“昔太祖制度,宮女五年一換。
今已十載未經改換。
宮中女子約計千人,年皆二十六、七,莫不暗自嗟怨。
若再遲數年,則盡誤其終身矣。
乞陛下另選新妃,以充宮用。
将宮中女子發還原省,聽其擇配,此陛下之大德也。
”帝曰:“若非皇後奏明,朕幾忘先帝之制度矣。
” 遂傳谕各省督撫,仰各郡邑選妃。
無分仕宦公侯之女,凡十五歲為始,十七歲為止,或已字未嫁者。
俱要送縣,縣令送省。
須督撫親眼驗看,擇其善者百名送入京師。
有敢隐藏不獻,或徇情以好作歹發回者,察出以逆旨論。
旨意傳到湖南。
楊巡撫即行文各府縣,限一月俱要女子到省,藏隐者按律治罪。
未一月,各縣紛紛送女子至。
楊巡撫一一驗看,約選了九十八名,皆絕色女子。
乃召長沙府與城守營,吩附曰:“明日令爾二人押送女子進京。
須用圍轎二百乘,軍婦一百名,每一女子用一軍婦伏侍。
”二官領命,打點進京。
時中軍在巡撫側,問曰:“女子尚未足數,如何起身?”巡撫曰:“非爾所知也。
” 次日,巡撫坐于前堂。
使婢入内,請二位小姐。
時秀英與菊英正梳洗畢,忽聞呼喚,即忙出來拜見巡撫。
巡撫曰:“今皇上選妃,雖公侯之女不敢隐瞞。
每省欲得百人,尚欠二女,令爾姊妹湊足成數。
行裝已備,即刻起身。
”遂命左右推二女上轎,更不容他申一言。
可憐二女欲言不得,惟有痛哭而已。
出了城池,城守營向前,長沙府押後。
于路嚴禁,不許交頭接耳。
途中數百人望北京進發。
時王夫人在後堂聞得秀、菊之事,忙出救時,秀、菊已去十餘裡了。
遂大哭,以頭沖巡撫胸前。
巡撫曰:“今聖谕森嚴,雖公侯之女,不敢隐瞞。
爾敢因兒女之愛而違王命乎?”
巡撫請會布、按兩司來到私衙。
叙禮畢,坐定。
茶罷,巡撫問曰:“二位年兄今日到此,有何賜教?”布政曰:“弟等特來報喜。
”巡撫因問:“何喜?”按察曰:“二位令嫒欽點翰林,今已出京。
現在張村,故來報喜。
”巡撫曰:“辱女原來已逃回耶,本欲除之,今乃欺君之罪人,又當俟君命以除之。
今當再行申奏,聽憑主上發落。
”布政曰:“今學憲張大人原是令嫒意中人,何不令其畢婚。
然後上表申奏,聖上必然見喜。
”按察曰:“弟等此來,特任冰人之職,務乞老大人見諾。
”巡撫怒曰:“爾等獨不畏王法耶?”言訖,拂袖而入。
布、按兩司叱得絕無情思,怏怏而返。
乃将此言回複庭瑞,庭瑞轉加煩燥。
且說楊巡撫聞知秀、菊二女在張村,遂使人往接回衙。
即行寫了表章,令人飛報進京。
夫人聞知,暗發令箭追回表章。
巡撫全然不知。
按下不表。
且說萬曆臨朝,禮部尚書陳德謀出班奏曰:“江南學臣所薦二才子,于前日退朝後亦不見了。
臣已各處查無蹤迹,請陛下定奪。
”帝聞奏,即召湖南才子敬威、顯威問之,二子俱推不知。
帝複命人遠近尋覓,并無影迹,遂欲提楊巡撫來京。
陳德謀奏曰:“楊巡撫乃重任臣,不可擅行提動,恐外鎮驚疑。
今大學士孫建庭已赍诏至湖南,且待他轉京再議未遲。
”帝從之。
當日還宮不樂,乃将此事告皇後,後曰:“既有佳兒,不患無佳婿,豈必楊氏兄弟方如陛下意耶?”帝曰:“恐如此奇才,不可複得。
”後曰:“孔子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以四海之大,得無奇才也?若天下學臣盡如湖南、江南者,何患才之不廣哉。
現今湖南張氏兄弟,妾聞當日并試,無分高下,且年貌亦相當。
陛下何不招之?”帝曰:“且待建庭回京再處。
”當日乃暫罷此事。
一日,皇後奏帝曰:“昔太祖制度,宮女五年一換。
今已十載未經改換。
宮中女子約計千人,年皆二十六、七,莫不暗自嗟怨。
若再遲數年,則盡誤其終身矣。
乞陛下另選新妃,以充宮用。
将宮中女子發還原省,聽其擇配,此陛下之大德也。
”帝曰:“若非皇後奏明,朕幾忘先帝之制度矣。
” 遂傳谕各省督撫,仰各郡邑選妃。
無分仕宦公侯之女,凡十五歲為始,十七歲為止,或已字未嫁者。
俱要送縣,縣令送省。
須督撫親眼驗看,擇其善者百名送入京師。
有敢隐藏不獻,或徇情以好作歹發回者,察出以逆旨論。
旨意傳到湖南。
楊巡撫即行文各府縣,限一月俱要女子到省,藏隐者按律治罪。
未一月,各縣紛紛送女子至。
楊巡撫一一驗看,約選了九十八名,皆絕色女子。
乃召長沙府與城守營,吩附曰:“明日令爾二人押送女子進京。
須用圍轎二百乘,軍婦一百名,每一女子用一軍婦伏侍。
”二官領命,打點進京。
時中軍在巡撫側,問曰:“女子尚未足數,如何起身?”巡撫曰:“非爾所知也。
” 次日,巡撫坐于前堂。
使婢入内,請二位小姐。
時秀英與菊英正梳洗畢,忽聞呼喚,即忙出來拜見巡撫。
巡撫曰:“今皇上選妃,雖公侯之女不敢隐瞞。
每省欲得百人,尚欠二女,令爾姊妹湊足成數。
行裝已備,即刻起身。
”遂命左右推二女上轎,更不容他申一言。
可憐二女欲言不得,惟有痛哭而已。
出了城池,城守營向前,長沙府押後。
于路嚴禁,不許交頭接耳。
途中數百人望北京進發。
時王夫人在後堂聞得秀、菊之事,忙出救時,秀、菊已去十餘裡了。
遂大哭,以頭沖巡撫胸前。
巡撫曰:“今聖谕森嚴,雖公侯之女,不敢隐瞞。
爾敢因兒女之愛而違王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