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回 劉小姐唱和有意詩 張美玉招引無頭禍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楊巡撫,被夫人一席話說得仰天長歎。
因關自己女兒之事,恐知縣掬出情由,治其罪名,不便申詳,祇得取一紙條,書數字,今旗牌送至長沙縣去。
卻說長沙縣,正欲将美玉收監。
忽見巡撫旗牌到來,手中執一紙條,交上公案。
知縣看時,祇見是一行草書,略曰:奸徒罪大,奈事關本院,從輕恕之。
知縣看畢,然後旗牌乃退。
那美玉脆伏堂下,見了旗牌。
祇道巡撫與他作主,不料未及片言,遂去。
正不知何放。
知縣曰:“爾這不法奸徒,本欲決爾死罪,今楊大人将爾饒恕。
嗣後務要痛改前非,休得自誤了性命。
”美玉叩頭而退,因被夾棍傷了,祇得以手就地,匍匐而出。
到了頭門,正遇童仆來安,扶持而行。
安曰:“仆自廊下飲酒,聞得相公被縣差鎖去,仆即慌忙告知巡撫。
巡撫大怒,正欲今旗牌官來提知縣,又被夫人阻住。
卻原來是小姐認出相公的面貌來了,對夫人說知,故使人到縣中叫了差來的。
”美玉聞言,仰天歎曰:“事有一定,不可強也。
我複有何面目再轉公館,可到前面東嶽廟中暫歇。
爾可去到寓所收拾鋪蓋,并将前日老夫人私下送來的金寶緞匹俱撿拾。
可即雇一快船俟候,便請一小轎來接我便了。
” 正言間,已到了東嶽廟前,來安扶到大殿上座下。
來安即抽身至公館,一一收拾。
雇了船隻,即請了小轎,到東嶽廟來接了美玉下船,即行開船。
美玉心中悶悶不樂。
來安乃曰:“雖然未得小姐,也得了許多金珠緞匹,算來不暇千金,難道取不得一個美貌佳人不成。
”美玉曰:“我此番若不娶一才女,有何面目回家。
不如将這些對象帶往蘇州,求娶一佳人便了。
” 于是主意既定,乃順水而下,直抵蘇州。
租了公館歇下,令人各處訪求女子,務要才貌兩全者。
此話一出,各處有人說媒。
但所說女子亦皆尋常,有才者未必有貌,有貌者未必有才。
一日,有王媒婆說,桃花塢有一呂宅,其家有一女子。
年十六歲,最善詩歌,十分美貌,祇是要身價銀五百兩方可。
美玉聞言大喜,曰:“祇要人才兩美,何借千金。
”媒婆曰:“誠如是。
老身明日相邀,同去看看,包管相公中意便了。
”美玉允諾,媒婆辭去。
明日複來,邀了美玉同往。
到了桃花塢,祇見家家門首立着少年女子,穿紅着綠,倚門而望。
及到了呂宅,坐定,有一老兒送出茶來。
茶罷,那媒婆抽身入内。
過了許久,見幾個老婦與媒婆,帶出一個少年女子來。
那女子周身濃妝,卻也有幾分姿色。
見了美玉,便以目送情。
美玉暗想:“此女顔容雖可,卻不象閨門女子,且試他才學如何。
”遂曰:“昨聞王媽媽盛稱大才,善于詩歌。
請将胸中錦繡略吐一二,以廣我見聞。
”那女子更不推辭,遂以口歌手舞,其歌竟是曲文。
美玉曰:“我非愛歌妓,所愛者文才也。
”媒婆曰:“相公既見其一,必知其二。
他最讀得書多,豈不能文。
如若不信,當面見功便了。
”美玉曰:“既能文,請以今日為題,乞作佳句。
”女子曰:“妄自幼讀詩,末曾見過這個題目。
祇是那題人影上有一句曰:‘今日歸來雨又晴’,可是真否?”媒婆接口曰:“相公,此女在蘇州城中,算得有名,通今博古,無人可及。
如今才貌俱見,果然好麼?”美五曰:“我要他作新詩,那要他講舊文。
”言訖,遂欲起身。
那媒婆扯住曰:“相公不要看高了眼色。
我蘇州也算得中華勝地,要取這樣女子,卻也難得,不要當面錯過了。
”美玉弄得不耐煩,乃曰:“女子我已中意,明日回話便了。
”言訖,遂起身出了呂宅。
走過幾家,将欲轉鸾。
忽有幾個女子拖拖扯扯,弄得美玉進去,遂将美玉迷纏。
這一時高興起來,把幾個女子一看,搖頭曰:“有好的喚來。
”衆答:“有。
”須臾,
因關自己女兒之事,恐知縣掬出情由,治其罪名,不便申詳,祇得取一紙條,書數字,今旗牌送至長沙縣去。
卻說長沙縣,正欲将美玉收監。
忽見巡撫旗牌到來,手中執一紙條,交上公案。
知縣看時,祇見是一行草書,略曰:奸徒罪大,奈事關本院,從輕恕之。
知縣看畢,然後旗牌乃退。
那美玉脆伏堂下,見了旗牌。
祇道巡撫與他作主,不料未及片言,遂去。
正不知何放。
知縣曰:“爾這不法奸徒,本欲決爾死罪,今楊大人将爾饒恕。
嗣後務要痛改前非,休得自誤了性命。
”美玉叩頭而退,因被夾棍傷了,祇得以手就地,匍匐而出。
到了頭門,正遇童仆來安,扶持而行。
安曰:“仆自廊下飲酒,聞得相公被縣差鎖去,仆即慌忙告知巡撫。
巡撫大怒,正欲今旗牌官來提知縣,又被夫人阻住。
卻原來是小姐認出相公的面貌來了,對夫人說知,故使人到縣中叫了差來的。
”美玉聞言,仰天歎曰:“事有一定,不可強也。
我複有何面目再轉公館,可到前面東嶽廟中暫歇。
爾可去到寓所收拾鋪蓋,并将前日老夫人私下送來的金寶緞匹俱撿拾。
可即雇一快船俟候,便請一小轎來接我便了。
” 正言間,已到了東嶽廟前,來安扶到大殿上座下。
來安即抽身至公館,一一收拾。
雇了船隻,即請了小轎,到東嶽廟來接了美玉下船,即行開船。
美玉心中悶悶不樂。
來安乃曰:“雖然未得小姐,也得了許多金珠緞匹,算來不暇千金,難道取不得一個美貌佳人不成。
”美玉曰:“我此番若不娶一才女,有何面目回家。
不如将這些對象帶往蘇州,求娶一佳人便了。
” 于是主意既定,乃順水而下,直抵蘇州。
租了公館歇下,令人各處訪求女子,務要才貌兩全者。
此話一出,各處有人說媒。
但所說女子亦皆尋常,有才者未必有貌,有貌者未必有才。
一日,有王媒婆說,桃花塢有一呂宅,其家有一女子。
年十六歲,最善詩歌,十分美貌,祇是要身價銀五百兩方可。
美玉聞言大喜,曰:“祇要人才兩美,何借千金。
”媒婆曰:“誠如是。
老身明日相邀,同去看看,包管相公中意便了。
”美玉允諾,媒婆辭去。
明日複來,邀了美玉同往。
到了桃花塢,祇見家家門首立着少年女子,穿紅着綠,倚門而望。
及到了呂宅,坐定,有一老兒送出茶來。
茶罷,那媒婆抽身入内。
過了許久,見幾個老婦與媒婆,帶出一個少年女子來。
那女子周身濃妝,卻也有幾分姿色。
見了美玉,便以目送情。
美玉暗想:“此女顔容雖可,卻不象閨門女子,且試他才學如何。
”遂曰:“昨聞王媽媽盛稱大才,善于詩歌。
請将胸中錦繡略吐一二,以廣我見聞。
”那女子更不推辭,遂以口歌手舞,其歌竟是曲文。
美玉曰:“我非愛歌妓,所愛者文才也。
”媒婆曰:“相公既見其一,必知其二。
他最讀得書多,豈不能文。
如若不信,當面見功便了。
”美玉曰:“既能文,請以今日為題,乞作佳句。
”女子曰:“妄自幼讀詩,末曾見過這個題目。
祇是那題人影上有一句曰:‘今日歸來雨又晴’,可是真否?”媒婆接口曰:“相公,此女在蘇州城中,算得有名,通今博古,無人可及。
如今才貌俱見,果然好麼?”美五曰:“我要他作新詩,那要他講舊文。
”言訖,遂欲起身。
那媒婆扯住曰:“相公不要看高了眼色。
我蘇州也算得中華勝地,要取這樣女子,卻也難得,不要當面錯過了。
”美玉弄得不耐煩,乃曰:“女子我已中意,明日回話便了。
”言訖,遂起身出了呂宅。
走過幾家,将欲轉鸾。
忽有幾個女子拖拖扯扯,弄得美玉進去,遂将美玉迷纏。
這一時高興起來,把幾個女子一看,搖頭曰:“有好的喚來。
”衆答:“有。
”須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