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一 德行

關燈
者未敢進,乃于宅門伺候。

    有肩輿自宅出,從婢二人,青衣褴褛。

    問:“何人?”曰:“相公夫人。

    ”使者遽歸以告,師古乃止。

     杜太保宣簡公,大曆中,有故人遺黃金百兩;後三年為淮南節度使,其子來投,公取其黃金還之,緘封如故。

    檢校刑部郎中程皓,性周慎,不談人短。

    每于侪類中見人有所訾,未曾應對,候其言畢,徐為辯曰:“此皆衆人妄傳,其實不爾。

    ”更說其人美事。

    曾于廣坐被人酗罵,席上愕然,皓徐起避之,曰:“彼人醉耳,何可與言。

    ” 高利自濠州改楚州。

    時江淮米貴,職田每年得粳米直數千貫。

    準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職田。

    利欲以讓前人,發州,所在故為淹泊,過限數日然後到州,士子稱焉。

     兵部李約員外嘗江行,與一商胡舟楫相次。

    商胡病,因邀相見,以二女托之,皆絕色也。

    又與一珠,約悉唯唯。

    及商胡死,财寶钜萬,約悉籍其數送官,而以二女求配。

    始殓商胡,約自以夜光之,人莫知也。

    後死商胡有親屬來理資财,約請官可發掘檢之,夜光果在。

    其密行皆此類也。

     仆射柳元公家行為士大夫儀表。

    居大官,奉繼親薛夫人之孝,凡事不異布衣時。

    薛夫人左右仆使至有以小字呼公者。

    性嚴重,居外下辇,常惕懼。

    在薛夫人之側,未嘗以嚴顔色待家人,恂恂如小子弟。

    敦睦内外,當世無比。

    宗族窮苦無告,因公而存立者甚衆。

    在方鎮,子弟有事他适,所經境内,人不知之。

    族子應規,為水部員外郎,求公為市宅,公不與。

    潛語所親曰:“柳應規以儒素進身,始入省,便造新宅,殊不若且稅居之為善也。

    ”及水部沒,公撫視孤幼,恩意加厚,特為置居處,諸子皆與身名。

    族孫立疾病,以兒女托;公廉察鄂州,嫁其孤女,雖箱箧刀尺微物,悉手自閱視以付之。

    公出自清河崔氏,繼外族薛氏。

    前後與舅能、從同時領方鎮,居省闼;又與薛氏舅蘋同時為觀察使,妻父韓仆射同時居大僚:未嘗敢以爵位自高,減卑下之敬,其行己如此。

     元和已後,大僚睦親舊者,前輩有司徒鄭公,中間有楊詹事憑、柳元公,其後李相國武都公宗闵。

     裴尚書武,奉寡嫂,撫甥侄,為中表所稱。

    尚書卒後,工部夫人崔氏話其仁,辄流涕。

    工部名佶,有清德,武之長兄也。

    兄弟皆為八座,自丞相耀卿至工部子泰章,四世入南北省。

    群從居顯列者,不可勝書。

    泰章後亦為尚書。

     沈吏部傳師,性和易,不從流俗,不矯亢。

    觀察三郡,去鎮無餘蓄。

    京城居處隘陋,不加一椽。

    所辟賓僚,無非名士。

    身沒之後,家至貧苦。

    二子繼業,并緻時名,又以報施不妄。

    其父禮部員外郎既濟,撰《建中實錄》,見稱于時。

    公亦為史官,及出領湖南、江西,奉诏在鎮修《憲宗實錄》,當時榮之。

     劉敦儒事親以孝聞。

    親心緒不理,每鞭之見血,則一日悅暢。

    敦儒常斂衣受杖,曾不變容。

    憲宗朝旌表門闾。

    又趙郡李公道樞先夫人盧氏性嚴,事亦類此。

    道樞名聲已聞,又在班列,賓至門,往往值其受杖。

     荥陽鄭還古,俊才嗜學,性孝友。

    初家青、齊間,值李師道叛命,扶老親歸洛,與其弟自舁肩輿。

    晨暮奔追,兩肩皆瘡。

    妻柳氏,仆射元公之女,有婦道。

    弟齊古,好博戲賭錢。

    還古帑中恣其所用,齊古得之辄盡。

    還古每出行,必封管付家人,曰:“留待二十九郎,傥博,勿使别取債息,為惡人所陷也。

    ”弟感其言,為之稍節。

    有堂弟善栗,投許昌軍為健兒。

    還古使使召之,自與洗沐,同榻而寝,因緻書方鎮,求補他職。

    竟以剛躁喜持論,不容于時。

     路相随幼孤。

    其母問:“汝識汝父否?”曰:“不識。

    ”曰:“正如汝面。

    ”随号絕久之,終身不照鏡。

    李衛公慕其淳素笃行,結為親家,以女适路氏。

     孫侍郎在翰林,父為太子詹事,分司東都。

    因春時遊宴歡,忽念溫清,進狀乞省觀。

    其詞曰:“‘陟彼岵兮’,孰不瞻父?‘方寸亂矣’,何以事君?”自内廷徑出。

    時皆稱之。

    至華陰,拜河南尹。

     宣宗天資友愛,敦睦兄弟。

    大中元年,作雍和殿于十六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