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樂仲

關燈
仲斜着醉眼看了很久,忽然高興地手舞足蹈,說:“我明白了!”頓時清醒過來,隻覺世界一片光明,所住的茅屋全變成瓊樓玉宇,過了會兒才恢複原樣。

    從此後,樂仲再不外出喝酒,隻是天天面對着瓊華喝.瓊華吃素,也用茶水陪着。

     一次,樂仲微醉,讓瓊華按摩大腿,見腿上疤痕,變成了兩朵紅荷花,隐隐突出肉際,瓊華非常驚奇。

    樂仲笑着說:“當這兩朵荷花盛開的時候,你我二十年的假夫妻就該分手了!”瓊華深信不疑。

    為阿辛完婚後,瓊華逐漸把家務事托付給兒媳管理,自己和樂仲另住一座院子。

    兒子、媳婦三天拜見一次,家中沒有疑難大事不告訴二人,隻用着兩個奴婢,一個管溫酒,一個管煮荼而已。

    有天,瓊華到兒子處,兒媳禀報請示了很多家務事,又一塊去見父親。

    進入屋門,見父親赤着腳坐在坐榻上,聽見聲音,睜開眼微笑着說:“你們都來了,很好!”說完便合上了眼。

    瓊華大驚,問:“你要幹什麼?”看看他的腿上,隻見蓮花大開;再用手試試嘴邊,已經氣絕了。

    瓊華急忙将荷花撚合住,禱告說:“我不遠千裡跟了你,太不容易了。

    又為你教子訓婦,也有點功勞。

    就差個兩三年,為什麼不稍等等呢?”過了會兒,樂仲忽然又睜開了眼,笑道:“你有你自己的事,何必拉扯着别人作伴呢?沒辦法,姑且為了你先留下來吧!”瓊華聽說才放開手,見蓮花又合上了。

    于是二人言笑如初。

     又過了三年多,瓊華已年近四旬,還像是二十來歲的人。

    一天,忽然對樂仲說:“人死了後,被别人捉頭擡腳,太不雅觀,也不潔淨。

    ”便找來木匠做兩口棺材。

    阿辛驚駭地詢問緣故,瓊華答道:“這不是你能知道的事。

    ”棺材做成,瓊華沐浴梳妝,将兒子、媳婦叫到跟前,說:“我要死了!”阿辛大哭着說:“這些年多虧母親料理生計,全家人才不至挨餓受凍。

    母親還沒享幾天清福,怎麼竟撇下兒子要去呢?”瓊華道:“父親種福,兒子享受。

    咱們家的奴仆牛馬,都是那些騙債的償還你父親的,我沒有功勞。

    我本是散花天女,偶然思凡,被貶谪到人間三十年,現在期限已滿了。

    ”說完,自己進入棺内躺下,再叫時,雙眼已經閉上了。

    阿辛大哭着去告訴父親,隻見父親不知什麼時候也死了,依然穿戴整齊!阿辛悲恸欲絕,将父親收斂到另一口棺中,和母親并排停放在堂屋裡。

    連續幾天沒有發喪,期望着父親能活過來。

    此時,隻見一片光明從父親雙腿上發出來,照徹了整個屋子;瓊華的棺内則是香霧噴溢,連鄰居家都聞到了。

    棺材合蓋後,香氣和光明才漸漸消失。

     葬了二人後,樂家子弟們觊觎樂仲的家産,陰謀要趕走阿辛。

    告了官府,打起官司,說阿辛不是樂家的人。

    官府也分辨不清,打算将樂仲的家産分一半給樂氏子弟們。

    阿辛不服,又把官司打到郡裡,仍然久久不能判決。

    起初,顧文淵将女兒改嫁給了姓雍的,過了一年多,雍某流落到福建,音訊也就斷絕了。

    顧文淵老了沒有兒子,十分想念女兒,便到女婿家探望,才得知女兒已死,外甥被趕出了家門,不知流落到了什麼地方。

    顧文淵大怒,寫下狀子,告了官府。

    雍某害怕,用财物賄賂顧文淵,顧文淵不要,非要找回外甥不可。

    雍某到處搜尋,還是沒有下落。

    一天,顧文淵偶然走在路上,看見一輛彩車過來,便躲讓到一邊。

    車中一個美女喊道:“你不是顧老翁嗎?”顧文淵忙答應,女子說:“你外甥已成為我的兒子,現在樂家,别再打官司了,外甥正有災難,你要趕緊前去!”顧文淵剛要仔細問問,彩車已經跑遠了。

    顧文淵便接受了雍某的财物,急忙趕到西安。

    此時,樂家的官司正打得熱鬧,顧文淵自投到官府,說出了女兒被休回娘家的日子和改嫁的日子,以及生兒子的确切時間,十分确鑿清楚。

    于是真相大白,樂氏子弟們都被痛打一頓,趕出大堂,案子終于了結。

    回家後,顧文淵講述起看到美人的那天,正是瓊華去世的那天。

    阿辛便讓顧文淵搬到自己家,又給他房子和奴仆。

    直到六十多歲,顧文淵還又生下一子,阿辛也一直十分優待這個小阿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