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陳雲栖
關燈
小
中
大
“婿家誰?”曰:“無之。
”把手與語,意緻嬌婉,母大悅,為之過宿,私以己意告妹。
妹曰:“良佳。
但其人高自位置,不然,胡蹉跎至今也。
容商之。
”夫人招與同榻,談笑甚歡,自願母夫人。
夫人悅,請同歸荊州,女益喜。
次日同舟而還。
既至,則生病未起,母慰其沉疴,使婢陰告曰:“夫人為公子載麗人至矣。
”生未信,伏窗窺之,較雲栖尤豔絕也。
因念:三年之約已過,出遊不返,則玉容必已有主。
得此佳麗,心懷頗慰。
于是冁然動色,病亦尋瘳。
母乃招兩人相拜見。
生出,夫人謂女:“亦知我同歸之意乎?”女微笑曰:“妾已知之。
但妾所以同歸之初志,母不知也。
妾少字夷陵潘氏,音耗闊絕,必已另有良匹。
果爾,則為母也婦;不爾,則終為母也女,報母有日也。
”夫人曰:“既有成約,即亦不強。
但前在五祖山時,有女冠向潘氏,今又潘氏,固知夷陵世族無此姓也。
”女驚曰:“卧蓮峰下者母耶?詢潘氏者即我是也。
”母始恍然悟,笑曰:“若然,則潘生固在此矣。
”女問:“何在?”夫人命婢導去問生,生驚曰:“卿雲栖耶?”女問:“何如?”生言其情,始知以潘郎為戲。
女知為生,羞與終談,急返告母。
母問其。
“何複姓王”。
答雲:“妾本姓王。
道師見愛,遂以為女,從其姓耳。
”夫人亦喜,涓吉為之成禮。
先是,女與雲眠俱依王道成。
道成居隘,雲眠遂去之漢口。
女嬌癡不能作苦,又羞出操道士業,道成頗不善之。
會京氏如黃岡,女遇之流涕,因與俱去,俾改女子裝,将論婚士族,故諱其曾隸道士籍。
而問名者女辄不願,舅及姑妗皆不知意向,心厭嫌之。
是日從夫人歸,得所托,如釋重負焉。
合卺後各述所遭,喜極而泣。
女孝謹,夫人雅憐愛之;而彈琴好弈,不知理家人生業,夫人頗以為憂。
積月餘,母遣兩人如京氏,留數日而歸,泛舟江流,欻一舟過,中一女冠,近之則雲眠也。
雲眠獨與女善。
女喜,招與同舟,相對酸辛。
問:“将何之?”盛雲:“久切懸念。
遠至栖鶴觀。
則聞依京舅矣。
故将詣黃岡一奉探耳。
竟不知意中人已得相聚。
今視之如仙,剩此漂泊人,不知何時已矣!”因而欷歔。
女設一謀,令易道裝,僞作姊,攜伴夫人,徐擇佳偶。
盛從之。
既歸,女先白夫人,盛乃入。
舉止大家;談笑間,練達世故。
母既寡苦寂,得盛良歡,惟恐其去。
盛早起代母劬勞,不自作客。
母益喜,陰思納女姊,以掩女冠之名,而未敢言也。
一日忘某事未作,急問之,則盛代備已久。
因謂女曰:“畫中人不能作家,亦複何為。
新婦若大姊者,吾不憂也。
”不知女存心久,但恐母嗔。
聞母言,笑對曰:“母既愛之,新婦欲效英、皇,何如?”母不言,亦冁然笑。
女退,告生曰:“老母首肯矣。
”乃另潔一室,告曰:“昔在觀中共枕時,姊言:‘但得一能知親愛之人,我兩人當共事之。
’猶憶之否?”盛不覺雙眦熒熒,曰:“妾所謂親愛者非他,如日日經營,曾無一人知其甘苦;數日來,略有微芳,即煩老母恤念,則中心冷暖頓殊矣。
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長伴老母,于願斯足,亦不望前言之踐也。
”女告母。
母今姊妹焚香,各矢無悔詞,乃使生與行夫婦禮。
将寝,告生曰:“妾乃二十三歲老處女也。
”生猶未信。
既而落紅殷褥,始奇之。
盛曰:“妾所以樂得良人者,非不能甘岑寂也;誠以閨閣之身,靦然酬應如勾欄,所不堪耳。
借此一度,挂名君籍,當為君奉事老母,作内紀綱,若房闱之樂,請别與人探讨之。
”三日後,襆被從母,遣之不去。
女早詣母所,占其床寝,不得已,乃從生去。
由是三兩日辄一更代,習為常。
夫人故善弈,自宴居,不暇為之。
自得盛,經理井井,晝日無事,辄與女弈。
挑燈瀹茗,聽兩婦彈琴,夜分始散。
每與人曰:“兒父在時,亦未能有此樂也。
”盛司出納,每紀籍報母。
母疑曰:“兒輩常言幼孤,作字彈棋,誰教之?”女笑以實告。
母亦笑曰:“我初不俗為兒娶一道士,今竟得兩矣。
”忽憶童時所蔔,始信定數不可逃也。
生再試不第。
夫人曰:“吾家雖不豐,簿田三百畝,幸得雲眠紀理,日益溫飽。
兒但在膝下,率兩婦與老身共樂,不願汝求富貴也。
”生從之。
後雲眠生男女各一,雲栖女一男三。
母八十餘歲而終。
孫皆入泮;長孫,雲眠所出,已中鄉選矣。
”把手與語,意緻嬌婉,母大悅,為之過宿,私以己意告妹。
妹曰:“良佳。
但其人高自位置,不然,胡蹉跎至今也。
容商之。
”夫人招與同榻,談笑甚歡,自願母夫人。
夫人悅,請同歸荊州,女益喜。
次日同舟而還。
既至,則生病未起,母慰其沉疴,使婢陰告曰:“夫人為公子載麗人至矣。
”生未信,伏窗窺之,較雲栖尤豔絕也。
因念:三年之約已過,出遊不返,則玉容必已有主。
得此佳麗,心懷頗慰。
于是冁然動色,病亦尋瘳。
母乃招兩人相拜見。
生出,夫人謂女:“亦知我同歸之意乎?”女微笑曰:“妾已知之。
但妾所以同歸之初志,母不知也。
妾少字夷陵潘氏,音耗闊絕,必已另有良匹。
果爾,則為母也婦;不爾,則終為母也女,報母有日也。
”夫人曰:“既有成約,即亦不強。
但前在五祖山時,有女冠向潘氏,今又潘氏,固知夷陵世族無此姓也。
”女驚曰:“卧蓮峰下者母耶?詢潘氏者即我是也。
”母始恍然悟,笑曰:“若然,則潘生固在此矣。
”女問:“何在?”夫人命婢導去問生,生驚曰:“卿雲栖耶?”女問:“何如?”生言其情,始知以潘郎為戲。
女知為生,羞與終談,急返告母。
母問其。
“何複姓王”。
答雲:“妾本姓王。
道師見愛,遂以為女,從其姓耳。
”夫人亦喜,涓吉為之成禮。
先是,女與雲眠俱依王道成。
道成居隘,雲眠遂去之漢口。
女嬌癡不能作苦,又羞出操道士業,道成頗不善之。
會京氏如黃岡,女遇之流涕,因與俱去,俾改女子裝,将論婚士族,故諱其曾隸道士籍。
而問名者女辄不願,舅及姑妗皆不知意向,心厭嫌之。
是日從夫人歸,得所托,如釋重負焉。
合卺後各述所遭,喜極而泣。
女孝謹,夫人雅憐愛之;而彈琴好弈,不知理家人生業,夫人頗以為憂。
積月餘,母遣兩人如京氏,留數日而歸,泛舟江流,欻一舟過,中一女冠,近之則雲眠也。
雲眠獨與女善。
女喜,招與同舟,相對酸辛。
問:“将何之?”盛雲:“久切懸念。
遠至栖鶴觀。
則聞依京舅矣。
故将詣黃岡一奉探耳。
竟不知意中人已得相聚。
今視之如仙,剩此漂泊人,不知何時已矣!”因而欷歔。
女設一謀,令易道裝,僞作姊,攜伴夫人,徐擇佳偶。
盛從之。
既歸,女先白夫人,盛乃入。
舉止大家;談笑間,練達世故。
母既寡苦寂,得盛良歡,惟恐其去。
盛早起代母劬勞,不自作客。
母益喜,陰思納女姊,以掩女冠之名,而未敢言也。
一日忘某事未作,急問之,則盛代備已久。
因謂女曰:“畫中人不能作家,亦複何為。
新婦若大姊者,吾不憂也。
”不知女存心久,但恐母嗔。
聞母言,笑對曰:“母既愛之,新婦欲效英、皇,何如?”母不言,亦冁然笑。
女退,告生曰:“老母首肯矣。
”乃另潔一室,告曰:“昔在觀中共枕時,姊言:‘但得一能知親愛之人,我兩人當共事之。
’猶憶之否?”盛不覺雙眦熒熒,曰:“妾所謂親愛者非他,如日日經營,曾無一人知其甘苦;數日來,略有微芳,即煩老母恤念,則中心冷暖頓殊矣。
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長伴老母,于願斯足,亦不望前言之踐也。
”女告母。
母今姊妹焚香,各矢無悔詞,乃使生與行夫婦禮。
将寝,告生曰:“妾乃二十三歲老處女也。
”生猶未信。
既而落紅殷褥,始奇之。
盛曰:“妾所以樂得良人者,非不能甘岑寂也;誠以閨閣之身,靦然酬應如勾欄,所不堪耳。
借此一度,挂名君籍,當為君奉事老母,作内紀綱,若房闱之樂,請别與人探讨之。
”三日後,襆被從母,遣之不去。
女早詣母所,占其床寝,不得已,乃從生去。
由是三兩日辄一更代,習為常。
夫人故善弈,自宴居,不暇為之。
自得盛,經理井井,晝日無事,辄與女弈。
挑燈瀹茗,聽兩婦彈琴,夜分始散。
每與人曰:“兒父在時,亦未能有此樂也。
”盛司出納,每紀籍報母。
母疑曰:“兒輩常言幼孤,作字彈棋,誰教之?”女笑以實告。
母亦笑曰:“我初不俗為兒娶一道士,今竟得兩矣。
”忽憶童時所蔔,始信定數不可逃也。
生再試不第。
夫人曰:“吾家雖不豐,簿田三百畝,幸得雲眠紀理,日益溫飽。
兒但在膝下,率兩婦與老身共樂,不願汝求富貴也。
”生從之。
後雲眠生男女各一,雲栖女一男三。
母八十餘歲而終。
孫皆入泮;長孫,雲眠所出,已中鄉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