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生

關燈
,他趕快伏在地上申辯。

    閻王見他這次是無罪而死,就原諒了他,準許他罪期已滿再回陽世做人,這就是劉舉人。

     劉舉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讀書能過目不忘,辛酉年考中舉人。

    他常常奉勸人:騎馬一定要放上鞍子,千萬不要用腿夾擊馬腹,這比用鞭子抽打更厲害。

     異史氏說:&ldquo禽獸之中,竟有王公大人在其中,其所以如此,是由于在王公大人之中,未必沒有禽獸。

    所以貧賤之人做善事,好比想要得花而栽樹高貴人家做善事,好比已經有了花兒,還要更精心培養其根基。

    栽下樹木可以使其長大開花,培養根基可以使花保持長久開放。

    否則,拉車或被籠套所束縛,那就是做馬再不然,去吃糞便,經受烹割之苦,那便是做狗還不然的話,就要披上鱗介,将葬身鹳鶴之腹,這就是做蛇了。

    &rdquo

注釋

  (1)劉孝廉:名字未詳。

    孝廉,指舉人。

    詳《畫壁》注。

     (2)前身事:前生的經曆。

     (3)先文贲兄:指作者族兄蒲兆昌。

    蒲兆昌,字文貴,&ldquo文贲&rdquo當因&ldquo貴&rdquo&ldquo贲&rdquo形近緻訛。

    《淄川縣志》謂兆昌字&ldquo文璧&rdquo,未知何據。

    蒲松齡在《蒲氏世譜》(現存蒲松齡紀念館)中,曾作如下記載:&ldquo蒲兆昌:公字文貴,明天啟辛酉舉人。

    形貌豐偉,多髭髯腰合抱不可交。

    所坐座闊容二人每詣戚友,辄令健仆荷而從之。

    為人質直任性,不曲随,不苟合。

    明鼎革,僞令孔偉其貌,将薦諸當路,公弗許強之再三,不可,乃罷。

    自此日遊林壑,無志進取。

    因諸父、昆弟朝夕勸駕,勉就公車,至闱中,不任其苦,一場遂止後經書業中式矣,衡文者求二、三場不可得,深以為恨。

    居家閉門自守,不預世事,遂精岐黃之術,問醫者接踵于門,雖貧賤不拘也。

    松齡謹識。

    &rdquo (4)曆曆:分明的樣子。

     (5)搢紳:語出《莊子·天下》,也作&ldquo薦紳&rdquo、&ldquo缙紳&rdquo,插笏于帶間。

    古時仕宦垂紳(大帶)搢笏,因以指稱士大夫。

     (6)鄉先生:《儀禮·士冠禮》鄭玄注:&ldquo鄉先生,鄉中老人為卿大夫緻仕者。

    &rdquo又《禮儀·鄉謝禮》賈公彥疏:&ldquo(鄉)先生,謂老人教學者。

    &rdquo後世多指辭官鄉居有德望的士大夫。

     (7)醪(láo勞):未過濾的酒,濁酒。

     (8)迷魂湯:迷信傳說,人死後服過迷魂湯,即盡忘生前之事。

     (9)惡錄:迷信傳說中陰司記載世人生平惡行的簿籍。

     (10)厲鬼:惡鬼。

    見《左傳·昭公七年》。

     (11)力楚:用力抽打。

    楚,牡荊制作的刑杖這裡作動詞用。

     (12)障泥:馬鞯兩旁下垂至馬腹的障幅,用以遮避泥土。

     (13)緩辔:放松馬缰指騎馬緩行。

     (14)圉(yǔ語)人:本周代養馬官,這裡指馬夫。

     (15)鞯裝:鞍、鞯之類騎具。

    鞯,鞍下軟墊。

     (16)規避:蓄意逃避。

    規,計謀。

     (17)腓(féi肥)字:愛撫喂養。

    《詩·大雅·生民》:&ldquo牛羊腓字之。

    &rdquo腓,遮庇。

    字,哺乳。

     (18)鞫(jū居)狀:審問其罪狀。

     (19)猘(zhì制):狂犬。

     (20)蒲伏:通匍匐。

    剖,表白、辯解。

     (21)滿限:服罪期滿。

    限,指輪回的限期。

     (22)辛酉:指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一六三一年。

     (23)毛角之俦:披毛戴角之類,指獸類。

    俦,群、類。

     (24)&ldquo賤者&rdquo六句:這裡以&ldquo花&rdquo比喻&ldquo福報&rdquo。

    意思是,世人要獲得或保持其富貴福澤,需要行善積德,從根本處努力。

    可大可久,語出《周易·系辭上》:&ldquo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rdquo這裡借指行善的功業。

     (25)負鹽車:駕鹽車,指馬駕重載。

    負,應作&ldquo服&rdquo主駕(駕轅)為服。

    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謂老骥&ldquo服鹽車而上大(太)行。

    &rdquo (26)受羁馽(zhí執):受束縛控制。

    《莊子·馬蹄》:&ldquo連之以羁馽。

    &rdquo羁,馬籠頭。

    馽,同絷為了步調習整,連結馬前足的繩索。

     (27)與之為馬:讓他變作馬。

    與,以。

    下文兩&ldquo與&rdquo字同。

     (28)葬鶴鹳:葬身鶴、鹳之腹。

    鶴、鹳常捕蛇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