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雹神

關燈
而去了,屋宇振動,酒桌上的杯盤也被震動的晃動不停。

    王公說:&ldquo這就是下雹前的雷霆吧。

    &rdquo天師說:&ldquo剛才已經告誡他了,這才緩緩的不然,就在平地上這麼霹靂一下就去了。

    &rdquo 王公拜别回來後,記下了日期,派人去章丘問訊。

    果然那日大降冰雹,溝渠都下滿了,但是莊稼地裡隻有寥寥幾顆而已。

    

注釋

  (1)王公筠蒼:指王孟震。

    孟震字筠蒼,淄川(今屬山東淄博市)人。

    萬曆進士。

    官至左通政。

    因觸犯權奸魏忠賢被革職。

    見《淄川縣志》卷五。

     (2)楚中:泛指春秋時楚國故地習用為湖北、湖南兩省的通稱。

     (3)龍虎山:道教名山之一。

    在江西貴溪縣西南。

    由龍、虎二山組成故名。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後人世居此山。

    張道陵(34&mdash156),即張陵,東漢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順帝漢安元年(142)在鹄鳴山(在今四川省大邑縣境)創立道教,徒衆尊其為&ldquo天師&rdquo。

    其後世承襲道法,移居龍虎山,世稱&ldquo張天師&rdquo。

    山上建有上清宮,為曆代天師的道場和祀神之處。

    其居處上清鎮(在貴溪東),有&ldquo嗣漢天師府&rdquo,今尚殘存。

     (4)湖:指江西鄱陽湖。

     (5)為通:為之通禀,即替他傳達谒見的請求。

     (6)刺:名帖。

    古時在竹簡上刺上名字作拜見的名帖,所以叫刺。

     (7)驺(zōu鄒)從(zòng縱):古時達官貴人出行時護衛前後的騎卒。

     (8)負弩:負弩矢前驅意思是充當先導。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ldquo拜相如為中郎将,建節住使,&hellip......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前驅。

    &rdquo弩,用機栝發箭的弓。

     (9)治具相款:備辦酒席招待。

    具,馔具,指供設的肴馔。

     (10)李左車:漢初行唐(今河北省行唐縣)人,初依趙王,封廣武君,後歸漢将韓信,信用其奇計攻取燕、齊等地。

    詳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李左車死後為雹神的傳說,不詳始于何時。

    本書第十二卷《雹神》稱其&ldquo司雹于東&rdquo,且在日照縣(今屬山東省)有&ldquo雹神李左車祠&rdquo。

    而據傳說,博興縣城北十五裡有李左車墓,&ldquo俗傳李左車為雹神,每年三月初六日,距李墓較近各村衆相率頂禮谒墓祈禳距墓遠者,亦于是日相約備牲醴祭于村西北三百步外,祭畢埋之,去來均不回顧,是年辄豐稔,雹不為災。

    &rdquo(民國二十五年《博興縣志》卷十七) (11)上帝玉敕(chì斥):道教稱上帝為玉皇大帝,簡稱玉皇、玉帝。

    &ldquo玉敕&rdquo,猶&ldquo禦敕&rdquo,帝王的诏命。

    玉,敬辭。

    敕,敕令。

     (12)文去勿武:溫文離開,不要勇武。

     (13)氤氲(yīnyūn因暈)匝(zā紮)地:煙霧繞地。

    氤氲,煙雲彌漫的樣子,一般形容雲氣蒸騰。

    匝,環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