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蛇人

關燈
東郡某甲,以弄蛇為業。

    嘗蓄馴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

    二青額有赤點,尤靈馴,盤旋無不如意。

    蛇人愛之異于他蛇。

    期年大青死,思補其缺,未暇遑也。

    一夜寄宿山寺。

    既明啟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

    冥搜亟呼,迄無影兆。

    然每至豐林茂草,辄縱之去,俾得自适,尋複返以此故冀其自至。

    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絕望,怏怏遂行。

    出門數武,聞叢薪錯楚中窸窣作響,停趾愕顧,則二青來也。

    大喜,如獲拱璧。

    息肩路隅,蛇亦頓止。

    視其後,小蛇從焉。

    撫之曰:&ldquo我以汝為逝矣。

    小侶而所薦耶?&rdquo出餌飼之,兼飼小蛇。

    小蛇雖不去,然瑟縮不敢食。

    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讓客者。

    蛇人又飼之,乃食。

    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

    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規矩,與二青無少異,因名之小青。

    炫技四方,獲利無算。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為率,大則過重,辄更易。

    緣二青馴,故未遽棄。

    又二三年,長三尺餘,卧則笥為之滿,遂決去之。

    一日至淄邑東山間,飼以美餌,祝而縱之。

    既去,頃之複來,蜿蜒笥外。

    蛇人揮曰:&ldquo去之!世無百年不散之筵。

    從此隐身大谷,必且為神龍,笥中何可以久居也?&rdquo蛇乃去。

    蛇人目送之。

    已而複返,揮之不去,以首觸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動。

    蛇人悟曰:&ldquo得毋欲别小青也?&rdquo乃發笥,小青徑出,因與交首吐舌,似相告語。

    已而委蛇并去。

    方意小青不還,俄而踽踽獨來,竟入笥卧。

    由此随在物色,迄無佳者,而小青亦漸大不可弄。

    後得一頭亦頗馴,然終不如小青良。

    而小青粗于兒臂矣。

     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見之。

    又數年,長數尺,圍如碗,漸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

    一日蛇人經其處,蛇暴出如風,蛇人大怖而奔。

    蛇逐益急,回顧已将及矣。

    而視其首,朱點俨然,始悟為二青。

    下擔呼曰:&ldquo二青,二青!&rdquo蛇頓止。

    昂首久之,縱身繞蛇人如昔弄狀,覺其意殊不惡,但軀巨重,不勝其繞,仆地呼禱,乃釋之。

    又以首觸笥,蛇人悟其意,開笥出小青。

    二蛇相見,交纏如饴糖狀,久之始開。

    蛇人乃祝小青曰:&ldquo我久欲與汝别,今有伴矣。

    &rdquo謂二青曰:&ldquo原君引之來,可還引之去。

    更囑一言:深山不乏食飲,勿擾行人,以犯天譴。

    &rdquo二蛇垂頭,似相領受。

    遽起,大者前,小者後,過處林木為之中分。

    蛇人伫立望之,不見乃去。

    此後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異史氏曰:&ldquo蛇,蠢然一物耳,乃戀戀有故人之意,且其從谏也如轉圜。

    獨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數世蒙恩之主,轉思下井複投石焉又不然則藥石相投,悍然不顧,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譯文  東郡有個人,以耍蛇為生。

    他曾經馴養着兩條蛇,都是青色的,把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

    二青的前額上長有紅點,尤其聰明馴服,指揮它盤旋表演無不如意。

    因此,蛇人對它的一寵一愛,超過了其它的蛇。

     過了一年,大青死了,蛇人想再找一條來補上空缺,但一直沒顧得上。

    一天晚上,他寄宿在山裡的一所寺院。

    天明,打開竹箱一看,二青也不見了。

    蛇人懊惱得要死,明處暗處搜尋呼叫,始終連個影子也沒見到。

    先前每到草木豐盛的地方,就把蛇放出去,讓它們自一由自在一番,不久自己就會回來。

    由于這個原因,蛇人還希望它自己能回來,便坐着等待。

    直到太一陽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