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歪毛兒
關燈
小
中
大
轉回來。
他的瘦臉上沒有任何表示,隻是腮上微微的動了動,傲氣使他不願與我過話,可是“仁祿哥”三個字打動了他的心。
他沒說一個字,拉住我的手。
手冰硬。
臉朝着山,他無聲的笑了笑。
“走吧,我住的離這兒不遠。
”我一手拉着他,一手拾起那幾本書。
他叫了我一聲。
然後待了一會兒,“我不去!” 我擡起頭來,他的淚在眼内轉呢。
我松開他的手,把幾本書夾起來,假裝笑着,“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待一會兒我找你去好了,”他還是不動。
“你不用!”我還是故意打哈哈似的說:“待一會兒?管保再也找不到你了?” 他似乎要急,又不好意思;多麼高傲的人也不能不原諒梳着小辮時候的同學。
一走路,我才看出他的肩往前探了許多。
他跟我來了。
沒有五分鐘便到了家。
一路上,我直怕他和我轉了影壁。
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寶貝确實落在手中。
可是我沒法說話了。
問他什麼呢?怎麼問呢?他的神氣顯然的是很不安,我不肯把他吓跑了。
想起來了,還有瓶白葡萄酒呢。
找到了酒,又發現了幾個金絲棗。
好吧,就拿這些待客吧。
反正比這麼僵坐着強。
他拿起酒杯,手有點顫。
喝下半杯去,他的眼中濕了一點,濕得象小孩冬天下學來喝着熱粥時那樣。
“幾時來到這裡的?”我試着步說。
“我?有幾天了吧?”他看着杯沿上一小片木塞的碎屑,好象是和這片小東西商議呢。
“不知道我在這裡?” “不知道。
”他看了我一眼,似乎表示有許多話不便說,也不希望我再問。
我問定了。
讨厭,但我倆是幼年的同學。
“在哪兒住呢?”他笑了,“還在哪兒住?憑我這個樣?”還笑着,笑得極無聊。
“那好了,這兒就是你的家,不用走了。
咱們一塊兒聽鼓書去。
趵突泉有三四處唱大鼓的呢:《老殘遊記》,嗳?”我想把他哄喜歡了。
“記得小時候一同去聽《施公案》?”我的話沒得到預期的效果,他沒言語。
但是我不失望。
勸他酒,酒會打開人的口。
還好,他對酒倒不甚拒絕,他的倆臉漸漸有了紅色。
我的主意又來了:“說,吃什麼?面條?餃子?餅?說,我好去預備。
”“不吃,還得賣那幾本書去呢!” “不吃?你走不了!” 待了老大半天,他點了點頭,“你還是這麼活潑!”“我?我也不是咱們梳着小辮時的樣子了!光陰多麼快,不知不覺的三十多了,想不到的事!” “三十多也就該死了。
一個狗才活十來年。
” “我還不那麼悲觀,”我知道已把他引上了路。
“人生還就不是個好玩藝!”他歎了口氣。
随着這個往下說,一定越說越遠:我要知道的是他的遭遇。
我改變了戰略,開始告訴他我這些年的經過,好歹的把人生與悲觀扯在裡面,好不顯着生硬。
費了許多周折,我才用上了這個公式——“我說完了,該聽你的了。
”其實他早已明白我的意思,始終他就沒留心聽我的話。
要不然,我在引用公式以前還得多繞幾個彎兒呢。
他的眼神把我的話删短了好多。
我說完,他好似沒法子了,問了句:“你叫我說什麼吧?” 這真使我有點難堪。
律師不是常常逼得犯人這樣問麼?可是我扯長了臉,反正我倆是有交情的。
爽性直說了吧,這或者倒合他的脾氣: “你怎麼落到這樣?” 他半天沒回答出。
不是難以出口,他是思索呢。
生命是沒有什麼條理的,老朋友見面不是常常相對無言麼?“從哪裡說起呢?”他好象是和生命中那些小岔路商議呢。
“你記得咱們小的時候,我也不短挨打?” “記得,都是你那點怪脾氣。
” “還不都在乎脾氣,”他微微搖着頭。
“那時候咱倆還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沒對你說過;說真的那時節我自己也還沒覺出來是怎回事。
後來我才明白了,是我這兩隻眼睛作怪。
”“不是一雙好好的眼睛嗎?”我說。
“平日是好好的一對眼;不過,有時候犯病。
” “怎樣犯病?”我開始懷疑莫非他有點精神病。
“并不是害眼什麼的那種肉體上的病,是種沒法治的毛病。
有時候忽然來了,我能看見些——我叫不出名兒來。
”“幻象?”我想幫他的忙。
“不是幻象,我并沒看見什麼綠臉紅舌頭的。
是些形象。
也還不是形象;是一股神氣。
舉個例說,你就明白了,你記得咱們小時候那位老師?很好的一個人,是不是?可是
他的瘦臉上沒有任何表示,隻是腮上微微的動了動,傲氣使他不願與我過話,可是“仁祿哥”三個字打動了他的心。
他沒說一個字,拉住我的手。
手冰硬。
臉朝着山,他無聲的笑了笑。
“走吧,我住的離這兒不遠。
”我一手拉着他,一手拾起那幾本書。
他叫了我一聲。
然後待了一會兒,“我不去!” 我擡起頭來,他的淚在眼内轉呢。
我松開他的手,把幾本書夾起來,假裝笑着,“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待一會兒我找你去好了,”他還是不動。
“你不用!”我還是故意打哈哈似的說:“待一會兒?管保再也找不到你了?” 他似乎要急,又不好意思;多麼高傲的人也不能不原諒梳着小辮時候的同學。
一走路,我才看出他的肩往前探了許多。
他跟我來了。
沒有五分鐘便到了家。
一路上,我直怕他和我轉了影壁。
他坐在屋中了,我才放心,仿佛一件寶貝确實落在手中。
可是我沒法說話了。
問他什麼呢?怎麼問呢?他的神氣顯然的是很不安,我不肯把他吓跑了。
想起來了,還有瓶白葡萄酒呢。
找到了酒,又發現了幾個金絲棗。
好吧,就拿這些待客吧。
反正比這麼僵坐着強。
他拿起酒杯,手有點顫。
喝下半杯去,他的眼中濕了一點,濕得象小孩冬天下學來喝着熱粥時那樣。
“幾時來到這裡的?”我試着步說。
“我?有幾天了吧?”他看着杯沿上一小片木塞的碎屑,好象是和這片小東西商議呢。
“不知道我在這裡?” “不知道。
”他看了我一眼,似乎表示有許多話不便說,也不希望我再問。
我問定了。
讨厭,但我倆是幼年的同學。
“在哪兒住呢?”他笑了,“還在哪兒住?憑我這個樣?”還笑着,笑得極無聊。
“那好了,這兒就是你的家,不用走了。
咱們一塊兒聽鼓書去。
趵突泉有三四處唱大鼓的呢:《老殘遊記》,嗳?”我想把他哄喜歡了。
“記得小時候一同去聽《施公案》?”我的話沒得到預期的效果,他沒言語。
但是我不失望。
勸他酒,酒會打開人的口。
還好,他對酒倒不甚拒絕,他的倆臉漸漸有了紅色。
我的主意又來了:“說,吃什麼?面條?餃子?餅?說,我好去預備。
”“不吃,還得賣那幾本書去呢!” “不吃?你走不了!” 待了老大半天,他點了點頭,“你還是這麼活潑!”“我?我也不是咱們梳着小辮時的樣子了!光陰多麼快,不知不覺的三十多了,想不到的事!” “三十多也就該死了。
一個狗才活十來年。
” “我還不那麼悲觀,”我知道已把他引上了路。
“人生還就不是個好玩藝!”他歎了口氣。
随着這個往下說,一定越說越遠:我要知道的是他的遭遇。
我改變了戰略,開始告訴他我這些年的經過,好歹的把人生與悲觀扯在裡面,好不顯着生硬。
費了許多周折,我才用上了這個公式——“我說完了,該聽你的了。
”其實他早已明白我的意思,始終他就沒留心聽我的話。
要不然,我在引用公式以前還得多繞幾個彎兒呢。
他的眼神把我的話删短了好多。
我說完,他好似沒法子了,問了句:“你叫我說什麼吧?” 這真使我有點難堪。
律師不是常常逼得犯人這樣問麼?可是我扯長了臉,反正我倆是有交情的。
爽性直說了吧,這或者倒合他的脾氣: “你怎麼落到這樣?” 他半天沒回答出。
不是難以出口,他是思索呢。
生命是沒有什麼條理的,老朋友見面不是常常相對無言麼?“從哪裡說起呢?”他好象是和生命中那些小岔路商議呢。
“你記得咱們小的時候,我也不短挨打?” “記得,都是你那點怪脾氣。
” “還不都在乎脾氣,”他微微搖着頭。
“那時候咱倆還都是小孩子,所以我沒對你說過;說真的那時節我自己也還沒覺出來是怎回事。
後來我才明白了,是我這兩隻眼睛作怪。
”“不是一雙好好的眼睛嗎?”我說。
“平日是好好的一對眼;不過,有時候犯病。
” “怎樣犯病?”我開始懷疑莫非他有點精神病。
“并不是害眼什麼的那種肉體上的病,是種沒法治的毛病。
有時候忽然來了,我能看見些——我叫不出名兒來。
”“幻象?”我想幫他的忙。
“不是幻象,我并沒看見什麼綠臉紅舌頭的。
是些形象。
也還不是形象;是一股神氣。
舉個例說,你就明白了,你記得咱們小時候那位老師?很好的一個人,是不是?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