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馬褲先生
關燈
小
中
大
上了上鋪,在我的頭上脫靴子,并且擊打靴底上的土。
枕着個手提箱,用我的報紙蓋上臉,車還沒到永定門,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許多。
到了豐台,車還沒站住,上面出了聲,“茶房!”沒等茶房答應,他又睡着了;大概這次是夢話。
過了豐台,茶房拿來兩壺熱茶。
我和對面的客人——一位四十來歲平平無奇的人,臉上的肉還可觀——吃茶閑扯。
大概還沒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來了,眉毛擰得好象要把誰吃了才痛快。
“幹嗎?先——生——” “拿茶!”上面的雷聲響亮。
“這不是兩壺?”茶房指着小桌說。
“上邊另要一壺!” “好吧!”茶房退出去。
“茶房!” 茶房的眉毛擰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壺開水!” “好啦!” “茶房!” 我直怕茶房的眉毛脫淨! “拿毯子,拿枕頭,打手巾把,拿——”似乎沒想起拿什麼好。
“先生,您等一等。
天津還上客人呢;過了天津我們一總收拾,也耽誤不了您睡覺!” 茶房一氣說完,扭頭就走,好象永遠不再想回來。
待了會兒,開水到了,馬褲先生又入了夢鄉,呼聲隻比“茶房”小一點。
可是勻調,繼續不斷,有時呼聲稍低一點。
用咬牙來補上。
“開水,先生!” “茶房!” “就在這兒;開水!” “拿手紙!” “廁所裡有。
” “茶房!廁所在哪邊?” “哪邊都有。
” “茶房!” “回頭見。
” “茶房!茶房!!茶房!!” 沒有應聲。
“呼——呼呼——呼”又睡了。
有趣! 到了天津。
又上來些旅客。
馬褲先生醒了,對着壺嘴喝了一氣水。
又在我頭上擊打靴底。
穿上靴子,溜下來,食指挖了鼻孔一下,看了看外面。
“茶房!” 恰巧茶房在門前經過。
“拿毯子!” “毯子就來。
” 馬褲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間,專為阻礙來往的旅客與腳夫。
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
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看看腳行的号衣,更沒作用。
又上來了,向我招呼了聲,“天津,唉?”我沒言語。
他向自己說,“問問茶房,”緊跟着一個雷,“茶房!”我後悔了,趕緊的說,“是天津,沒錯兒。
” “總得問問茶房;茶房!” 我笑了,沒法再忍住。
車好容易又從天津開走。
剛一開車,茶房給馬褲先生拿來頭一份毯子枕頭和手巾把。
馬褲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鑽得到家,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鐘,最後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給他數着,從老站到總站的十來分鐘之間,他又喊了四五十聲茶房。
茶房隻來了一次,他的問題是火車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議,車上總該有人知道,茶房應當負責去問。
茶房說,連駛車的也不曉得東西南北。
于是他幾乎變了顔色,萬一車走迷了路?!茶房沒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幾根眉毛。
他又睡了,這次是在頭上摔了摔襪子,可是一口痰并沒往下唾,而是照顧了車頂。
我睡不着是當然的,我早已看清,除非有一對“避呼耳套”當然不能睡着。
可憐的是别屋的人,他們并沒預備來熬夜,可是在這種帶鈎的呼聲下,還隻好是白瞪眼一夜。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
謝天謝地! 車在此處停半點鐘,我雇好車,進了城,還清清楚楚地聽見“茶房!” 一個多禮拜了,我還惦記着茶房的眉毛呢。
枕着個手提箱,用我的報紙蓋上臉,車還沒到永定門,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許多。
到了豐台,車還沒站住,上面出了聲,“茶房!”沒等茶房答應,他又睡着了;大概這次是夢話。
過了豐台,茶房拿來兩壺熱茶。
我和對面的客人——一位四十來歲平平無奇的人,臉上的肉還可觀——吃茶閑扯。
大概還沒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來了,眉毛擰得好象要把誰吃了才痛快。
“幹嗎?先——生——” “拿茶!”上面的雷聲響亮。
“這不是兩壺?”茶房指着小桌說。
“上邊另要一壺!” “好吧!”茶房退出去。
“茶房!” 茶房的眉毛擰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壺開水!” “好啦!” “茶房!” 我直怕茶房的眉毛脫淨! “拿毯子,拿枕頭,打手巾把,拿——”似乎沒想起拿什麼好。
“先生,您等一等。
天津還上客人呢;過了天津我們一總收拾,也耽誤不了您睡覺!” 茶房一氣說完,扭頭就走,好象永遠不再想回來。
待了會兒,開水到了,馬褲先生又入了夢鄉,呼聲隻比“茶房”小一點。
可是勻調,繼續不斷,有時呼聲稍低一點。
用咬牙來補上。
“開水,先生!” “茶房!” “就在這兒;開水!” “拿手紙!” “廁所裡有。
” “茶房!廁所在哪邊?” “哪邊都有。
” “茶房!” “回頭見。
” “茶房!茶房!!茶房!!” 沒有應聲。
“呼——呼呼——呼”又睡了。
有趣! 到了天津。
又上來些旅客。
馬褲先生醒了,對着壺嘴喝了一氣水。
又在我頭上擊打靴底。
穿上靴子,溜下來,食指挖了鼻孔一下,看了看外面。
“茶房!” 恰巧茶房在門前經過。
“拿毯子!” “毯子就來。
” 馬褲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間,專為阻礙來往的旅客與腳夫。
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
下了車,看看梨,沒買;看看報,沒買;看看腳行的号衣,更沒作用。
又上來了,向我招呼了聲,“天津,唉?”我沒言語。
他向自己說,“問問茶房,”緊跟着一個雷,“茶房!”我後悔了,趕緊的說,“是天津,沒錯兒。
” “總得問問茶房;茶房!” 我笑了,沒法再忍住。
車好容易又從天津開走。
剛一開車,茶房給馬褲先生拿來頭一份毯子枕頭和手巾把。
馬褲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鑽得到家,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鐘,最後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給他數着,從老站到總站的十來分鐘之間,他又喊了四五十聲茶房。
茶房隻來了一次,他的問題是火車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議,車上總該有人知道,茶房應當負責去問。
茶房說,連駛車的也不曉得東西南北。
于是他幾乎變了顔色,萬一車走迷了路?!茶房沒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幾根眉毛。
他又睡了,這次是在頭上摔了摔襪子,可是一口痰并沒往下唾,而是照顧了車頂。
我睡不着是當然的,我早已看清,除非有一對“避呼耳套”當然不能睡着。
可憐的是别屋的人,他們并沒預備來熬夜,可是在這種帶鈎的呼聲下,還隻好是白瞪眼一夜。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
謝天謝地! 車在此處停半點鐘,我雇好車,進了城,還清清楚楚地聽見“茶房!” 一個多禮拜了,我還惦記着茶房的眉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