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頁
關燈
小
中
大
的就要睡着了,把平時在教堂裡所記住的《聖經》上的零零碎碎的話也都混在一道了。
站在那裡挖着鼻子,咬着指甲,終天癡呆呆的連眼珠都不轉了,打起盹來。
這時候祖父一聲令下,就讓他們散了去。
散到過道的外邊,半天工夫那些孩子們都不會吵鬧。
因為他們揉着眼睛的揉着眼睛,打着哈欠的打着哈欠。
還有守安息日的日子,從早晨到晚上,不準買東西,買菜買果都不準的。
夏天的時候,賣大西瓜的一擔一擔地過去而不準買。
要吃必得前一天買進來放着,第二天吃。
若是前一天忘記了,或是買了西瓜而沒買甜瓜,或杏子正下來的時候,李子也下來了,買了這樣難免就忘了那樣。
何況一個街市可買的東西太多了,總是買不全的。
因此孩子們在這一天哭鬧得太甚時,做媽媽的就隻得偷着買了給他們吃。
這若讓老太爺知道了,雖然在這守安息日的這天,什麼話也不講;到了第二天,若是誰做了錯事,讓他知道了,他就把他叫過去,又是在那長桌上,把塗着金粉的《聖經》打開,給他們念一段《聖經》。
馬家的傳統就是《聖經》和外國話。
有一次正是做禮拜回來,馬伯樂的父親拉着八歲的雅格的哥哥。
一出禮拜堂的門,那孩子看一個滿身穿着外國裝的,他以為是個外國人,就回過頭去向人家說: “Howdoyoudo?”” 那個人在孩子的頭頂上拍了一下說:“你這個小孩,外國話說得好哪!” 那孩子一聽是個中國人,很不高興,于是拉着祖父就大笑起來: “爺爺,那個中國人,他不會說外國話呀!” 這上天馬伯樂也是同去做禮拜的,看了這景況,心裡起了無限的憎惡: “這還可以嗎?這樣的小孩子長大了還有什麼用啦!中華民族一天一天走進深坑裡去呀!中國若是每家都這樣,從小就教他們的子弟見了外國人就眼睛發亮;就像見了大洋錢那個樣子。
外國人不是給你送大洋錢的呀!他媽的,民脂民膏都讓他們吸盡了,還他媽的加以尊敬。
” 馬伯樂一邊收拾着箱子,一邊對于家庭厭惡之極的情感都來了。
這樣的家庭是一刻工夫也不能停的了,為什麼早不想走呢?真是糊塗,早就應該離開!真他媽的,若是一個人的話,還能在這家庭呆上一分鐘? 還有像這樣的太太是一點意思也沒有的了。
自從她生了孩子,連書也不看了,連日記也不寫了。
每天拿着本《聖經》似讀非讀地擺起架子來。
她說她也不信什麼那稣,不過是為了将來的家産,你能夠不信嗎?她說父親說過,誰對主耶稣忠誠,将來的遺囑 上就是誰的财産最多。
這個家庭,實在要不得了,都是看着大洋錢在那裡活着,都是些沒有道德的,沒有信仰的。
雖然馬怕樂對于家庭是完全厭惡的了,但是當他要逃開這個家庭的前一會工夫,他卻又起了無限的留戀: “這是最後的一次吧!”
站在那裡挖着鼻子,咬着指甲,終天癡呆呆的連眼珠都不轉了,打起盹來。
這時候祖父一聲令下,就讓他們散了去。
散到過道的外邊,半天工夫那些孩子們都不會吵鬧。
因為他們揉着眼睛的揉着眼睛,打着哈欠的打着哈欠。
還有守安息日的日子,從早晨到晚上,不準買東西,買菜買果都不準的。
夏天的時候,賣大西瓜的一擔一擔地過去而不準買。
要吃必得前一天買進來放着,第二天吃。
若是前一天忘記了,或是買了西瓜而沒買甜瓜,或杏子正下來的時候,李子也下來了,買了這樣難免就忘了那樣。
何況一個街市可買的東西太多了,總是買不全的。
因此孩子們在這一天哭鬧得太甚時,做媽媽的就隻得偷着買了給他們吃。
這若讓老太爺知道了,雖然在這守安息日的這天,什麼話也不講;到了第二天,若是誰做了錯事,讓他知道了,他就把他叫過去,又是在那長桌上,把塗着金粉的《聖經》打開,給他們念一段《聖經》。
馬家的傳統就是《聖經》和外國話。
有一次正是做禮拜回來,馬伯樂的父親拉着八歲的雅格的哥哥。
一出禮拜堂的門,那孩子看一個滿身穿着外國裝的,他以為是個外國人,就回過頭去向人家說: “Howdoyoudo?”” 那個人在孩子的頭頂上拍了一下說:“你這個小孩,外國話說得好哪!” 那孩子一聽是個中國人,很不高興,于是拉着祖父就大笑起來: “爺爺,那個中國人,他不會說外國話呀!” 這上天馬伯樂也是同去做禮拜的,看了這景況,心裡起了無限的憎惡: “這還可以嗎?這樣的小孩子長大了還有什麼用啦!中華民族一天一天走進深坑裡去呀!中國若是每家都這樣,從小就教他們的子弟見了外國人就眼睛發亮;就像見了大洋錢那個樣子。
外國人不是給你送大洋錢的呀!他媽的,民脂民膏都讓他們吸盡了,還他媽的加以尊敬。
” 馬伯樂一邊收拾着箱子,一邊對于家庭厭惡之極的情感都來了。
這樣的家庭是一刻工夫也不能停的了,為什麼早不想走呢?真是糊塗,早就應該離開!真他媽的,若是一個人的話,還能在這家庭呆上一分鐘? 還有像這樣的太太是一點意思也沒有的了。
自從她生了孩子,連書也不看了,連日記也不寫了。
每天拿着本《聖經》似讀非讀地擺起架子來。
她說她也不信什麼那稣,不過是為了将來的家産,你能夠不信嗎?她說父親說過,誰對主耶稣忠誠,将來的遺囑 上就是誰的财産最多。
這個家庭,實在要不得了,都是看着大洋錢在那裡活着,都是些沒有道德的,沒有信仰的。
雖然馬怕樂對于家庭是完全厭惡的了,但是當他要逃開這個家庭的前一會工夫,他卻又起了無限的留戀: “這是最後的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