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花紅山

關燈
花紅山簡直沒有她們的座位。

    一棵樹也沒有,一塊石頭也沒有。

    琴子很想坐一坐。

    隻有那兩山陰處,壁上,有一棵松樹。

    過去又都是松林。

    她站的位置高些。

    細竹在她的眼下,那麼的蹲着看,好像小孩子捉到了一個蟲,——她很有做一個科學家的可能。

    琴子微笑道: “火燒眉毛。

    ” 細竹聽見了,然而沒有答。

    确乎對了花而看眉毛一看,實驗室裡對顯微鏡的模樣。

    慢慢的又站起身,伸腰——看到山下去了。

     “你喜得沒有騎馬來,——看你把馬拴到什麼地方?這個山上沒有草你的馬吃!” 她雖是望着山下而說,背琴子,琴子一個一個的字都聽見了,覺得這幾句話真說得好,說盡了花紅山的花,而且說盡了花紅山的葉子! “不但我不讓我,馬來踏山的青,馬也決不到這個山上來開口。

    ” 話沒有說,隻是笑,——她真笑盡了花紅山。

    同時,那一棵松樹記住了她的馬!玩了一半天,休憩于上不去的樹。

    以後,坐在家裡,常是為這松蔭所遮,也永遠有一匹白馬,鶴那樣的白。

    最足惜者,松下草,打起小小的菌傘,一定是她所愛的東西,一山之上又不可以道裡計,不與同世界。

    它在那裡——青青向樵人罷。

     細竹掉過身來,踏上去,指上拿着一瓣花。

    兩人不能站到一個位置,俨然如隔水。

     “坐一坐罷。

    ” 說坐其實還是蹲,黑發高出于紅花,看姐姐,姐姐手插荷包。

     “春女思。

    ” 琴子也低眼看她,微笑而這一句。

     “你這是哪裡來的一句話?我不曉得。

    我隻曉得有女懷春。

    ” “你總是亂七八糟的!” “不是的,——我是一口把說出來了,這句話我總是照我自己的注解。

    ” “你的注解怎麼樣?” “我總是斷章取義,把春字當了這個春天,與秋天冬天相對,懷是所以懷抱之。

    ” 隻顧嘴裡說,指上的花瓣兒撚得不見了。

     琴子一望望到那邊山上去了,聽見是松林風聲,無言望風來。

    細竹又站起來,道: “要日頭陰了它才好,再走回去怕真有點熱。

    ” “我說打傘來你不肯。

     “我不喜歡那樣的傘,不好看。

    ” “一陣風——花落知多少?”琴子還是手插荷包說。

     “這個花落什麼呢?沒有落地。

    ” 細竹居然就低了頭又看一看花紅山的非樹的花。

     “是呵——姑娘聰明得很。

    ” 說着從荷包裡拿出了手來。

    她剛才的話,是因為站在花當中,而且,今天一天,她們随便一個意思都染了花的色彩,所以不知不覺的那麼問了一問,高興就在于問,并不真是想到花落。

    細竹的話又格外的使得她喜歡。

     “這個花,如果落,不是落地,是飛上天。

    ” 她也就看花而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