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奇境

關燈
聶瑞圖,字碩士,一曰祥生,上元諸生也。

    聶素稱金陵巨族,至生尤豪富,幾于田連阡陌。

    生不工會計,一切悉委之于人,讀書作文之外,了不問家人生産。

    耳甚聰,能聞數十裡外哄鬥聲,人因呼為“三耳秀才”。

    生平喜講求經濟,而尤留心于治河。

    凡古今水利諸書,閱之殆遍。

    笑曰:“此皆非因時制宜之術也。

    治河宜順其性,導之北流,又宜多浚支流,以分殺其勢。

    今北方井田既廢,溝洫不行,水無所蓄,坐令膏腴之壤,置為曠土,甚可惜也。

    方今東省水發,多成澤國,民歎其魚,當軸者徒事赈恤,而不知以工代赈之法。

    與其築堤,不若開河,要使東北數省環繞潆洄,無非河之支流,以漸複古昔溝洫之舊,然後以次教以耕植,俾北民足以自食其力。

    今日既行海運,勢甚便捷,河運可不必複。

    如虞後患,則莫如自築鐵路。

    ”生之持論如此。

    而人多笑之。

     生胸襟曠遠,時思作汗漫遊。

    時國家方重外交,皇華之選,絡繹于道。

    有某星使持節出洋,生以策往幹之。

    星使雖側席延見,但以溫語遣之而已。

    生曰:“我所以見之者,冀附骥以行耳。

    彼徙以虛禮是縻,置而弗用,我豈不能自往哉?”立登郵舶遄征,囊資充裕,行李赫,見者疑為顯要,所至各處,無不倒屣出迓,逢迎恐後。

    所攜舌人四:一英,一法,一俄,一日,以是應對周旋,毫無窒礙。

    每遇地方官延往宴會,辄有贈遺,盡皆珍異,西國婦女所罕見也,因之酒食征逐,殆無虛日。

    生性既風流,貌尤倜償。

    遊屐所臨,辄先一日刊諸日報,往往阖境出觀,道旁摘帽緻敬者,亘數裡,星使無其榮也。

    歐洲十數國,遊曆幾周,瑞國地雖蕞爾,水秀山明,尤所心賞。

    瑞書塾肄業女子曰蘭娜者,美麗甲泰西,聰慧異常。

    一見生,惘然如舊相識,邀至其家。

    女固素封,所有中國之绮羅物玩無不備。

    詢其由來,乃法廢後内府之所藏也,法後出奔,多寄儲其舍,後以具價得之。

    生見之,倍加贊歎。

    女擇其中尤寶貴者數種以贻生,生謙不敢受,曰:“此天上珍奇也。

    偶爾相逢,讵敢膺此非分?”女曰:“非此之謂也。

    以遇言,則萍蓬異地;以情言,則金玉同心。

    區區微物,又何足辱齒芬?”強納之于生袖。

     生居浃旬,别女登車,拟乘巨舶從倫敦至紐約。

    方渡太平洋,忽爾風浪陡作,排山嶽,奔雷電,不足以喻其險也。

    生強登舵樓,舉首一望,則銀濤萬丈,高湧舶旁,勢若挾舟而飛,不意豐隆猝過,遽卷生入海中。

    于時舟師舵工欲施救援,莫能為力,惟有望洋驚惋而已。

     生但覺一時眩暈欲絕,少蘇,啟目視之,山青水碧,别一世界,絕不知身在海中也。

    方訝适在海舶,頃何至此,豈出自夢幻哉?舉足行三四裡,但覺鳥語花香,奇葩瑤草,疑非塵境。

    時腹中稍饑,仰首見枝頭桃實累累,紅暈欲滴,摘食二三枚,頓覺果然;桃味芳馨甘美,沁入肺腑,生平所未嘗也。

    生偶見溪澗之旁有細草一叢,嫩葉柔條,綠色可愛,舉手拔之即起,嗅之,其香參鼻觀,根柢有圓粒若蒜頭,去其外皮,内白若雪,食之殊甘,頃刻間陡覺精神煥發。

    生知非凡草,拔取十餘株,裹之以巾。

     迤逦再前行,遙望有茅屋數椽,依澗而居。

    極力趨就之,倏忽已至,徑渡略,叩門。

    門啟,雙鬟出應客,俱作中華妝束,問生:“适從何來,欲竭室中何人?”生嗫嚅無以應,但曰:“失路經此,願求指引。

    ”須臾,有老媪出,白發蒼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