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倩娘
關燈
小
中
大
,俾我兩人亦得一飽也。
”生曰:“善。
當即取諸唐肆,但恐烹饪乏真味耳。
” 陽烏久匿,皓兔旋升,萬裡清光,碧天無際。
生方與二婢憑闌望月,瞥見拂牆花影,冉冉其微動,珊珊其将來。
二婢曰:“吾家姑子至矣。
”亟趨迓之,則一雛鬟籠碧紗燈為前導。
既至,與生斂衽作禮。
生視其容,美秀罕俦,豐韻獨絕,明眸善睐,顧盼生姿。
時生已設座于紫葡萄架下,邀女入坐。
生與女相對,二婢則左右侍。
女命雛鬟出筐中所攜諸具,陳于幾上。
杯箸匕碟,皆以黃金鑄成,晶瑩奪目。
以綠玉壺注酒,斟與生飲,色碧而味甘,盡無數爵。
生問女曰:“此非天上百花釀與?不然,何以馥郁沁肺腑。
”女笑曰:“子真慧心人也。
此酒飲之者延年益壽。
”是夕,月光皎潔如晝,巡環勸飲,酬酢甚歡。
女已薄醉。
生視女兩頰微酡,有如初放桃花,益覺其媚。
女以玉如意扣銅盤作歌曰:雲斜卷兮如羅,月當空兮流波。
今夕何夕兮婵娟過,攘皓腕兮揚素蛾。
如花窈窕兮隔明河,我不遇兮可奈何!與子期兮山之阿,締良緣兮矢靡他。
将以此為安樂窩,千秋百歲兮喜則那,願于良辰美景兮常婆娑。
其音節浏亮宛轉,響遏行雲,生為之擊節歎賞。
杓轉參橫,乃始罷席。
女入室,即作惰容。
二婢為之卸妝脫服,牽帏一笑,遽入帳中。
二婢張燈辭生行,雛鬟宿于外室。
生與女同寝,倍極溫存。
女曰:“丐君徐之。
漁郎初次問津,幸勿孟浪也。
”自此生女同居,俨如伉俪,形影相随,弗離跬步。
女工詩詞,日與生唱和,生自歎弗如。
或有所作,女必為之删改,生極服膺,謂:“願作绛帷弟子。
” 一夕,作迷藏之戲,奇詭百出,女所伏匿處,生必搜得之。
最後女倏忽不見,生遍尋莫得,癡立躊躇。
瞥睹壁間所懸畫軸,有二女像,其一酷似女容,拈巾欲笑,瓠犀微露。
生狂呼曰:“在是矣!”女翩然而下,謂生曰:“君眼力果不謬。
他日餘不樂處君家,即當返故處耳。
”生曰:“餘拟付之祖龍一炬,則卿将安歸?”女曰:“此乃倩娘遭一劫耳,與我何預?君視我與倩娘孰美?”生曰:“倩娘洵美矣,然畫像較之真像,似不如也。
若卿言,倩娘與卿,殆二人耶?抑豈幻中有幻,身外有身耶?”女曰:“非也。
倩娘為畫中愛寵,我乃鏡裡■娥也。
姓名雖同,而形質攸異。
”即于懷中探一鏡示生。
生視鏡中,女像在焉,遙立于百步之外,若望去人,逮回顧女,則女又渺矣。
生不得已,懸鏡牀前,日夕祝禱,悲惋情形,殆不可言狀。
谛視鏡中,女貌亦若甚戚者。
生思相處匝月,何等歡娛,此日何等凄寂,不覺縱聲大哭。
忽聞叩門聲甚急,生急拭淚,啟門納之入,則青青紅紅二婢也。
生曰:“卿來甚好,破我寂寞。
”二婢詢女何往,生指鏡中示之。
二婢曰:“吾家姑子歸真返樸矣。
”二婢視女在鏡中臨窗織錦,頃之,起掠雲鬟,觀書獨坐。
因謂生曰:“倩姑仍欲下降紅塵,未能忘情于燕婉也。
若倦眠牀第,則一睡百年,永無醒時,郎君但可于龍華會上見之耳。
”生聞言,又複潸然出涕。
青曰:“請授郎君妙術,立可使我家姑子下臨。
徒哭何為?”乃囑生覓一小龜,使其對鏡視形,而以艾火灼龜腹下;以磁碗盛龜溺,以溺塗鏡。
生如法試之,女已立生旁,奪碗棄之,曰:“何便惡作劇,使人穢不可耐!”自是女宿生家,不複言去。
逾一年,生一子。
女曰:“孕育之事,使人煩悶。
君命中尚有五丈夫子,餘當使青兒紅兒代之。
乃于己室後新築一樓,分為左右房,命生納二婢焉。
青兒紅兒皆工内媚,善于承奉,茗碗爐香,一切鹹其所司理。
偶閑,則夫婦對飲,喚二婢撥琵琶,歌以侑酒。
生左擁右抱,自謂南面王無此樂也。
數年間,青兒産子二,紅兒産子三,乃一胎而孿生者也。
一日,生路逢羽士,修髯偉貌,道氣盎然。
見生訝曰:“觀子神采不凡,當有異遇。
吾宮中失去坤元寶鏡,蔔之當在君處。
”生辭以無。
羽士亦不複言,掉臂竟行。
夜忽失鏡所在,女及二婢并杳。
”生曰:“善。
當即取諸唐肆,但恐烹饪乏真味耳。
” 陽烏久匿,皓兔旋升,萬裡清光,碧天無際。
生方與二婢憑闌望月,瞥見拂牆花影,冉冉其微動,珊珊其将來。
二婢曰:“吾家姑子至矣。
”亟趨迓之,則一雛鬟籠碧紗燈為前導。
既至,與生斂衽作禮。
生視其容,美秀罕俦,豐韻獨絕,明眸善睐,顧盼生姿。
時生已設座于紫葡萄架下,邀女入坐。
生與女相對,二婢則左右侍。
女命雛鬟出筐中所攜諸具,陳于幾上。
杯箸匕碟,皆以黃金鑄成,晶瑩奪目。
以綠玉壺注酒,斟與生飲,色碧而味甘,盡無數爵。
生問女曰:“此非天上百花釀與?不然,何以馥郁沁肺腑。
”女笑曰:“子真慧心人也。
此酒飲之者延年益壽。
”是夕,月光皎潔如晝,巡環勸飲,酬酢甚歡。
女已薄醉。
生視女兩頰微酡,有如初放桃花,益覺其媚。
女以玉如意扣銅盤作歌曰:雲斜卷兮如羅,月當空兮流波。
今夕何夕兮婵娟過,攘皓腕兮揚素蛾。
如花窈窕兮隔明河,我不遇兮可奈何!與子期兮山之阿,締良緣兮矢靡他。
将以此為安樂窩,千秋百歲兮喜則那,願于良辰美景兮常婆娑。
其音節浏亮宛轉,響遏行雲,生為之擊節歎賞。
杓轉參橫,乃始罷席。
女入室,即作惰容。
二婢為之卸妝脫服,牽帏一笑,遽入帳中。
二婢張燈辭生行,雛鬟宿于外室。
生與女同寝,倍極溫存。
女曰:“丐君徐之。
漁郎初次問津,幸勿孟浪也。
”自此生女同居,俨如伉俪,形影相随,弗離跬步。
女工詩詞,日與生唱和,生自歎弗如。
或有所作,女必為之删改,生極服膺,謂:“願作绛帷弟子。
” 一夕,作迷藏之戲,奇詭百出,女所伏匿處,生必搜得之。
最後女倏忽不見,生遍尋莫得,癡立躊躇。
瞥睹壁間所懸畫軸,有二女像,其一酷似女容,拈巾欲笑,瓠犀微露。
生狂呼曰:“在是矣!”女翩然而下,謂生曰:“君眼力果不謬。
他日餘不樂處君家,即當返故處耳。
”生曰:“餘拟付之祖龍一炬,則卿将安歸?”女曰:“此乃倩娘遭一劫耳,與我何預?君視我與倩娘孰美?”生曰:“倩娘洵美矣,然畫像較之真像,似不如也。
若卿言,倩娘與卿,殆二人耶?抑豈幻中有幻,身外有身耶?”女曰:“非也。
倩娘為畫中愛寵,我乃鏡裡■娥也。
姓名雖同,而形質攸異。
”即于懷中探一鏡示生。
生視鏡中,女像在焉,遙立于百步之外,若望去人,逮回顧女,則女又渺矣。
生不得已,懸鏡牀前,日夕祝禱,悲惋情形,殆不可言狀。
谛視鏡中,女貌亦若甚戚者。
生思相處匝月,何等歡娛,此日何等凄寂,不覺縱聲大哭。
忽聞叩門聲甚急,生急拭淚,啟門納之入,則青青紅紅二婢也。
生曰:“卿來甚好,破我寂寞。
”二婢詢女何往,生指鏡中示之。
二婢曰:“吾家姑子歸真返樸矣。
”二婢視女在鏡中臨窗織錦,頃之,起掠雲鬟,觀書獨坐。
因謂生曰:“倩姑仍欲下降紅塵,未能忘情于燕婉也。
若倦眠牀第,則一睡百年,永無醒時,郎君但可于龍華會上見之耳。
”生聞言,又複潸然出涕。
青曰:“請授郎君妙術,立可使我家姑子下臨。
徒哭何為?”乃囑生覓一小龜,使其對鏡視形,而以艾火灼龜腹下;以磁碗盛龜溺,以溺塗鏡。
生如法試之,女已立生旁,奪碗棄之,曰:“何便惡作劇,使人穢不可耐!”自是女宿生家,不複言去。
逾一年,生一子。
女曰:“孕育之事,使人煩悶。
君命中尚有五丈夫子,餘當使青兒紅兒代之。
乃于己室後新築一樓,分為左右房,命生納二婢焉。
青兒紅兒皆工内媚,善于承奉,茗碗爐香,一切鹹其所司理。
偶閑,則夫婦對飲,喚二婢撥琵琶,歌以侑酒。
生左擁右抱,自謂南面王無此樂也。
數年間,青兒産子二,紅兒産子三,乃一胎而孿生者也。
一日,生路逢羽士,修髯偉貌,道氣盎然。
見生訝曰:“觀子神采不凡,當有異遇。
吾宮中失去坤元寶鏡,蔔之當在君處。
”生辭以無。
羽士亦不複言,掉臂竟行。
夜忽失鏡所在,女及二婢并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