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民
關燈
小
中
大
既達彼岸,望籬落間燈影參差,犬聲遠近,覺别有一世界。
女方欲款門,即有兩婢出迓曰:“菱姑歸來何晏也?”女曰:“因待葛郎,以此行遲。
八娘、九娘俱已來否?日間命煮熊蹯,曾熟否?今夕好教郎君嘗異味也。
”登堂,即有二婦出見,年并三十許,而豐韻殊綽約也。
見生,皆裣衽作禮。
生并答以長揖。
女即命團坐一席。
須臾,羅酒漿,陳簋,水陸俱列,珍錯畢備,味美适口,多不能名。
女與生拇戰屢北,罄無算爵。
乃遣婢取碧筒杯來,滿注醇醪,以決勝負。
生視之,上以翡翠玉作荷葉,甚淺,下承一管若荷梗,則僅寸許,置之案間,絕不欹側,度其中注酒,當不盈一杯,及生北取飲之,久不能竭,勉強盡,不覺酩酊。
女飲亦酣,叩燭而歌曰:團團皓月,耿耿明河,隔千裡兮不見,我思之勞兮如何! 今夕何夕,見此傾城;即非傾城與傾國兮,餘亦何能忘情! 肆筵設席兮永今夕,餘懷渺渺兮,憂從中來不可說。
盡此一夕之緣兮,共鑒餘意之拳拳。
安得天長與地久兮常醉倒乎花前。
歌既阕,二婦亦曼聲和之,操琵琶為《鸾鳳和鳴曲》,遂送生與女入房,健扉而去。
晨光射窗,同夢正酣,忽兩婢款門甚急,謂:“天符已下,此間不可久留,宜速同行。
”着衣并起,則車已候于門外。
生與女偕登,風聲遽起于馬足下,如乘雲霧,如履波濤。
不數刻,車聲辘,知在平地,從窗中窺之,樹木廬舍,過尚如瞥。
頃之,行稍遲,則覺廛市喧阗,人煙湊集,蓋已抵通衢矣。
車亦頓止。
即有寓中邀客者紛至。
生女甫出車外,車已馳去。
乃僦逆旅,為暫居計。
詢之人,乃福州城外南台也。
女出履上所綴明珠一,命生易諸,已得數百金,翌日複貨其雙條脫,獲千金。
爰蔔居深巷,蓄臧獲,居然素封家矣。
生不棄舊藝,賣畫自給。
女曰:“君抑何不憚煩?”生笑曰:“聊以自遣,否則筋骨疏懶,興趣無所寄耳。
”由是生日夕對解語花,調脂研粉,為千百美人寫照,圖成題曰《瑤池春宴》,懸之畫肆,觀者■集,俱啧啧贊美,幾于戶限為穿。
有任翁者,閩中巨富也,偶見生畫,譽不容口,延生寫合家歡。
其女國色也,豔姿媚态,遍南台中無與俪者。
是日裝束出見,生驟睹之,不覺愕然,蓋即仙島中香禅也。
女見生,若不相識。
生竟對女凝思,不能下一筆,托故辭出。
歸告菱香,女曰:“君欲娶之否?可以計賺也。
特不知伉俪和諧時,何以酬我耳,--恐纨扇之捐,不待秋風以後,而白頭之吟,終為茂陵女子也。
”生矢日以自明。
女于是備車馬,具行李,啟箧,以兩扇授生曰:“此坤靈開阖扇也,持之可以蔽形。
”命生即往寫圖,“伺間以扇授女障面,徐行而出,旁人并不之見也。
登車疾馳,可相會于城南十裡外垂楊樹下。
”生從其言,授扇時,女嫣然一笑,若早已默喻其意者。
馳抵女所,日猶未晡也。
香禅見女,笑拍其肩曰:“阿菱即欲從男子私逃,胡再不謀,乃施此狡狯神通耶?”菱香曰:“子今亦竊漢來矣。
”兩涉嘲笑,生并不解。
二女因商曰:“不如泛海還西湖。
”遂擲帶水中,化為巨舶,生偕二女并登,穩若家居,但兩耳聞風濤聲不絕。
既暮,仰視星月皎潔,須臾,隐聞雞犬聲,聽岸上鄉音甚熟,則已在湧金門外矣。
生後結廬西湖之畔,隐居不出,與二女終老雲。
女方欲款門,即有兩婢出迓曰:“菱姑歸來何晏也?”女曰:“因待葛郎,以此行遲。
八娘、九娘俱已來否?日間命煮熊蹯,曾熟否?今夕好教郎君嘗異味也。
”登堂,即有二婦出見,年并三十許,而豐韻殊綽約也。
見生,皆裣衽作禮。
生并答以長揖。
女即命團坐一席。
須臾,羅酒漿,陳簋,水陸俱列,珍錯畢備,味美适口,多不能名。
女與生拇戰屢北,罄無算爵。
乃遣婢取碧筒杯來,滿注醇醪,以決勝負。
生視之,上以翡翠玉作荷葉,甚淺,下承一管若荷梗,則僅寸許,置之案間,絕不欹側,度其中注酒,當不盈一杯,及生北取飲之,久不能竭,勉強盡,不覺酩酊。
女飲亦酣,叩燭而歌曰:團團皓月,耿耿明河,隔千裡兮不見,我思之勞兮如何! 今夕何夕,見此傾城;即非傾城與傾國兮,餘亦何能忘情! 肆筵設席兮永今夕,餘懷渺渺兮,憂從中來不可說。
盡此一夕之緣兮,共鑒餘意之拳拳。
安得天長與地久兮常醉倒乎花前。
歌既阕,二婦亦曼聲和之,操琵琶為《鸾鳳和鳴曲》,遂送生與女入房,健扉而去。
晨光射窗,同夢正酣,忽兩婢款門甚急,謂:“天符已下,此間不可久留,宜速同行。
”着衣并起,則車已候于門外。
生與女偕登,風聲遽起于馬足下,如乘雲霧,如履波濤。
不數刻,車聲辘,知在平地,從窗中窺之,樹木廬舍,過尚如瞥。
頃之,行稍遲,則覺廛市喧阗,人煙湊集,蓋已抵通衢矣。
車亦頓止。
即有寓中邀客者紛至。
生女甫出車外,車已馳去。
乃僦逆旅,為暫居計。
詢之人,乃福州城外南台也。
女出履上所綴明珠一,命生易諸,已得數百金,翌日複貨其雙條脫,獲千金。
爰蔔居深巷,蓄臧獲,居然素封家矣。
生不棄舊藝,賣畫自給。
女曰:“君抑何不憚煩?”生笑曰:“聊以自遣,否則筋骨疏懶,興趣無所寄耳。
”由是生日夕對解語花,調脂研粉,為千百美人寫照,圖成題曰《瑤池春宴》,懸之畫肆,觀者■集,俱啧啧贊美,幾于戶限為穿。
有任翁者,閩中巨富也,偶見生畫,譽不容口,延生寫合家歡。
其女國色也,豔姿媚态,遍南台中無與俪者。
是日裝束出見,生驟睹之,不覺愕然,蓋即仙島中香禅也。
女見生,若不相識。
生竟對女凝思,不能下一筆,托故辭出。
歸告菱香,女曰:“君欲娶之否?可以計賺也。
特不知伉俪和諧時,何以酬我耳,--恐纨扇之捐,不待秋風以後,而白頭之吟,終為茂陵女子也。
”生矢日以自明。
女于是備車馬,具行李,啟箧,以兩扇授生曰:“此坤靈開阖扇也,持之可以蔽形。
”命生即往寫圖,“伺間以扇授女障面,徐行而出,旁人并不之見也。
登車疾馳,可相會于城南十裡外垂楊樹下。
”生從其言,授扇時,女嫣然一笑,若早已默喻其意者。
馳抵女所,日猶未晡也。
香禅見女,笑拍其肩曰:“阿菱即欲從男子私逃,胡再不謀,乃施此狡狯神通耶?”菱香曰:“子今亦竊漢來矣。
”兩涉嘲笑,生并不解。
二女因商曰:“不如泛海還西湖。
”遂擲帶水中,化為巨舶,生偕二女并登,穩若家居,但兩耳聞風濤聲不絕。
既暮,仰視星月皎潔,須臾,隐聞雞犬聲,聽岸上鄉音甚熟,則已在湧金門外矣。
生後結廬西湖之畔,隐居不出,與二女終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