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序
關燈
小
中
大
歲辛亥,餘識許蘊白先生餘羊城聽秋聲館,談藝甚歡。暇則招同唱和,或至忘昏曉。嗣客芗江、客鹭門,唱和一如在羊城時。無何,先生有棉蘭之行。同人餞之菽莊别墅,先生即席賦别,作變征之聲,識者以為不祥;時丙辰九月九日也。先生居棉蘭年餘,詩益工,吟益苦。既病且死,遺蛻不歸,所謂不祥者于是乎驗。
夫古之詩人客死者多矣,若李太白、杜少陵,其最著者,然皆域中也;蘇玉局不死于儋耳,而先生獨死于黃支、烏弋之間,天之所以待先生者,何其薄耶!雖然,神州莽莽,一蝸角也,蠻觸争雄,伏屍流血;其大哀誠有如「南華」所雲者:『生無福地之可居也,死無吉壤之可葬也』。至炎荒數萬裡外,猶有一抔淨土以瘗詩骨,其亦幸矣!且使後之來者,登壟憑吊,概然曰:『此詩人許先生之墓也』!如是,則先生為不朽,即天之所以待先生者為不薄矣!
嗟乎,先生已矣!而迂叟、耐公、筠老、翊翁複先後下世;老輩風流,一時銷歇!夜台有知,其亦吟想悲凄于風清月白時否耶?
今者,先生嗣君将以遺集授梓,問序于餘。枨觸前塵,辄書數語于簡端。其詩之佳,有副墨之子斯傳之、有雒誦之孫斯知之,不贅辭可也。
壬戌(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伏日,衡陽沉琇瑩。
夫古之詩人客死者多矣,若李太白、杜少陵,其最著者,然皆域中也;蘇玉局不死于儋耳,而先生獨死于黃支、烏弋之間,天之所以待先生者,何其薄耶!雖然,神州莽莽,一蝸角也,蠻觸争雄,伏屍流血;其大哀誠有如「南華」所雲者:『生無福地之可居也,死無吉壤之可葬也』。至炎荒數萬裡外,猶有一抔淨土以瘗詩骨,其亦幸矣!且使後之來者,登壟憑吊,概然曰:『此詩人許先生之墓也』!如是,則先生為不朽,即天之所以待先生者為不薄矣!
嗟乎,先生已矣!而迂叟、耐公、筠老、翊翁複先後下世;老輩風流,一時銷歇!夜台有知,其亦吟想悲凄于風清月白時否耶?
今者,先生嗣君将以遺集授梓,問序于餘。枨觸前塵,辄書數語于簡端。其詩之佳,有副墨之子斯傳之、有雒誦之孫斯知之,不贅辭可也。
壬戌(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伏日,衡陽沉琇瑩。